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縫紉機配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縫紉機包邊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服裝加工過程中,服裝的邊緣一般都需要進行包邊處理,傳統的包邊過程是采用人工手動操作將布料疊位后再通過縫紉機縫制,這樣的包邊過程費時費力,并且由于操作人員的手藝熟練程度不一,對于疊位的尺寸把握也不能統一,使得疊位不齊,包邊整齊度較差,從而影響服裝的整體效果,不能夠滿足顧客穿衣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縫紉機包邊裝置目的在于解決傳統包邊手動加工費時費力、整齊度差的情況,實現包邊過程簡單快捷、整齊度高,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競爭力。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縫紉機包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設有變位板,所述變位板上設有疊位板,變位板靠近疊位板一側設有擋板,所述疊位板包括與變位板連接的底座和底座側邊上向內彎折的疊位通道,所述疊位通道前部豎直逐漸順時針內折彎曲至后部水平,疊位通道內折彎曲的中部設有引料口,疊位通道前端固定設有導料桿,疊位通道后端設有突出的梳布塊,所述導料桿呈“S”形,導料桿前端設有勾頭。
所述固定板上設有一個第一腰形長孔,固定板通過螺栓穿過第一腰形長孔固定安裝在操作臺上。
所述變位板上設有一個第二腰形長孔和兩個定位孔,變位板通過螺栓依次穿過第一腰形長孔和第二腰形長孔活動安裝在固定板上。
所述底座上設有一個第三腰形長孔,底座通過螺栓依次穿過第三腰形長孔和兩個定位孔安裝在變位板上。
所述疊位通道后部側壁呈 15°角。
所述引料口為空心圓柱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加工時布料通過導料桿從疊位通道穿過,自動完成疊位包邊操作,而設置擋板及梳布塊能夠徹底保證包邊的整齊度,整個包邊過程簡單快捷、整齊度高,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競爭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其中:1 固定板、2 變位板、3 疊位板、4 擋板、5 底座、6 疊位通道、7 引料口、8 導料桿、9 梳布塊、10 勾頭、11 第一腰形長孔、12 螺栓、13 第二腰形長孔、14 定位孔、15 第三腰形長孔。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縫紉機包邊裝置,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上設有變位板2,變位板2上設有疊位板3,變位板2靠近疊位板3一側設有擋板4,疊位板3包括與變位板2連接的底座5和底座5側邊上向內彎折的疊位通道6,疊位通道6前部豎直逐漸順時針內折彎曲至后部水平,疊位通道6內折彎曲的中部設有引料口7,疊位通道6前端固定設有導料桿8,疊位通道6后端設有突出的梳布塊9,導料桿8呈“S”形,導料桿8前端設有勾頭10,固定板1上設有一個第一腰形長孔11,固定板1通過螺栓12穿過第一腰形長孔13固定安裝在操作臺上,變位板2上設有一個第二腰形長孔13和兩個定位孔14,變位板2通過螺栓12依次穿過第一腰形長孔11和第二腰形長孔13活動安裝在固定板1上,底座5上設有一個第三腰形長孔15,底座5通過螺栓12依次穿過第三腰形長孔15和兩個定位孔14安裝在變位板2上,疊位通道6后部側壁呈 15°角,引料口7為空心圓柱體。
具體使用方式:采用一種縫紉機包邊裝置進行服裝包邊作業,將布料通過導料桿8從疊位通道6穿過,由于導料桿8前端設有勾頭10,勾頭10能夠保證布料不偏移出呈“S”形的導料桿8內,導料桿8呈“S”形,能夠保證布料送進疊位通道6時是理順狀態,疊位通道6前部豎直逐漸順時針內折彎曲至后部水平,使得布料跟著疊位通道6進行順時針內折彎曲,疊位通道6內折彎曲的中部設有引料口7,便于布料進料穿過疊位通道6的操作,可以使用金屬小桿插入引料口7進行穿布操作,最終布料從疊位通道6后端穿出,由于疊位通道6后部側壁呈 15°角,剛穿出布料也是同樣的角度狀態,便于包邊作業的開始,此時,將疊位板3上的底座5通過螺栓12依次穿過第三腰形長孔15和兩個定位孔14安裝在變位板2上,再將變位板2通過螺栓12依次穿過第一腰形長孔11和第二腰形長孔13活動安裝在固定板1上,調整適合的角度,特別是梳布塊9壓在布料上距離的調整,變位板2靠近疊位板3一側設有擋板4能夠阻擋,變位板2不超出特定角度,當滿足工作情況后,固定螺栓12開始進行作業,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加工時布料通過導料桿8從疊位通道6穿過,自動完成疊位包邊操作,而設置擋板4及梳布塊9能夠徹底保證包邊的整齊度,整個包邊過程簡單快捷、整齊度高,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競爭力。
綜上,本實用新型達到預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