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裝配式大體積混凝土梁底模專用支撐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裝配式大體積混凝土梁底模專用支撐系統,包括腳手架立桿以及腳手架橫桿,腳手架立桿與腳手架橫桿通過扣件鎖緊,其在底模下方的腳手架立桿與腳手架橫桿之間安裝專用支撐裝置,該專用支撐裝置包括上部承臺、下部承臺、彈簧以及導向管,上部承臺由托盤以及托盤下面一體制出的導向柱構成,導向管下端固裝在下部承臺上面,上部承臺的導向柱插入導向管內,彈簧套裝在導向管外壁,該彈簧上端與上部承臺的托盤下面頂裝,該彈簧下端與下部承臺上面頂裝,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在整個鋼筋混凝土梁澆筑過程中無需松開扣件卸荷,操作簡單、安全性以及準確度高,而且能夠實現疊合澆筑法的順利進行,確保施工的連續性和施工質量。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屬于支撐系統領域,尤其是一種可裝配式大體積混凝土梁底模專用支 撐系統。 可裝配式大體積混凝土梁底模專用支撐系統
【背景技術】
[0002] 在高大建筑物設計中梁式轉換層設計很多。施工中為了減少首次澆筑混凝土的重 量,減少模板支撐的用量,有效降低工程成本,在施工中一般采用疊合澆筑法支模。該項施 工方法中如何有效控制第一次澆筑后,已澆筑部分形成強度的梁與腳手架協同受力,共同 支撐二次澆筑的混凝土的重量和施工荷載成為了保證二次澆筑施工質量的關鍵工作。現有 技術中常見做法為:在梁轉換層施工期間,在第一次澆筑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在第 二次混凝土澆筑前,松開下層模板支撐頂端橫桿與立桿的扣件進行卸荷,然后再全部擰緊, 使第一步澆筑的混凝土梁和模板支撐體系共同承受上部荷載。該種做法雖然簡單,但是在 實際工程中可操作性差,易于受到施工人員操作水平的限制造成工程事故,同時操作的準 確度不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裝配式大體積混凝土梁 底模專用支撐系統,該支撐系統結構簡單、設計科學合理、在整個鋼筋混凝土梁澆筑過程中 無需松開扣件卸荷,操作簡單、安全性以及準確度高。
[0004]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5] -種可裝配式大體積混凝土梁底模專用支撐系統,包括腳手架立桿以及腳手架橫 桿,腳手架立桿與腳手架橫桿通過扣件鎖緊,其在底模下方的腳手架立桿與腳手架橫桿之 間安裝專用支撐裝置,該專用支撐裝置包括上部承臺、下部承臺、彈簧以及導向管,上部承 臺由托盤以及托盤下面一體制出的導向柱構成,導向管下端固裝在下部承臺上面,上部承 臺的導向柱插入導向管內,彈簧套裝在導向管外壁,該彈簧上端與上部承臺的托盤下面頂 裝,該彈簧下端與下部承臺上面頂裝。
[0006] 上述的彈簧為高強度硬質彈簧。
[0007] 上述的下部承臺下面一體制出立桿套管,該立桿套管套裝在腳手架立桿端部并通 過銷釘固定。
[0008] 上述的與導向管上端對應的托盤下面固裝有橡膠圈。
[0009] 上述的導向柱堅直全長小于導向管堅直全長。
[0010]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為:
[0011] 1、本可裝配式大體積混凝土梁底模專用支撐系統,包括腳手架立桿以及腳手架橫 桿,腳手架立桿與腳手架橫桿通過扣件鎖緊,其在底模下方的腳手架立桿與腳手架橫桿之 間安裝專用支撐裝置,該專用支撐裝置包括上部承臺、下部承臺、彈簧以及導向管,上部承 臺由托盤以及托盤下面一體制出的導向柱構成,導向管下端固裝在下部承臺上面,上部承 臺的導向柱插入導向管內,彈簧套裝在導向管外壁,該彈簧上端與上部承臺的托盤下面頂 裝,該彈簧下端與下部承臺上面頂裝,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科學合理、在整個鋼筋混 凝土梁澆筑過程中無需松開扣件卸荷,操作簡單、安全性以及準確度高。
[0012] 2、本可裝配式大體積混凝土梁底模專用支撐系統能夠實現疊合澆筑法的順利進 行,改變以往人工放松腳手架橫桿與腳手架立桿扣件的做法,確保施工的連續性和施工質 量。同時該支撐系統可循環使用,并根據不同的施工現場需要控制高強度硬質彈簧的彈性 模量來實現一次澆筑荷載的卸荷工作。通過該系統確保了施工質量和縮短了工期。
[0013] 3、本實用新型改變了第一步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梁與支撐系統剛性連接的問題, 可以自動微調節下部支撐位置,使支撐部位和梁底模形成柔性連接,有效的進行卸載。解 決大體積混凝土二次澆筑中已澆筑部分和腳手架協同受力的難題,避免傳統卸載方法的弊 端。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 圖1為本實用新型應用示意圖;
[0015] 圖2為圖1的A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以下實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 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0017] 一種可裝配式大體積混凝土梁底模專用支撐系統,包括腳手架立桿5以及腳手架 橫桿4,腳手架立桿與腳手架橫桿通過扣件6鎖緊,其在可裝配式大體積混凝土梁1的底模 2下方的腳手架立桿與腳手架橫桿之間安裝專用支撐裝置,該專用支撐裝置包括上部承臺、 下部承臺13、彈簧11以及導向管12,彈簧為高強度硬質彈簧,上部承臺由托盤8以及托盤 下面一體制出的導向柱10構成,導向管下端固裝在下部承臺上面,上部承臺的導向柱插入 導向管內,導向柱堅直全長小于導向管堅直全長,彈簧套裝在導向管外壁,該彈簧上端與上 部承臺的托盤下面頂裝,該彈簧下端與下部承臺上面頂裝,為了方便安裝在下部承臺下面 一體制出立桿套管14,該立桿套管套裝在腳手架立桿端部并通過銷釘15固定,與導向管上 端對應的托盤下面固裝有橡膠圈9,該橡膠圈的安裝可以起到防止導向管與托盤之間的磨 損,另外可以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在澆筑時混凝土進入托盤與導向管之間的縫隙,影響二次 使用。在腳手架立桿的下端設置有掃地桿7。
[0018]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根據工程實際情況計算出使用數量,下部承臺的立桿套管套 裝在立桿上端部,立桿套管與立桿上端部可以通過銷釘固定,上部承臺上面頂住腳手架橫 桿,該腳手架橫桿通過木楞3頂住底模,通過力學計算出彈簧的參數設置。根據不同的施工 現場控制高強度硬質彈簧的彈性模量來實現一次澆筑荷載的卸荷工作。通過該系統確保了 施工質量和縮短了工期。
[0019] 本實用新型使用方法如圖1在底模處定位,堅立腳手架立桿,立桿間距控制 為363mm,在堅立的立桿下部設立掃地桿,在立桿中部用扣件搭設腳手架橫桿,安裝間距 1100mm,共設立三道,安裝可裝配式大體積混凝土梁底模專用支撐系統的下部承臺,在下 部承臺上固裝導向管其外壁套裝高強度硬質彈簧,選用60Si2Mn三類高強度彈簧,切變模 量78. 5G/GPa,彈性模量197E/GPa該彈簧彈性好,適于承受大載荷,溫度適用范圍一 40? 200°C,組裝上部承臺完成整個系統組裝。鋪設第一次澆筑部分的鋼筋,第一次澆筑高度為 1000mm,第一次澆筑施工過程中到澆筑完成,高強度硬質彈簧保持無變形的穩定狀態。第一 次澆筑完成后,進行有效的養護直至形成有效強度,鋪設第二次澆筑梁部分和樓板的鋼筋, 進行第二混凝土澆筑。第二次澆筑混凝土把上部1200mm厚的梁和樓板進行整體澆筑。在 澆筑的過程當中,下部承臺上的導向管上端與上部承臺板托盤下面的橡膠圈緊密結合,完 成二次澆筑施工。
【權利要求】
1. 一種可裝配式大體積混凝土梁底模專用支撐系統,包括腳手架立桿以及腳手架橫 桿,腳手架立桿與腳手架橫桿通過扣件鎖緊,其特征在于:在底模下方的腳手架立桿與腳 手架橫桿之間安裝專用支撐裝置,該專用支撐裝置包括上部承臺、下部承臺、彈簧以及導向 管,上部承臺由托盤以及托盤下面一體制出的導向柱構成,導向管下端固裝在下部承臺上 面,上部承臺的導向柱插入導向管內,彈簧套裝在導向管外壁,該彈簧上端與上部承臺的托 盤下面頂裝,該彈簧下端與下部承臺上面頂裝。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裝配式大體積混凝土梁底模專用支撐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彈簧為高強度硬質彈簧。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裝配式大體積混凝土梁底模專用支撐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下部承臺下面一體制出立桿套管,該立桿套管套裝在腳手架立桿端部并通過銷釘固 定。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裝配式大體積混凝土梁底模專用支撐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與導向管上端對應的托盤下面固裝有橡膠圈。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裝配式大體積混凝土梁底模專用支撐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導向柱堅直全長小于導向管堅直全長。
【文檔編號】E04G13/04GK203846770SQ201320649356
【公開日】2014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1日
【發明者】付永生, 申培利, 張曉平 申請人:中冶天工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