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利用柞蠶長絲制造蠶絲被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柞蠶長絲制造蠶絲被的方法,特別地,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人們日常生活中家居常備的利用柞蠶長絲制造的蠶絲被。
背景技術:
蠶絲被目前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家居物品。蠶絲屬于天然蛋白質纖維,富含十八種氨基酸,其成分與人體的皮膚構成極為相似。蠶絲具有其它纖維不具備的特點蠶絲具有出色的吸濕放濕性,可以吸收皮膚散發出來的水分和汗汽,再釋放到外部空氣中,協助肌膚的生理調節作用,消除郁悶潮濕,使人在悶熱的氣候中仍感覺清潔舒適;因在吸濕放濕的同時吸收或散發熱量,還可以緩和氣溫急劇變化給肌膚帶來的影響;與合成纖維相比,蠶絲的吸濕性很強,所以不容易產生靜電,因而避免靜電帶來的刺激、吸塵等不愉快感。蠶絲具有出色的高保溫性,微細纖維構造使蠶絲內部含有大量空氣,因而蠶絲輕柔,保溫性好,冬暖夏涼。蠶絲具有出色的難燃性,蠶絲遇高溫時不會像合纖那樣軟化、熔融、燃燒、放出毒氣。此外,即使蠶絲燃燒也不會附著在皮膚上。蠶絲具有出色的防菌除臭效果,蠶絲是細菌難以滋生的纖維,還有吸收有害氣體、消臭防臭的作用。目前被人類廣泛利用來制作蠶絲被原料的蠶絲有兩種,一是桑蠶絲,另一種是柞蠶絲。柞蠶絲是野蠶的一種,野外放養、吐絲結繭。與在不見陽光不經風雨的室內放養的桑蠶相比,柞蠶絲具有著在殘酷環境中培養出的特有機能。首先,柞蠶絲具有桑蠶絲不具備的多孔性。這種多孔性爭強了蠶絲的溫濕度調節、對光的吸收和反射等功能。其次,根據國際野蠶學會的研究結果,柞蠶絲的抗菌性優于桑蠶絲。第三,同樣根據國際野蠶學會的研究結果,柞蠶絲的抗紫外線功能好于桑蠶絲。就蠶絲被而言,柞蠶絲的回彈性遠遠高于桑蠶絲,因此可長久保持絲被絮內胎的膨松柔軟狀態、,多年使用后仍然不會板結,不會象桑蠶絲被那樣逐漸粘并變薄。因而,柞蠶絲被的使用性能優于桑蠶絲被。就制造柞蠶絲被所用的原料而言,一種是柞蠶繭水繅制絲加工下來的綿片經加工拉制的絲纖維,這種纖維的長度很長,可達幾米,故稱其為長絲纖維。而另一種是將柞蠶繭殼經過解舒處理后用開綿機打成片狀再拉制而成的絲纖維,其絲纖維的長度不及上述的長絲,故稱其為短纖維。其原因是,所用的柞蠶繭殼是在每年的鮮繭收獲季節,將柞蠶鮮繭的繭殼人為地剪開,取出其中的鮮蛹上市出售,然后再用剪開的繭殼作為原料來加工蠶絲被。這樣一來,其纖維經過剪切后得長度顯然不及長絲纖維了。就制造技術方法而言,短纖維制造的蠶絲被在加工時由于其纖維長度短不足以拉制成蠶絲被所需的長度要求,因此,大都使用絎縫機進行加工。這樣做的后果是使得蠶絲被的蓬松效果和彈性效果大打折扣,也影響了使用性能。而長絲纖維的蠶絲被以往的加工方法大都是蓬松后直接鋪層而成。這樣加工的結果容易產生絲被內絲纖維局部糾纏導致被型不整、絲纖維分布不勻等不良后果。
發明內容
基于上述問題,在柞蠶長絲蠶絲被的制造領域中需要提供一種利用柞蠶長絲制造蠶絲被的方法來取代現行制造方法制造的柞蠶長絲蠶絲被。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利用柞蠶長絲制造蠶絲被的方法,所述的蠶絲被原料全部為柞蠶長絲纖維,采用三縱三橫的絲片鋪層方法,人工手工拉制而成。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所述一種利用柞蠶長絲制造蠶絲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蠶絲被原料全部為柞蠶長絲纖維。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所述的一種利用柞蠶長絲制造蠶絲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蠶絲被采用三縱三橫的絲片鋪層方法,人工手工拉制。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先將柞蠶水繅絲綿片進行煮練,以便使其絲膠膨潤進而方便蠶絲纖維間的解舒離解并脫除部分絲膠進而使絲纖維柔軟膨松。經過解舒處理后的綿片再經過人工手工蓬松工序,使絲纖維更加蓬松柔軟;然后,按照每個層片所需的重量進 行選重稱量;再將稱量好的蠶絲層片采用人工手工拉制的方法將其拉制成所需的尺寸和厚度;之后,再將拉制好的蠶絲層片以三橫三縱交替鋪敷方式,鋪制成所需尺寸的蠶絲被。由此可見,按照本發明上述技術方案制造的柞蠶長絲蠶絲被,不僅彈性和透氣性優于桑蠶絲被,而且,由于采用了三橫三縱交替鋪敷絲纖維層片方式,使得其使用性能大大提高,并且,有效地去除了以往蠶絲被制造方法所帶來的絲被內絲纖維局部糾纏導致被型不整、絲纖維分布不勻等弊端。本發明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明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是本發明所述的柞蠶長絲制造蠶絲被方法的示意圖。圖中的I是縱向鋪敷的絲片,圖中的2是橫向鋪敷的絲片,圖中的3是縱向鋪敷的絲片,圖中的4橫向鋪敷的絲片,圖中的5是縱向鋪敷的絲片,圖中的6是橫向鋪敷的絲片。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實施例制作規格為2. 0X2. 3米;柞蠶長絲纖維填充物凈重2公斤的柞蠶長絲
蠶絲被。其生產制造工藝流程為1、柞蠶水繅絲綿片煮練選取柞蠶水繅絲綿片,采用真空滲透煮漂工藝和設備。其工藝流程燒水--加柞蠶水繅絲綿片入真空煮繭罐--抽真空--循環煮練--排水--配藥并吸藥一漂繭一出罐。煮漂溫度為90— 95°C ;真空度300毫米汞柱;蒸汽壓力1. 5-2kg/m2。吸藥用H2O2,有效氧用量14. 5% ;用量185-1900克。時間2小時。2、將煮練后的綿片(濕態)置入烘干室烘干,溫度80°C,時間8小時。3、分片和選重將烘干好的綿片按照其絲色、外觀及均勻狀況等因素進行分片;然后,再從分片好的綿片中,依據每個層片的重量進行稱重。
4、手工拉制將稱重好的層片按照縱向尺寸或橫向尺寸的要求,由兩個人相對用雙手均勻輕緩地拉制,拉制時必須保持拉制力度均勻一致,而且,隨時注意保持絲纖維分布的均勻性。5、三縱三橫鋪敷將拉制好的層片按照縱橫方向的尺寸,以先橫后縱或先縱后橫的順序交錯鋪敷。例如先將拉制好的橫向尺寸的絲片固定到具有所需尺寸的絲被固定框架的橫向位置上;再將拉制好的橫縱向尺寸的絲片固定到具有所需尺寸的絲被固定框架的縱向位置上;如此重復三次。6、時效定型三縱三橫方式固定到絲被固定框架上的層片不要立即取下來,還需要保持一段時間使其應力穩定均勻,一般地,時效定型時間為一個小時,視絲片重量和現場的溫濕度而定。7、鎖邊及成品包裝完成時效定型后先不要將絲被取下來,在絲被固定框架上進行絲被四邊的鎖固,具體方法是用同質絲線將絲被的四周鎖邊;然后,進入整理和包裝工序。本發明實施完畢后,經考核試驗,獲得了預期的良好效果。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業的普通技術人員,均可按說明書所示和以上所述,順暢地實施本發明。但是,凡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范圍,當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術內容而做出的些許更動、修飾與演變的等同變化,均為本發明的等效實施例;同時,凡依據本發明的實質技術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變化的更動、修飾與演變等,均仍屬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利用柞蠶長絲制造蠶絲被的方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柞蠶長絲制造蠶絲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蠶絲被原料全部為柞蠶長絲纖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柞蠶長絲制造蠶絲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蠶絲被采用三縱三橫的絲片鋪層方法,人工手工拉制而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利用柞蠶長絲制造蠶絲被的方法,所述的蠶絲被原料全部為柞蠶長絲纖維,采用三縱三橫的絲片鋪層方法,人工手工拉制而成。
文檔編號D04H3/015GK103015040SQ20121057429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6日
發明者劉愛蓮, 蔣鏘 申請人:蔣立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