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預制裝配式混凝土框架結構,包括預制柱及預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柱與預制梁的一端相連并于連接處形成節點區域;
所述預制柱被所述節點區域分割為上層柱體及下層柱體,所述上層柱體及下層柱體在所述節點區域通過預埋于所述預制柱內的縱向加強鋼相連,同時,所述預制柱內預埋有柱體縱向鋼筋且所述柱體縱向鋼筋在所述節點區域處連續;
所述預制梁與預制柱相連的一端預埋有梁端加強鋼,所述梁端加強鋼延伸至所述預制梁外;
所述縱向加強鋼與梁端加強鋼之間通過螺栓連接以使所述預制柱與預制梁相固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制裝配式混凝土框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加強鋼與梁端加強鋼相連的一側設有與所述縱向加強鋼焊接為一體的柱端加強鋼,所述柱端加強鋼與梁端加強鋼之間通過節點板固定。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預制裝配式混凝土框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端加強鋼與梁端加強鋼上均設有供螺栓貫穿的螺栓孔,所述節點板上設有與螺栓孔相對應的通孔,所述螺栓穿過螺栓孔和通孔將所述預制柱與預制梁相固定。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預制裝配式混凝土框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柱內預埋有柱體箍筋,所述柱體箍筋在所述節點區域內被所述節點板截斷并與所述節點板相互焊接為閉合結構。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預制裝配式混凝土框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加強鋼、柱端加強鋼及梁端加強鋼均為工字鋼。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預制裝配式混凝土框架結構,其特征在于,對所述梁端加強鋼的下翼緣作削弱處理,使所述梁端加強鋼的下翼緣長度短于上翼緣長度。
7.一種預制裝配式混凝土框架結構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綁扎柱體縱向鋼筋、柱體箍筋及縱向加強鋼,在縱向加強鋼上焊接柱端加強鋼,形成柱體框架,所述柱端加強鋼上設有供螺栓貫穿的螺栓孔;
S2,綁扎梁體縱向鋼筋、梁體箍筋及梁端加強鋼,形成梁體框架,所述梁端加強鋼上均設有供螺栓貫穿的螺栓孔;
S3,采用混凝土對柱體框架進行第一次澆注形成預制柱,其中,所述預制柱與預制梁的待相連部位不需澆注混凝土以形成節點區域,所述預制柱被所述節點區域分割為上層柱體及下層柱體,所述上層柱體及下層柱體在所述節點區域通過縱向加強鋼相連, 所述柱體縱向鋼筋在所述節點區域處連續;
S4,采用混凝土對梁體框架進行第一次澆注形成預制梁,其中,所述預制梁的上部不需注混凝土以使梁體箍筋上部裸露,所述梁端加強鋼綁扎于預制梁與預制柱相連的一端并延伸至所述預制梁外;
S5,分別對預制柱及預制梁進行蒸汽養護;
S6,采用起吊機將預制柱起吊并安裝在指定位置,采用起吊機將預制梁起吊至指定位置并使柱端加強鋼與梁端加強鋼相互拼合,通過節點板將柱端加強鋼與梁端加強鋼相固定,其中,所述節點板上設有與螺栓孔相對應的通孔,固定時,所述螺栓穿過螺栓孔和通孔;
S7,采用混凝土對節點區域進行第二次澆注,形成預制裝配式混凝土框架結構。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預制裝配式混凝土框架結構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6中,所述柱體箍筋在所述節點區域內被所述節點板截斷并與所述節點板相互焊接為閉合結構。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預制裝配式混凝土框架結構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加強鋼、柱端加強鋼及梁端加強鋼均為工字鋼。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預制裝配式混凝土框架結構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對所述梁端加強鋼的下翼緣作削弱處理,使所述梁端加強鋼的下翼緣長度短于上翼緣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