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保溫砌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材料,特別是關于一種用于砌筑墻體的保溫砌塊。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對建筑物自身保溫節能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具有自保溫性能的保溫砌塊也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在建筑墻體上。現有技術中的保溫砌塊各種各樣,一般的保溫砌塊是用混凝土材料制作出整體的砌塊框架11 (如圖4、圖5所示),砌塊框架11內設置有一個以上的空間12,這樣可以通過空間的空氣進行建筑內、外的隔熱保溫,但是這種砌塊框架的內、外相通,不但冷橋現象嚴重,保溫效果也不是很好。為了使砌塊具有更好的保溫效果,還有一些保溫砌塊是在砌塊框架11的空間內塞設或澆注聚苯乙烯等保溫材料,但是由于砌塊框架仍為內、外相通的結構,冷橋問題還是沒有解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些砌塊產品施工時,在砌塊框架的外側再設置一層聚苯乙烯保溫層13和一層面層14 (如圖6所示),這樣雖然可以解決冷橋問題,但是整個砌塊的厚度增加,施工難度加大,容易出現分層等。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保溫性能好,整體性好的保溫砌塊。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混凝土材料制作的兩半呈凹形的砌塊框架,所述兩半砌塊框架的凹形底部分別設置有向相對一側伸出的凸起,所述兩半砌塊框架的凹形邊緣對在一起時,相互之間留有間隙, 在所述兩半砌塊框架之間的所有空間內設置有水泥發泡材料。所述向相對一側伸出的凸起為設置在每一半所述砌塊框架凹形中心的一直形凸柱,當所述兩半砌塊框架的凹形邊緣有間隙地對在一起時,相對設置的兩直形凸柱之間也具有間隙。所述向相對一側伸出的凸起為設置在每一半所述砌塊框架凹形底部的若干鋸齒狀凸起,當所述兩半砌塊框架的凹形邊緣有間隙地對在一起時,相對設置的若干鋸齒狀凸起之間也具有間隙。所述向相對一側伸出的凸起為設置在其中一半所述砌塊框架凹形底部的一 T形凸柱和間隔設置在另一半所述砌塊框架凹形底部的兩個T形凸柱,當所述兩半砌塊框架的凹形邊緣有間隙地對在一起時,伸出的三個T形凸柱,相互交錯伸入相對的另一半砌塊框架中。本實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術方案,其具有以下優點1、本實用新型由于將砌塊框架設置具有間隔的兩半,因此有效地阻斷了冷橋的發生。2、本實用新型由于在兩半砌塊框架之間的空間內設置有水泥發泡材料,因此水泥發泡材料不但可以形成保溫層,而且使本實用新型的砌塊具有非常好的強度和整體性。3、本實用新型由于在兩半砌塊框架內設置了相對伸出的凸起,進一步加強了砌塊的強度和整體性。4、本實用新型由于設置了相互交錯伸入相對的另一半砌塊框架的T形凸柱,其不但整體性結構更好,同時具有阻斷冷橋的作用。5、本實用新型由于將砌塊框架和作為保溫的水泥發泡材料一起制作完成,因此在建筑物施工時,不必再做保溫層,有效地提高了施工速度,縮短了施工周期。本實用新型保溫性能好,整體性好,施工方便,它可以廣泛用于各種建筑物的墻體結構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 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再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4是已有技術1結構示意圖圖5是已有技術2結構示意圖圖6是已有技術3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保溫砌塊包括用混凝土材料制作的兩半呈凹形的砌塊框架1、2,兩半砌塊框架1的凹形中心分別伸出一直形凸柱3、4,兩半砌塊框架1、2和兩個直形凸柱3、4之間均留有間隙,在兩半砌塊框架1、2之間的所有空間內設置已有技術中的水泥發泡材料5。上述實施例中,每一半砌塊框架內的直形凸柱也可以是兩根。實施例2: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保溫砌塊也包括用混凝土材料制作的兩半呈凹形的砌塊框架1、2,其中一半砌塊框架1的凹形中心伸出一 T形凸柱6,另一半砌塊框架2的凹形內間隔伸出兩個T形凸柱7,當將兩半砌塊框架1、2的凹形邊緣對在一起時,相互之間留有間隙,而伸出的三個T形凸柱6、7,相互交錯伸入相對的另一半砌塊框架1、2中。然后在兩半砌塊框架1、2之間的所有空間內設置有水泥發泡材料5。上述實施例中,相互交錯伸入相對的另一半砌塊框架1、2中的T形凸柱6、7的形狀也可以是直形的。實施例3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別是在兩半砌塊框架1、2的凹形底部,沒有直形的凸柱,而是若干鋸齒狀凸起8 (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保溫砌塊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分別用模具制作出混凝土材料的兩半砌塊框架1、2 ;2)待其凝固后,將兩半砌塊框架1、2有間距地放入同一個模具中,在兩半砌塊框架1、2之間的所有空間內澆注水泥發泡材料;3)待其凝固后,即成。由上述各實施例可知,實施例1和實施例3在制作兩半砌塊框架1、2時,可以使用相同的模具,而實施例2必須使用兩個不同的模具。上述各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其中各部件的結構、連接方式等都是可以有所變化的,凡是 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進行的等同變換和改進,均不應排除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外。
權利要求1.一種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混凝土材料制作的兩半呈凹形的砌塊框架, 所述兩半砌塊框架的凹形底部分別設置有向相對一側伸出的凸起,所述兩半砌塊框架的凹形邊緣對在一起時,相互之間留有間隙,在所述兩半砌塊框架之間的所有空間內設置有水泥發泡材料。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相對一側伸出的凸起為設置在每一半所述砌塊框架凹形中心的一直形凸柱,當所述兩半砌塊框架的凹形邊緣有間隙地對在一起時,相對設置的兩直形凸柱之間也具有間隙。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相對一側伸出的凸起為設置在每一半所述砌塊框架凹形底部的若干鋸齒狀凸起,當所述兩半砌塊框架的凹形邊緣有間隙地對在一起時,相對設置的若干鋸齒狀凸起之間也具有間隙。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相對一側伸出的凸起為設置在其中一半所述砌塊框架凹形底部的一T形凸柱和間隔設置在另一半所述砌塊框架凹形底部的兩個T形凸柱,當所述兩半砌塊框架的凹形邊緣有間隙地對在一起時,伸出的三個T形凸柱,相互交錯伸入相對的另一半砌塊框架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混凝土材料制作的兩半呈凹形的砌塊框架,所述兩半砌塊框架的凹形底部分別設置有向相對一側伸出的凸起,所述兩半砌塊框架的凹形邊緣對在一起時,相互之間留有間隙,在所述兩半砌塊框架之間的所有空間內設置有水泥發泡材料。本實用新型將砌塊框架設置成具有間隔的兩半,在兩半砌塊框架之間的空間內設置水泥發泡材料,特別是在兩半框架中還設置了相互交錯伸入另一半的凸柱,不但整體性結構更好,而且有效地阻斷了冷橋作用。本實用新型將砌塊框架和作為保溫的水泥發泡材料一起制作完成,在建筑物施工時,有效地提高了施工速度,縮短了施工周期,它可以廣泛用于各種建筑物的墻體結構中。
文檔編號E04C1/41GK202055401SQ201120076629
公開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22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22日
發明者楊東升, 王斌 申請人:楊東升, 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