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織物染色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在線監測功能的染色系統。
背景技術:
紡織品主要分為滌綸、棉兩大類,目前,滌綸使用分散染料染色,棉采用活性染料染色,這些傳統工藝會產生很多廢水,且只能用于濕布著色,需要高溫高壓的環境。新出現的二氧化碳臨界點染色工藝實現了無水染色,無水染色首先需要采用配料系統進行配料,水性染料配色完成后才可進行染色工藝,由于在染色過程中需經過高溫著色等步驟,最終的織物成品會出現色差、以及各種瑕疵,染色過程中無法對該色差和瑕疵進行控制,導致染色過程中的良率較低。
因此,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有必要提供一種具有在線監測功能的染色系統。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在線監測功能的染色系統。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具有在線監測功能的染色系統,所述染色系統依次包括配料單元、培烘單元、冷卻單元,所述配料單元包括配料罐及與配料罐相連通的若干漿料罐,各漿料罐中的漿料進入配料罐中與水混合形成水性染料,所述染色系統還包括用于檢測織物像素信息的色彩檢測儀、以及與色彩檢測儀相連的PC終端,所述色彩檢測儀實時監測染色系統染色織物的像素信息。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PC終端與各漿料罐相連,PC終端根據所監測到的像素信息控制各漿料罐中漿料流入配料罐的比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PC終端包括顯示單元,用于實時顯示當前染色織物的像素信息。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PC終端包括警示單元,若當前染色織物的像素信息與樣本織物像素信息的誤差大于預設像素閾值,警示單元發出警示信號。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警示單元發出的警示信號包括光學警示信號和/或聲學警示信號。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色彩檢測儀與PC終端通過有線或無線的方式相連。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PC終端和各漿料罐之間通過有線或無線的方式相連。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染色系統還包括預烘單元,所述預烘單元位于配料單元和培烘單元之間。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染色設備還包括張力保持單元,所述張力保持單元位于預烘單元和培烘單元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過色彩檢測儀實時監測織物的像素信息,實時判斷配料罐內的水性染料是否合格,染色系統的結構簡單,控制方便;
保證了水性染料的合格率,提高了織物染色的良率,降低了染色成本。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 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中染色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中染色系統的模塊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參圖1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具體實施例中公開了一種染色系統,其依次包括:放卷單元101、配料單元102、軋車單元103、預烘單元104、張力保持單元105、培烘單元106、冷卻單元107、儲料單元108及收卷單元109。
具體地,放卷單元101對織物進行放卷,通過配料單元102進行染料配色,同時該配料單元102能夠實時判斷當前染料染色后的織物的像素信息是否合格,然后經過軋車單元103,進入預烘單元104和培烘單元106;
優選地,預烘單元104在80~150℃溫度下,對織物表面烘干10~60min,培烘單元106在180~230℃溫度下對染色后的織物處理10~60min,在預烘單元104和培烘單元106之間通過張力保持單元105對織物進行控制,最終使得染料的分子結構固色在織物表面;
然后進入冷卻單元107,對表面形成有染料的織物進行冷卻,使染料固色在織物表面,最后進入儲料單元108和收卷單元109,完成整個織物的染色。
結合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中的配料單元102包括配料罐21及與配料罐21相連通的漿料罐11、12,優選地,本實施例中以兩個漿料罐為例進行說明,漿料罐11和漿料罐12中分別盛放漿料A和漿料B,漿料罐11和漿料罐12中的漿料A與漿料B分別進入配料罐11中與水混合形成水性染料。通過控制漿料A和漿料B的流入比例及速度,可以對水性染料進行調節。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中還包括色彩檢測儀30及PC終端40,色彩檢測儀30實時監測染色系統染色織物的像素信息。PC終端40與色彩檢測儀30相連,以實現PC終端40與色彩檢測儀30之間的通信。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實施例中,PC終端40還分別與漿料罐11、12相連,通過PC終端40的監測結果,可以對漿料罐11、12中漿料A和漿料B的流入比例及速度進行控制。
其中,PC終端40與色彩檢測儀30以及PC終端與漿料罐11、12之間可以采用有線或無線的方式進行連接,如通過線纜或藍牙、WiFi等方式連接,進而實現PC終端40與色彩檢測儀30以及PC終端與漿料罐11、12之間的通信。
優選地,本實施例中的PC終端包括顯示單元,用于實時顯示當前染色織物的像素信息;PC終端還包括警示單元,若當前染色織物的像素信息與樣本織物像素信息的誤差大于預設像素閾值,警示單元發出警示信號,警示信號包括光學警示信號(如LED燈閃爍)和/或聲學警示信號(如蜂鳴器)等。
本實用新型中通過色彩檢測儀得到織物的色域信息(色域CMYKOGB),對色域信息進行提取,即可獲得織物中各個顏色的像素信息。
色域(CMYKOGB)是對一種顏色進行編碼的方法,也指一個技術系統能夠產生的顏色的總和。在計算機圖形處理中,色域是顏色的某個完全的子 集,顏色子集最常見的應用是用來精確地代表一種給定的情況,例如一個給定的色彩空間或是某個輸出裝置的呈色范圍。
使用加性色彩處理的系統通常在色域飽和平面上大致是一個凸多邊形,多邊形的頂點是系統能夠產生的最飽和的顏色。在減性色彩系統中,色域經常是不規則區域。
本實用新型中通過檢測織物的色域信息,可以得到織物的像素信息,進而對織物染料的組分進行分析,當像素信息與樣本織物像素信息的誤差超過預設像素誤差時(即最終的織物成品與預期的樣品織物存在色差或瑕疵時),則通過PC終端控制漿料罐中漿料的比例,達到改變水性染料組分的目的。
本實施方式中以兩個漿料罐為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的是,在其他實施例中根據水性染料中所需漿料的不同,可以對應設置多個漿料罐,漿料罐的數量需根據水性染料中的具體組分進行設置,此處不再詳細舉例進行說明。
由以上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過色彩檢測儀實時監測織物的像素信息,實時判斷配料罐內的水性染料是否合格,染色系統的結構簡單,控制方便;
保證了水性染料的合格率,提高了織物染色的良率,降低了染色成本。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 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