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掛布機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智能化的掛布系統。
背景技術:
織物在染色、印花烘干后需掛到布車上進行蒸箱蒸化處理,現有技術中均采用人工掛布方式,工作量大,效率低,企業的生產效率難以提高;而且人工掛布如果不平整還會產生死皺,影響產品的品質,企業的生產效益難以提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工作量小、效率高、可靠性好的智能化的掛布系統。
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解決方案為:
一種智能化的掛布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送布機構、前推桿裝置、掛布機構、后推桿裝置、前掛布車、后掛布車、控制器和上位機;所述掛布機構的一側設置有前掛布車,掛布機構的另一側設置有后掛布車,前掛布車的上方設置有前推桿裝置,前推桿裝置的上方設置有送布機構,后掛布車的一端設置有后推桿裝置,控制器與上位機相連接;
所述送布機構包括出布設備、托布輪、送布輪和送布電機;織物依次經過出布設備、托布輪、送布輪,送布輪與送布電機的輸出軸相連接,送布電機的控制端與控制器相連接;
所述前推桿裝置包括前推桿傳動同步帶、前推桿氣缸、前推桿電機和前推桿鐵架;所述前推桿傳動同步帶上固定有前推桿鐵架,前推桿鐵架上固定有前推桿氣缸,前推桿傳動同步帶的一端設置有前推桿電機;所述控制器分別與前推桿氣缸、前推桿電機的控制端相連接;
所述掛布機構包括鏈條、鏈輪、只可旋轉式吊斗、機架和掛布電機;所述機架上設置有若干個鏈輪,鏈輪之間通過鏈條相傳動連接,鏈條上設置有若干個吊斗;所述機架的底部設置有掛布電機,掛布電機的輸出端與其中一個鏈輪相連接,掛布電機的控制端與控制器相連接;
所述前掛布車的頂部設置有軌道,軌道內設置有若干個掛布桿,軌道的一端設置有前端開關,軌道的另一端設置有后端開關;所述前掛布車的一側設置有前軌道,前軌道的一端與軌道相連接,前軌道的另一端設置有送桿電機,前軌道通過送桿皮帶與送桿電機的輸出端相連接;所述控制器分別與前端開關、后端開關、送桿電機的控制端相連接;所述后掛布車的頂部設置有軌道;
所述后推桿裝置包括凸輪機構、壓布氣缸、齒輪齒條機構、后軌道和后推桿電機;所述后軌道的一端設置有凸輪機構,后軌道的另一端與后掛布車頂部的軌道相連接,后軌道的上方設置有齒輪齒條機構;所述齒輪齒條機構上設置有撥叉,撥叉伸出后軌道內,齒輪齒條機構與后推桿電機的輸出端相連接,后推桿電機的一側設置有壓布氣缸;所述控制器分別與壓布氣缸、后推桿電機的控制端相連接。
優選地,所述出布設備包括出布輪和電機,出布輪與電機的輸出軸相連接,電機的控制端與控制器相連接;織物通過出布輪輸送到托布輪上。
優選地,所述送布機構還包括對中裝置,織物穿過對中裝置,對中裝置與控制器相連接。
優選地,所述送布機構還包括若干個反射式電眼,反射式電眼分布在織物的上下兩側,每個反射式電眼均與控制器相連接。
優選地,所述機架上設置有報警開關,報警開關位于前軌道另一端的上方,報警開關與控制器相連接。
優選地,所述機架的底部設置有光電開關,光電開關與控制器相連接。
優選地,所述后軌道的兩端均設置有后推桿接近開關,后推桿接近開關與控制器相連接。
優選地,所述送布輪和送布電機均固定在機架上。
優選地,所述前掛布車和后掛布車均通過定位塊和拉鉤與掛布機構相連接。
優選地,所述前推桿電機和后推桿電機均采用步進電機,掛布電機采用伺服電機,掛布桿的兩端設置有擋圈。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顯著優點:本實用新型智能化的掛布系統通過送布機構將織物輸送至掛布機構,掛布機構通過后推桿裝置將織物掛到后掛布車上,全過程由上位機通過控制器控制,實現了自動掛布,且操作簡單,不僅減少了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提升了織物質量,增加了生產效益。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智能化的掛布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智能化的掛布系統,包括送布機構A、前推桿裝置B、掛布機構C、后推桿裝置D、前掛布車E、后掛布車F、控制器和上位機;所述掛布機構C的一側設置有前掛布車E,掛布機構C的另一側設置有后掛布車F,前掛布車E的上方設置有前推桿裝置B,前推桿裝置B的上方設置有送布機構A,后掛布車F的一端設置有后推桿裝置D,控制器與上位機相連接,控制器與上位機相互傳輸信號。
所述送布機構A包括出布設備、托布輪4、送布輪5和送布電機23;織物3依次經過出布設備、托布輪4、送布輪5,送布輪5與送布電機23的輸出軸相連接,送布電機23的控制端與控制器相連接;
所述前推桿裝置B包括前推桿傳動同步帶10、前推桿氣缸11、前推桿電機24和前推桿鐵架25;所述前推桿傳動同步帶10上固定有前推桿鐵架25,前推桿鐵架25上固定有前推桿氣缸11,前推桿傳動同步帶10的一端設置有前推桿電機24;所述控制器分別與前推桿氣缸11、前推桿電機24的控制端相連接;
所述掛布機構C包括鏈條6、鏈輪7、只可旋轉式吊斗8、機架29和掛布電機30;所述機架29上設置有若干個鏈輪7,鏈輪7之間通過鏈條6相傳動連接,鏈條6上設置有若干個吊斗8;所述機架29的底部設置有掛布電機30,掛布電機30的輸出端與其中一個鏈輪7相連接,掛布電機30的控制端與控制器相連接;
所述前掛布車E的頂部設置有軌道,軌道內設置有若干個掛布桿9,軌道的一端設置有前端開關26,軌道的另一端設置有后端開關27;所述前掛布車E的一側設置有前軌道16,前軌道16的一端與軌道相連接,前軌道16的另一端設置有送桿電機28,前軌道16通過送桿皮帶21與送桿電機28的輸出端相連接;所述控制器分別與前端開關26、后端開關27、送桿電機28的控制端相連接;所述后掛布車F的頂部設置有軌道;
所述后推桿裝置D包括凸輪機構14、壓布氣缸15、齒輪齒條機構17、后軌道18和后推桿電機31;所述后軌道18的一端設置有凸輪機構14,后軌道18的另一端與后掛布車F頂部的軌道相連接,后軌道18的上方設置有齒輪齒條機構17;所述齒輪齒條機構17上設置有撥叉,撥叉伸出后軌道18內,齒輪齒條機構17與后推桿電機31的輸出端相連接,后推桿電機31的一側設置有壓布氣缸15;所述控制器分別與壓布氣缸15、后推桿電機31的控制端相連接。
所述出布設備包括出布輪2和電機33,出布輪2與電機33的輸出軸相連接,電機33的控制端與控制器相連接;織物3通過出布輪2輸送到托布輪4上;其中,所述電機33固定在前處理設備1的頂端,出布輪2通過支架固定在電機33的一側。
所述送布機構A還包括對中裝置20,織物3穿過對中裝置20,對中裝置20與控制器相連接,以保證織物3的均勻平整對中。
所述送布機構A還包括若干個反射式電眼22,反射式電眼22分布在織物3的上下兩側,每個反射式電眼22均與控制器相連接,反射式電眼22可控制前后同步。
所述機架29上設置有報警開關12,報警開關12位于前軌道16另一端的上方,報警開關12與控制器相連接。
所述機架29的底部設置有光電開關19,光電開關19與控制器相連接。
所述后軌道18的兩端均設置有后推桿接近開關32,后推桿接近開關32與控制器相連接。
所述送布輪5和送布電機23均固定在機架29上。
所述前掛布車E和后掛布車F均通過定位塊和拉鉤與掛布機構C相連接。
所述前推桿電機24和后推桿電機31均采用步進電機,掛布電機30采用伺服電機,掛布桿9的兩端設置有擋圈。
本實用新型智能化的掛布系統的工作原理:
所述送布機構A:由前處理設備1將織物3輸送至出布輪2,電機33帶動出布輪2轉動使織物3向托布輪4上運動,送布電機23帶動送布輪5轉動使托布輪4上織物3運輸至掛布機構C;送布機構A還包括對中裝置20,織物3穿過對中裝置20,對中裝置20保證織物3的均勻平整對中;送布機構A還包括若干個反射式電眼22,反射式電眼22分布在織物3的上下兩側,反射式電眼22可控制前后同步;當織物3松則送布電機23加速,織物3緊則送布電機23減速,織物3太緊則停車。
所述前推桿裝置B和前掛布車E:采用步進電機24帶動前推桿傳動同步帶10沿導軌移動前推桿鐵架25,前推桿鐵架25上固定有前推桿氣缸11;開機時將前推桿鐵架25移至前端開關26處,前推桿氣缸11的氣缸軸碰到前端開關26后, 前推桿氣缸11延伸軸頭至掛布桿9處;每進行一次掛布動作則步進電機24帶動前推桿傳動同步帶10移動前推桿鐵架25,前推桿氣缸11的軸頭將帶固定擋圈掛布桿9前移一個桿位;掛布桿9被前推桿氣缸11從前掛布車E沿軌道推下后,進入由送桿電機28帶動勻速運動的送桿皮帶21沿前軌道16一直向前到擋鉤處整齊排列;當前推桿鐵架25前移至后端開關27處,前推桿氣缸11的氣缸軸碰到后端開關27后, 前推桿氣缸11收回軸頭,步進電機24帶動前推桿傳動同步帶10將前推桿鐵架25移至前端開關26處,同時報警提醒更換前掛布車E。
所述掛布機構C:由伺服電機30帶動鏈輪7轉動,鏈輪7帶動鏈條6做環形運動,鏈條6上設置有若干個吊斗8;鏈條6上的吊斗8運行到前軌道16掛鉤處,將整齊排列的掛布桿9第一根提起,當掛布桿9被吊斗8提起時會經過報警開關12,帶動報警開關12工作,如報警開關12沒有工作則報警停車;掛布桿9隨吊斗8與鏈條6運行至掛布機構C固定位停止;由送布機構A輸送的織物3沿掛布桿9向下滑行,當織物3向下移動時,則與前面一根掛布桿9上的織物3成環形;為防止織物3從前面掛布桿9向后滑動,采用壓布氣缸15的輸出軸向下移動壓住織物3;當織物成環13底部移動至光電開關19,則鏈條6重新開始運行;當鏈條6帶動吊斗8將掛上環形織物的掛布桿9移動至后軌道18處,掛布桿9被后軌道18擋住;而吊斗8隨鏈條6繼續向下運行,如此循環運行將掛上環形織物的掛布桿9移送至軌道18上。
所述后推桿裝置D:當一個成環動作完成后,留在后軌道18上的已掛上環形織物的掛布桿9又被與鏈條6同步運行的凸輪機構14沿后軌道18向前推行一個桿位,如此往復循環將掛布桿9沿后軌道18不斷向后排放;再由步進電機31帶動撥叉經齒輪齒條機構17沿后軌道18向后移動;織物3每成環一定次數則撥叉向后移動一次的移動距離由步進電機31計算,然后撥叉再由步進電機31帶回起始位;這樣不斷往復的將掛布桿9沿后軌道18移送到后掛布車F上;當后掛布車F將要排滿已掛上環形織物的掛布桿9時;則步進電機31帶動撥叉移動一個全距離,距離由前后兩端后推桿接近開關32控制;同時后軌道18留有空位以方便換掛布車時不停機工作;并報警提醒更換布車E。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智能化的掛布系統通過送布機構將織物輸送至掛布機構,掛布機構通過后推桿裝置將織物掛到后掛布車上,全過程由上位機通過控制器控制,實現了自動掛布,且操作簡單,不僅減少了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提升了織物質量,增加了生產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