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再生混凝土攪拌站固定式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再生混凝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再生混凝土攪拌站固定式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普通混凝土集料主要為天然砂石,為不可再生資源,機械開采,既破壞自然生態環境,又造成環境的污染。隨著我國基礎建設的加快,建筑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混凝土市場需求越來越大,導致天然砂石礦的開采也越大,天然骨料資源亦將趨于枯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也十分嚴重。而房屋拆除產生的建筑垃圾的堆放也同樣造成了環境的污染,廢棄混凝土作為建筑垃圾的最重要組成部分,被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進行處理,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由此引起的社會環境問題也越來越多,因此廢棄物的利用已成為國家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之一。而將建筑垃圾經過破碎、清洗與分級后,按一定的比例與級配混合后作為新的混凝土的骨料,并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骨料配制的新的混凝土即為開發方向。然而現有技術中沒有一種專用于對再生混凝土進行攪拌的設備。故研發一種能對再生混凝土進行攪拌,以解決混凝土再生利用問題,達到了保護環境,資源再生利用的目的的再生混凝土攪拌站固定·式設備為當世之所需。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巧妙、合理,能對再生混凝土進行攪拌,且攪拌效果好的再生混凝土攪拌站固定式設備。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是:—種再生混凝土攪拌站固定式設備,其包括骨料倉、輸送系統、主機樓房、骨料過渡倉、添加劑系統、攪拌系統、傳送裝置和粉罐,所述攪拌系統設置在主機樓房上,所述添加劑系統和骨料過渡倉并排設置在所述攪拌系統的上方位置,并分別與該攪拌系統相連接,所述骨料倉設置在主機樓房的一側,并通過輸送系統與所述骨料過渡倉相連接,所述粉罐設置在主機樓房的另一側,并通過傳送裝置與所述添加劑系統相連接。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骨料倉包括三個獨立倉體,三個獨立倉體并排在一起,且在每個獨立倉體的出口處設有稱重系統。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傳送裝置為螺旋輸送機。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粉罐為立式粉罐。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輸送系統包括上料輸送帶和送料輸送帶,該送料輸送帶水平設置在所述骨料倉的出口處,所述上料輸送帶一端與所述送料輸送帶相連接,另一端傾斜向上延伸直至骨料過渡倉。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巧妙、合理,通過攪拌系統能對混凝土骨料進行攪拌,能快速再生出混凝土,且攪拌效果好,不僅保護環境,而且大大降低成本,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且還可以通過添加劑系統來相應添加水泥、粉煤灰及水等其它添加劑,滿足不同的建筑要求;另外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簡潔,易于實現,成本低,利于廣泛推廣應用。
以下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再生混凝土攪拌站固定式設備,其包括骨料倉1、輸送系統2、主機樓房3、骨料過渡倉4、添加劑系統5、攪拌系統6、傳送裝置7和粉罐8,所述攪拌系統6設置在主機樓房3上,所述添加劑系統5和骨料過渡倉4并排設置在所述攪拌系統6的上方位置,并分別與該攪拌系統6相連接,所述骨料倉I設置在主機樓房3的一偵U,并通過輸送系統2與所述骨料過渡倉4相連接,所述粉罐8設置在主機樓房3的另一側,并通過傳送裝置7與所述添加劑系統5相連接。本實施例中,所述骨料倉I包括三個獨立倉體11,三個獨立倉體11并排在一起,且在每個獨立倉體11的出口處設有稱重系統12。其它實施例中,也可以根據所需添加物料的種類來相應設定獨立倉體11的數量。本實施例中,所述傳送裝置7優選為螺旋輸送機。所述粉罐8優選為立式粉罐。其它實施例中,該傳送裝置7可以為其它具有輸送功能的裝置,該粉罐8可以為其它容器。所述輸送系統2包括上料輸送帶21和送料輸送帶22,該送料輸送帶22水平設置在所述骨料倉I的出口處,所述上料輸送帶21 —端與所述送料輸送帶22相連接,另一端傾斜向上延伸直至骨料過渡倉4。工作時,將經粉碎的廢棄混凝土、建筑垃圾等廢料按照配比倒在相應的獨立倉體11上,然后經稱重系統12進行稱重來控制質量百分比,接著通過輸送系統2傳送到直至骨料過渡倉4,并在該骨料過渡倉4的過渡作用下進入攪拌系統6 ;與此同時,通過添加劑系統5可以將水泥、粉煤灰及水等其它添加劑相應添加到攪拌系統6中,以滿足不同的建筑要求。通過攪拌系統6能對混凝土骨料進行攪拌,能快速再生出混凝土,且攪拌效果好,不僅保護環境,而且大大降低成本,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根據上述說明書的揭示和教導,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此外,盡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并不對本實用新型構成任何限制,采用與其相 同或相似的其它設備,均在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再生混凝土攪拌站固定式設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骨料倉、輸送系統、主機樓房、骨料過渡倉、添加劑系統、攪拌系統、傳送裝置和粉罐,所述攪拌系統設置在主機樓房上,所述添加劑系統和骨料過渡倉并排設置在所述攪拌系統的上方位置,并分別與該攪拌系統相連接,所述骨料倉設置在主機樓房的一側,并通過輸送系統與所述骨料過渡倉相連接,所述粉罐設置在主機樓房的另一側,并通過傳送裝置與所述添加劑系統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攪拌站固定式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料倉包括三個獨立倉體,三個獨立倉體并排在一起,且在每個獨立倉體的出口處設有稱重系統。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攪拌站固定式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傳送裝置為螺旋輸送機。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攪拌站固定式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罐為立式粉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攪拌站固定式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系統包括上料輸送帶和送料輸送帶,該送料輸送帶水平設置在所述骨料倉的出口處,所述上料輸送帶一端與所 述送料輸送帶相連接,另一端傾斜向上延伸直至骨料過渡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再生混凝土攪拌站固定式設備,其包括骨料倉、輸送系統、主機樓房、骨料過渡倉、添加劑系統、攪拌系統、傳送裝置和粉罐;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巧妙、合理,通過攪拌系統能對混凝土骨料進行攪拌,能快速再生出混凝土,且攪拌效果好,不僅保護環境,而且大大降低成本,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且還可以通過添加劑系統來相應添加水泥、粉煤灰及水等其它添加劑,滿足不同的建筑要求;另外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簡潔,易于實現,成本低,利于廣泛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B28C9/02GK203125729SQ20132010811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1日
發明者越艷 申請人:北京鼎創新型建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