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設備領域,具體為一種腰背訓練器。
背景技術:
隨著醫療技術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康復治療技術已經為大眾所熟悉。
目前,市場上沒有腰背的器械,均是人為的操作,現各醫療機構還普遍使用人力進行按摩訓練,由于手法牽伸不容易把按摩力度及訓練強度,容易造成腰部肌肉損傷,同時還需要專業人員的參與,浪費人力,也受場地的限制,患者本人及家屬不能完成康復訓練;訓練的程度不好控制常常受到患者的抵制情緒,牽伸程度不好控制,效果差,導致患兒痛苦,為此,我們提出一種腰背訓練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腰背訓練器,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腰背訓練器,包括底板和靠板,所述底板一側邊設置有紅外計數器,且紅外計數器一側固定安裝有顯示屏;所述紅外計數器與顯示屏電性連接;所述底板上部設置有第一豎板,且第一豎板與底板垂直連接;所述第一豎板頂端設置有海綿套;所述第一豎板一側的底板上設置有第二豎板,且第二豎板上端設置有支撐板;所述靠板側表面安裝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底部通過攻絲螺釘固定在支撐板上,且靠板底部與支撐板中部傾斜連接;所述第二豎板兩側的底板上分別固定安裝有海綿墊;且海綿墊的端部與第一豎板連接;所述底板一側端設置有凹槽;所述底板側端通過攻絲螺釘安裝有擋板;所述底板下部設置有支撐木條。
優選的,所述第二豎板設置有兩塊,且方向與第一豎板垂直。
優選的,所述支撐桿至少設置有三根,且與支撐板夾角為45度。
優選的,所述支撐木條至少設置有兩根,且均與底板平行連接。
優選的,所述凹槽設置有兩個,且分別開設在海綿墊端部的底板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采用紅外感應技術,可以記錄患者訓練次數,工作位均設置有海綿物料,增加了舒適度,并且本新型效果好,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操作簡單,可操控性強,占地面積小,適用于醫院、家庭或各種保健場所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腰背訓練器的主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腰背訓練器的側視圖。
附圖標記中:1-底板;2-紅外計數器;3-顯示屏;4-第一豎板;5-海綿套;6-第二豎板;7-支撐板;8-靠板;9-支撐桿;10-攻絲螺釘;11-海綿墊;12-凹槽;13-擋板;14-支撐木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實施例:一種腰背訓練器,包括底板1和靠板8,底板1一側邊設置有紅外計數器2,且紅外計數器2一側固定安裝有顯示屏3;紅外計數器2與顯示屏3電性連接;底板1上部設置有第一豎板4,且第一豎板4與底板1垂直連接;第一豎板4頂端設置有海綿套5;第一豎板4一側的底板1上設置有第二豎板6,且第二豎板6上端設置有支撐板7;靠板8側表面安裝有支撐桿9;支撐桿9底部通過攻絲螺釘10固定在 支撐板7上,且靠板8底部與支撐板7中部傾斜連接;第二豎板6兩側的底板上分別固定安裝有海綿墊11;且海綿墊11的端部與第一豎板4連接;底板1一側端設置有凹槽12;底板1側端通過攻絲螺釘10安裝有擋板13;底板1下部設置有支撐木條14。
第二豎板6設置有兩塊,且方向與第一豎板4垂直。支撐桿9至少設置有三根,且與支撐板7夾角為45度。支撐木條14至少設置有兩根,且均與底板1平行連接。凹槽12設置有兩個,且分別開設在海綿墊11端部的底板1上。
工作原理:本實用新型使用中,兒童患者雙腿分開,跨在支撐板7上,雙膝跪在海綿墊11上,背部緊貼靠板8,然后腹部向海綿套5運動,接觸后復位,一個動作完成,通過紅外計數器2記錄訓練次數,通過顯示屏3呈現數目,操作簡單,可操控性強,療效好。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