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紡織設備,具體涉及一種傳輸式纖維布料上色設備。
背景技術:
1、在紡織領域中,為了使布料更加滿足大眾需要,往往會對布料進行上色加工使其具備不同的藝術色彩,目前在對布料進行上色加工時,大多采用浸泡式上色,這樣的方式連續性不高需要頻繁裝填布料,而一般的通過卷繞方式的連續的浸染設備,由于布料自身具有表面纖維張力,容易在經過染料進行上色時出現浸泡時間不足、缺塊等情況,進而需要多次或增加浸泡時間來規避色差,這樣不僅容易導致生產質量難以保障,而且也導致整體生產流程增加,生產效率降低。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種傳輸式纖維布料上色設備,用于解決背景技術中提到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3、一種傳輸式纖維布料上色設備,包括機體,所述機體內設有若干卷繞輥,所述機體內下側設有儲液腔,所述儲液腔內設有上色機構;
4、所述上色機構包括滲液輥軸、回液管、水泵和傳動組件,所述滲液輥軸轉動設于儲液腔內,所述滲液輥軸為中空軸體且側部開有若干液孔,所述回液管設于機體側部且整體呈c字形結構,所述傳動組件設于機體并與回液管連接匹配,所述回液管兩端分別與儲液腔和滲液輥軸的中空部對應連通,所述水泵設于回液管內。
5、所述傳動組件包括電機、傳動輪、第一從動輪、第一皮帶和第一空心連接軸,所述電機固定設于機體,所述傳動輪與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所述第一空心連接軸一端與滲液輥軸同心固接,另一端與所述回液管對應端轉動密封連接,所述第一從動輪與第一空心軸連接,所述第一皮帶設于傳動輪和第一從動輪之間。
6、所述滲液輥軸的中空部內還設有封堵板,所述封堵板為半圓形結構并對應滲液輥軸上內腔區域,所述封堵板的圓周度小于等于90°,所述滲液輥軸與儲液腔轉動連接且遠離回液管的轉軸為空心,所述封堵板穿過轉軸的空心部分與儲液腔固定連接并與滲液輥軸內壁滑動密封貼合。
7、所述回液管另一端還設有除渣組件,所述除渣組件包括次級傳動器、第二空心連接軸、過濾管、刮渣器和儲渣盒,所述第二空心連接軸一端與機體轉動密封連接并伸入儲液腔內,所述第二空心連接軸另一端與回液管轉動密封連接,所述回液管通過支架與外部固定連接,所述次級傳動器設于第一空心連接軸和第二空心連接軸之間,所述過濾管設于回液管內,所述刮渣器與第二空心連接軸連接并與過濾管連接匹配,所述儲渣盒設于過濾管和回液管之間。
8、所述次級傳動器包括第二從動輪、副輪和第二皮帶,所述第二從動輪設于第一空心連接軸,所述副輪設于第二空心連接軸,所述第二皮帶設于第二從動輪和副輪之間。
9、所述過濾管包括管體和端片,所述端片與回液管內徑匹配并連接,所述管體與端片連接且直徑小于回液管內徑,所述過濾管整體兩端開口。
10、所述刮渣器包括連接架、匹配片和刮片,所述連接架與第二空心連接軸同心連接,所述匹配片與連接架連接并與管體內徑轉動密封匹配,所述刮片與匹配片連接并與管體內壁貼合匹配,所述刮片整體呈螺旋線結構且延伸方向與管體的軸線方向匹配,所述刮片的螺旋旋轉方向與第二空心連接軸的轉動方向匹配。
11、所述儲渣盒包括盒體和連接座,所述盒體為上側開有與過濾管相匹配的儲渣腔,所述盒體上下滑動貫穿回液管并組成過濾管的下側部分形成一個完整的圓柱體結構,所述盒體與過濾管之間為滑動密封連接,所述連接座通過螺栓與回液管上的連接耳連接。
12、本發明相較于現有技術至少具有以下優點:
13、1.高效滲透與循環上色機制,滲液輥軸的中空軸體配合液孔,結合水泵驅動的c形回液管循環系統,強制染料溶液穿透布料纖維,顯著提升滲透均勻性,避免傳統浸泡法因表面張力導致的色差或滲透不足問題,封堵板隨輥軸轉動選擇性封閉上部液孔,使抽吸力集中于布料接觸區域,增強局部滲透壓力,減少無效液流,降低水泵負載,提高能效。
14、2.智能除渣與自清潔系統,過濾-刮渣的聯動作用,過濾管截留纖維碎屑,螺旋刮片將雜質沿管壁螺旋推入儲渣盒,實現雜質自動收集,避免堵塞液孔或水泵,盒體可滑動拆卸,通過螺栓固定,清理便捷,減少停機維護時間,確保溶液清潔度,延長設備使用壽命。
15、3.緊湊傳動與動力協同,雙級傳動設計:主傳動與次級傳動通過皮帶輪聯動,結構緊湊,動力分配合理,確保輥軸轉動與刮渣同步,降低獨立驅動成本,空心軸密封連接:第一/第二空心連接軸實現轉動密封,既傳遞動力又作為液路通道,簡化管路布局,減少泄漏風險。
16、4.工藝適配性與穩定性提升,布料動態貼合:滲液輥軸隨布料移動同步旋轉,減少摩擦損傷,同時維持恒定滲透壓力,適用于不同纖維密度的布料。
17、通過循環強制滲透、動態封堵優化、自清潔除渣及高效動力協同等設計,解決了纖維布料上色不均、易堵塞、維護繁瑣等行業痛點,兼具高生產效率、低能耗與長周期穩定運行優勢。
1.一種傳輸式纖維布料上色設備,包括機體,所述機體內設有若干卷繞輥,所述機體內下側設有儲液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液腔內設有上色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傳輸式纖維布料上色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組件包括電機、傳動輪、第一從動輪、第一皮帶和第一空心連接軸,所述電機固定設于機體,所述傳動輪與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所述第一空心連接軸一端與滲液輥軸同心固接,另一端與所述回液管對應端轉動密封連接,所述第一從動輪與第一空心軸連接,所述第一皮帶設于傳動輪和第一從動輪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傳輸式纖維布料上色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滲液輥軸的中空部內還設有封堵板,所述封堵板為半圓形結構并對應滲液輥軸上內腔區域,所述封堵板的圓周度小于等于90°,所述滲液輥軸與儲液腔轉動連接且遠離回液管的轉軸為空心,所述封堵板穿過轉軸的空心部分與儲液腔固定連接并與滲液輥軸內壁滑動密封貼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傳輸式纖維布料上色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管另一端還設有除渣組件,所述除渣組件包括次級傳動器、第二空心連接軸、過濾管、刮渣器和儲渣盒,所述第二空心連接軸一端與機體轉動密封連接并伸入儲液腔內,所述第二空心連接軸另一端與回液管轉動密封連接,所述回液管通過支架與外部固定連接,所述次級傳動器設于第一空心連接軸和第二空心連接軸之間,所述過濾管設于回液管內,所述刮渣器與第二空心連接軸連接并與過濾管連接匹配,所述儲渣盒設于過濾管和回液管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傳輸式纖維布料上色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級傳動器包括第二從動輪、副輪和第二皮帶,所述第二從動輪設于第一空心連接軸,所述副輪設于第二空心連接軸,所述第二皮帶設于第二從動輪和副輪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傳輸式纖維布料上色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管包括管體和端片,所述端片與回液管內徑匹配并連接,所述管體與端片連接且直徑小于回液管內徑,所述過濾管整體兩端開口。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傳輸式纖維布料上色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渣器包括連接架、匹配片和刮片,所述連接架與第二空心連接軸同心連接,所述匹配片與連接架連接并與管體內徑轉動密封匹配,所述刮片與匹配片連接并與管體內壁貼合匹配,所述刮片整體呈螺旋線結構且延伸方向與管體的軸線方向匹配,所述刮片的螺旋旋轉方向與第二空心連接軸的轉動方向匹配。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傳輸式纖維布料上色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渣盒包括盒體和連接座,所述盒體為上側開有與過濾管相匹配的儲渣腔,所述盒體上下滑動貫穿回液管并組成過濾管的下側部分形成一個完整的圓柱體結構,所述盒體與過濾管之間為滑動密封連接,所述連接座通過螺栓與回液管上的連接耳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