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羽絨服內膽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羽絨服內膽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羽絨是迄今為止最好的用于人類保暖的天然材料,經過洗滌、干燥、分級等工藝處理以后,制成羽絨服。跟人造材料相比,羽絨的保暖能力是一般人造材料的三倍。最早生產的羽絨制品有露絨的缺點。此問題在20世紀70年代由于涂層織物的出現,使羽絨服露絨這一缺點得到克服,從此羽絨服成為人們主要冬裝必備品。羽絨服是羽絨行業主要的產品。羽絨是由絨(Down)和羽(Feather)構成的。高檔次羽絨服一般選用90%以上的白鵝絨或90%以上的白鴨絨,真正的90%以上的羽絨服保暖性強,蓬松度又高,羽絨服穿著又輕,又舒適。一般使用含絨量90%羽絨,充絨量230g 320g(根據商品尺寸)的羽絨服才適應在北方零下20度 零下30度左右的環境。 羽絨服內膽所用面料,為了抑制羽絨或棉花的冒出,要求低透氣性,質輕料薄。以往在面料中一般使用手感或舒適性優異的絲綢或棉等天然纖維,但是由于天然纖維構成的面料撕裂強度小,耐久性差,因此存在從肘或袖部分產生棉花或羽絨冒出的問題。另一方面,由于機械性能優異,在上述面料中也經常使用聚酯復絲、尼龍復絲或其他復合纖維織物。這些織物由于柔軟、質輕、防風性、疏水性及牢固性能好,多用于外套、夾克衫等服裝。但為確保用于抑制羽絨的冒出,需要將織物制成致密的結構,從而存在織物變硬的問題。此外,現在的羽絨服一般不具備防水功能,雨天或濕度較大的天氣,羽絨服內膽中的羽絨受潮后收縮變形,會降低其保暖效果,處理不當還會造成羽絨結塊、變硬,降低穿著舒適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羽絨服內膽的制造方法,以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羽絨服內膽的制造方法,采用棉纖維、亞麻纖維、大豆蛋白纖維混紡織物,并對其實施軋光加工以形成壓縮織物,最后進行防水處理。所述防水處理是對上述壓縮織物噴涂防水涂層劑,所述防水涂層劑由如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
十二烷基酰胺60-80份;
硅烷偶聯劑3-8份;
乙基含氫硅油5-8份;
聚丙烯酸鈉分散劑0.5-1.2份;
余量為水,配成質量濃度為15-45%的防水涂層劑。防水涂層劑采用一般的混合方法即可。所述混紡織物的纖度為18_25dtex。軋光加工溫度為180_220°C,壓力為I. 2-3. 5Mpa。棉纖維、亞麻纖維、大豆蛋白纖維優選按照質量比3 5 I比例混紡。通過對織物進行軋光加工,可以利用相鄰纖維間的凹凸面的互相疊加,從而控制纖維間的移動,結果是防止洗滌導致的纖維錯移,抑制因反復洗滌所致的透氣度的增大。采用本發明制造的羽絨服內膽質輕料薄,且撕裂強度高,并且即使在洗滌后也可以維持低透氣性。對羽絨服內膽進行防水噴涂處理,具有優異的防水效果,并且制成羽絨服后防水、透氣效果俱佳。即使在雨天狀況下也不會受潮變形,完全不影響使用效果和穿著舒適度。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羽絨服內膽的制造方法,包括采用棉纖維、亞麻纖維、大豆蛋白纖維按照3:5: I比例混紡得到纖度為25dtex的混紡織物,并對其實施軋光加工以形成壓縮織物,軋光加工溫度為220°C,壓力為3. 5Mpa。最后進行防水處理。所述防水處理是對上述壓縮織物噴涂防水涂層劑,所述防水涂層劑由如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
十二烷基酰胺60份;
硅烷偶聯劑8份;
乙基含氫硅油7份;
聚丙烯酸鈉分散劑 I份;各組分混合后加水配成質量濃度為40%的防水涂層劑。將上述防水涂層劑均勻噴涂到壓縮織物上。實施例2羽絨服內膽的制造方法,包括采用棉纖維、亞麻纖維、大豆蛋白纖維按照3:5: I比例混紡得到纖度為ISdtex的混紡織物,并對其實施軋光加工以形成壓縮織物,軋光加工溫度為180°C,壓力為1.2Mpa。最后進行防水處理。所述防水處理是對上述壓縮織物噴涂防水涂層劑,所述防水涂層劑由如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
十二烷基酰胺80份;
硅烷偶聯劑8份;
乙基含氫娃油5份;
聚丙烯酸鈉分散劑 0.6份;
各組分混合后加水配成質量濃度為20 %的防水涂層劑。將上述防水涂層劑均勻噴涂到壓縮織物上。綜上所述,通過對織物進行軋光加工,可以利用相鄰纖維間的凹凸面的互相疊加,從而控制纖維間的移動,結果是防止洗滌導致的纖維錯移,抑制因反復洗滌所致的透氣度的增大。采用本發明制造的羽絨服內膽質輕料薄,且撕裂強度高,并且即使在洗滌后也可以維持低透氣性。對羽絨服內膽進行防水噴涂處理,具有優異的防水效果,并且制成羽絨服后防水、透氣效果俱佳。即使在雨天狀況下也不會受潮變形,完全不影響使用效果和穿著舒適度。·
權利要求
1.一種羽絨服內膽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棉纖維、亞麻纖維、大豆蛋白纖維混紡織物,并對其實施軋光加工以形成壓縮織物,最后進行防水處理。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羽絨服內膽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處理是對上述壓縮織物噴涂防水涂層劑,所述防水涂層劑由如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十二烷基酰胺60-80份;硅烷偶聯劑3-8份;乙基含氫硅油5-8份;聚丙烯酸鈉分散劑0.5-1.2份; 余量為水,配成質量濃度為15-45%的防水涂層劑。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羽絨服內膽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紡織物的纖度為 18_25dtex。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羽絨服內膽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軋光加工溫度為180-220°C,壓力為 I. 2-3. 5Mpa。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羽絨服內膽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纖維、亞麻纖維、大豆蛋白纖維按照質量比3 5 I比例混紡。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羽絨服內膽的制造方法,采用棉纖維、亞麻纖維、大豆蛋白纖維混紡織物,并對其實施軋光加工以形成壓縮織物,最后進行防水處理。本發明通過對織物進行軋光加工,抑制因反復洗滌所致的透氣度的增大。本發明生產的羽絨服內膽質輕料薄,且撕裂強度高,并且即使在洗滌后也可以維持低透氣性。對羽絨服內膽進行防水噴涂處理,具有優異的防水效果,并且制成羽絨服后防水、透氣效果俱佳。即使在雨天狀況下也不會受潮變形,完全不影響使用效果和穿著舒適度。
文檔編號D02G3/04GK102871245SQ20121036362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6日
發明者嚴為忠 申請人:昆山市周市斐煌服飾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