專利名稱:一種利用復合蛋白酶從鮐魚魚頭和內臟中提取魚油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品加工領域,涉及魚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具體涉及一種利用復合蛋白酶從鮐魚魚頭和內臟中提取魚油的方法。
背景技術:
魚油是一種利用價值很高的天然保健食品,其所含的多不飽和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抗血栓、舒張血管、調整血脂以及提高生物膜流動性等功能,在治療與防治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皮炎、大腸潰瘍以及抑制腫瘤等方面都有較好的療效。近年來研究還發現,魚油具有改善大腦機能、增強視網膜反射能力以及防止老年癡呆等功能。隨著魚油健康價值的廣泛認知,魚油已被廣泛應用于保健、醫藥、食品、化工、飼料等領域,市場需求日益增加。
始魚(Scomber japonicus)屬鯖科,為暖水性中上層魚類,資源豐富,廣泛分布于我國沿海及三大洋熱帶海區。鮐魚精巢可作為制備魚精蛋白的原料,鮐魚魚卵中富含卵磷月旨,鮐魚魚油中富含EPA和DHA,是我國重要的中上層經濟魚類之一。據資源專家估計,東海海域始魚的資源現有量為40-50萬噸,年可捕量約為30萬噸。始魚制品例如始魚罐頭加工過程中產生的下腳料占總量的40%,這些下腳料廢棄物主要是魚頭和內臟。鮐魚魚頭和內臟中含有10%-15%的粗脂肪,對其脂肪酸組分的氣相-質譜分析表明,鮐魚頭部和內臟魚油不飽和脂肪酸分別占74. 07%和70. 83%,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總量分別占45. 2%和40. 8%,可見始魚魚頭和內臟等下腳料是提取魚油的良好原料。蒸煮法、稀堿水解法、酶解法、萃取法、酸水解法等都是傳統的魚油提取工藝,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都是經過物理化學等作用,使油脂的組織結構破壞,促使油脂分子加快熱運動,使它們表面張力、粘度等指數降低,讓油脂可以從這些被破壞了的組織中分出來,之后隨著進一步破壞乳膠體,油脂會變得清亮。目前,國內研究的魚油提取方法中,壓榨法提取工藝因其提取率低、浪費較嚴重而很少采用;蒸煮法提取工藝操作簡單、投資小,雖所提取的魚油價格低廉,但存在不能將與蛋白質相結合的脂肪成分提取的缺點,適合小作坊采用;淡堿水解法中的堿液濃度不易控制,提取率不穩定;超臨界流體萃取法需投入大規模設備、消耗較多資金,在EPA和DHA等生理活性物質富集和提純的加工中有一定的應用;酶解法條件溫和,出油率高,使魚油中的功能性成分穩定而不易破壞,生產的魚油品質高,其水解液中含豐富的多肽和氨基酸,可將其開發成多種氨基酸多肽制品,大大提高了鮐魚制品的附加值。通過檢索,尚未發現與本發明申請相關的自鮐魚提取魚油的公開專利文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利用復合蛋白酶從鮐魚魚頭和內臟中提取魚油的方法,反應條件溫和,魚油提取率高,魚油有效成分穩定不易破壞。本發明實現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利用復合蛋白酶從鮐魚魚頭和內臟提取魚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⑴將魚頭或內臟去鰓、去雜物、清洗,用絞碎機粉碎成勻漿;⑵將所述勻漿與水按重量比1:1-1:4進行配料,加入到酶解罐中,然后升溫至35°C-55°C,調節pH 5-8,再加入1000U/g-5000U/g的復合蛋白酶進行酶解,以IOOr/min-200r/min勻速攪拌,在此酶解條件下酶解3_5小時,酶解結束后在80-90 V下滅酶5_10分鐘,得到酶解液;⑶將所述酶解液經離心機3000-5000r/min條件下離心10-30分鐘,離心后分為三
層,其中上層為澄清深黃色魚油,下層為富含多肽和氨基酸的蛋白水解液,中層為未水解成分,吸取上層即得魚油。而且,在酶解前充入氮氣5-10分鐘。·
本發明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I、本發明采用復合蛋白酶從鮐魚魚頭和內臟中提取魚油,其反應條件溫和,操作簡單;而且,反應過程中充氮氣保護,有效防止了魚油中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魚油品質好,提取率高。2、本發明提取魚油產生的酶解液可以進一步利用,以生產功能性多肽或海鮮調味品,使鮐魚下腳料中的蛋白質和油脂都得到了利用,變廢為寶,大大提高了鮐魚產業的附加值。3、本發明利用復合蛋白酶分解鮐魚魚頭和內臟中的蛋白質,解除了蛋白質對脂質的束縛,反應條件溫和,使得魚油中有效成分穩定,提高了魚油的提取率的同時得到不易氧化的魚油,該方法反應操作簡單,成本低,提高了鮐魚魚頭和內臟魚油的提取率和產品的附加值。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以下實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實施例I :一種利用復合蛋白酶從鮐魚魚頭和內臟提取魚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⑵鮐魚內臟去膽、去掉雜物后,清洗干凈,絞肉機絞碎,形成勻漿。⑵按物料與水的重量比為1:2進行調配加入到酶解罐中,溫度升至50°C,以鮐魚內臟質量為標準按1500u/g加入復合蛋白酶,整個酶解過程中用酸堿調節使pH保持在7,100r/min勻速攪拌,在此酶解條件下保溫酶解2小時后,酶解液90°C條件下滅酶15分鐘。⑶然后用離心機5000r/min離心lOmin,離心后酶解液分為三層,分別為下層酶解液,中層不容物和上層魚油,吸取上層得魚油。最終魚油提取率達85. 89%、酸值6. 83mg/g、不皂化物為2. 57%、過氧化值4. 75mmol/kg (酸值、不皂化物、過氧化值的測定分別參照GB/T5530-2005、GB/T5535. l-2008、GB/T5538-2005)。所得魚油外觀澄清、呈深黃色,具有魚油的微腥味,無酸敗味。實施例2 ⑵將鮐魚魚頭去鰓后,清洗干凈,絞肉機絞碎,形成勻漿。
⑵按物料與水的重量比為1:2進行調配加入到酶解罐中,溫度升至50°C,以鮐魚內臟質量為標準按2500u/g加入復合蛋白酶,整個酶解過程中用酸堿調節使pH保持在7,150r/min勻速攪拌,在此酶解條件下保溫酶解3小時后,酶解液90°C條件下滅酶15分鐘。⑶然后用離心機5000r/min離心20min,離心后酶解液分為三層,分別為下層酶解液,中層不容物和上層魚油,吸取上層得魚油。最終魚油提取率得87. 33%、酸值7. 42mg/g、不皂化物為2. 12%、過氧化值5. 28mmol/kg (酸值、不皂化物、過氧化值的測定分別參照GB/T5530-2005、GB/T5535. l-2008、GB/T5538-2005)。所得魚油外觀澄清、呈深黃色,具有魚油的微腥味,無酸敗味。下面通過具體的試驗驗證本發明申請的具體技術指標采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對上述實施例所提取的魚頭、內臟魚油組成分析結果見下表1,從表I可以看出,鮐魚魚頭和內臟提取的魚油中的脂肪酸組成不盡相同,該魚油 主要由C13-C24的脂肪酸組成。魚頭、內臟中的飽和脂肪酸含量分別為21. 425%,25. 079%,以C16:0 (棕櫚酸)含量最高,占到11%以上,其它飽和脂肪酸含量較少;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分別為70. 828%,74. 085%,其中單不飽和脂肪酸分別占25. 950%,24. 936%,含量最高的是C18:l (油酸)含量為12%以上,其次C16:l (棕櫚油酸),含量高于6%;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分別為44. 878%,49. 149%,主要是EPA和DHA,兩者含量之和分別高達40. 81%,45. 20%。表I魚油脂肪酸組成
權利要求
1.一種利用復合蛋白酶從鮐魚魚頭和內臟提取魚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⑴將魚頭或內臟去鰓、去雜物、清洗,用絞碎機粉碎成勻漿; ⑵將所述勻漿與水按重量比1:1-1:4進行配料,加入到酶解罐中,然后升溫至35 0C -55 0C,調節pH 5-8,再加入1000U/g_5000U/g的復合蛋白酶進行酶解,以IOOr/min-200r/min勻速攪拌,在此酶解條件下酶解3_5小時,酶解結束后在80-90 V下滅酶5_10分鐘,得到酶解液; ⑶將所述酶解液經離心機3000-5000r/min條件下離心10-30分鐘,離心后分為三層,其中上層為澄清深黃色魚油,下層為富含多肽和氨基酸的蛋白水解液,中層為未水解成分,吸取上層即得魚油。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利用復合蛋白酶從鮐魚魚頭和內臟提取魚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酶解前充入氮氣5-10分鐘。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復合蛋白酶從鮐魚魚頭和內臟提取魚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⑴將魚頭或內臟去鰓、去雜物、清洗,用絞碎機粉碎成勻漿;⑵將所述勻漿與水按重量比1:1-1:4進行配料,勻速攪拌,升溫至35℃-55℃,調節pH 5-8,再加入復合蛋白酶進行酶解,得到酶解液;⑶將所述酶解液經離心機離心后分為三層,其中上層為澄清深黃色魚油,吸取上層即得魚油。本發明利用復合蛋白酶分解鮐魚魚頭和內臟中的蛋白質,解除了蛋白質對脂質的束縛,反應條件溫和,使得魚油中有效成分穩定,提高了魚油的提取率的同時得到不易氧化的魚油;本方法反應操作簡單,成本低,提高了鮐魚魚頭和內臟魚油的提取率和產品的附加值。
文檔編號C11B1/02GK102942987SQ201210445298
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8日
發明者鄭捷, 劉安軍, 陳影, 石龍貴, 李素 申請人:天津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