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筒倉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螺旋均化大型節能環保筒體裝備。
背景技術:
筒倉為貯存散裝物料的倉庫,分為農業筒倉和工業筒倉兩大類。農業筒倉用來貯存糧食、飼料等粒狀或粉狀物料;工業筒倉用來貯存煤、焦炭、水泥、食鹽等散裝物料。機械化筒倉能縮短物料的裝卸流程,降低運行和維修費用,消除繁重的袋裝作業,有利于機械化、自動化作業,因此已成為最主要的倉儲形式。
筒倉作為儲存散料設施,發展到現在也就100多年歷史,大直徑筒倉在我國的使用歷史較短,受經濟因素、設計技術、建造技術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國內筒倉多為小容量筒倉。近年來,礦山、糧食、電廠、水泥等行業陸續建造了大量的、容量不等的筒倉。但受我國技術標準的限制和行業起步較晚的影響,無論是在筒倉設計技術,還是在建造技術上,筒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這些不足既影響了筒倉的建造投資,又影響了筒倉的安全和正常使用,也影響了筒倉的廣泛使用。
在一般的大直徑筒倉中,由于筒倉直徑跨度較大,倉頂板和倉頂梁只能采用鋼結構。但是,鋼結構的板和梁容易受到筒倉內有害氣體的腐蝕,不易維護,而且鋼結構的防火性較差,容易引起安全事故,倉頂板上能夠承受的載荷也較小,承重力較差。同時,筒倉頂部不受其它結構的約束,基本處于自由狀態,對筒倉的整體性和穩定性不利。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人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改進方案,例如,國家知識產權局就公布了一種筒倉{申請號201120267104.0},該筒倉還包括用于支撐所述倉頂的中心柱,該中心柱為中空管狀,所述中心柱的外壁上設置有檢測裝置,并且所述中心柱的上端具有第一開口,該筒倉利用在傳統的筒倉內加設中心柱來達到增大筒倉直徑的目的,但是,其所增大的范圍有效,如果筒倉直徑過大,就無法實現安全倉儲了。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上述的現有的結構無法建設大直徑的筒倉,提出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科學且能夠安全使用的螺旋均化大型節能環保筒體裝備。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本發明提供一種螺旋均化大型節能環保筒體裝備,包括筒倉本體以及設置在筒倉本體下方的環形基礎,所述筒倉本體包括設置在中心位置的內置倉以及套裝在內置倉外的基倉,所述內置倉包括內置筒壁以及設置在內置筒壁頂部的內置倉頂,所述基倉包括基倉壁以及設置在基倉壁和內置倉之間的基倉頂,所述內置倉頂上設置有進料口,所述進料口的下方設置有螺旋進料通道,所述螺旋進料通道上設置有用于向基倉和內置倉進料的進料孔。
作為優選,所述內置倉頂包括儲料頂以及設置在儲料頂外圍的庫頂平臺,所述進料口設置設置在庫頂平臺上。
作為優選,所述內置倉包括內置筒壁以及套裝在內置筒壁內的儲料壁,所述內置筒壁和儲料壁之間形成螺旋進料通道,所述螺旋通道內設置有螺旋葉片,所述儲料壁的頂部設置有儲料頂,所述螺旋進料通道的設置在庫頂平臺的下方。
作為優選,所述進料孔間隔設置在內置筒壁和儲料壁上。
作為優選,所述螺旋進料通道上還設置有用于物料流化的流化裝置,所述流化裝置均勻的設置在螺旋葉片上。
作為優選,所述流化裝置為氣化槽。
作為優選,所述儲料頂上還設置有內置倉進料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和積極效果在于,
1、本發明通過提供一種螺旋均化大型節能環保筒體裝備,利用大倉內套小倉的結構,使筒倉的大小大規模的增加的同時保障了筒倉的使用壽命,同時,利用螺旋進料的方式,確保了物料的進料對筒倉的影響,進一步保證了大直徑筒倉的使用安全,保障了現有大型筒倉的安全,填補了筒倉大直徑的空白。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實施例1提供的一種螺旋均化大型節能環保筒體裝備的半剖圖;
圖2為實施例1提供的一種螺旋均化大型節能環保筒體裝備的剖面圖;
圖3為實施例1提供的一種螺旋均化大型節能環保筒體裝備的簡圖;
以上各圖中,1、筒倉本體;2、環形基礎;21、出料口;22、導料錐;23、出料廊道;24、進料口;3、內置倉;31、內置倉頂;32、內置筒壁;33、儲料頂;34、庫頂平臺;35、儲料壁;36、螺旋葉片;37、氣化槽;38、進料孔;39、內置倉進料口;4、基倉;41、基倉壁;42、基倉頂;5、螺旋進料通道。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發明,但是,本發明還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施,因此,本發明并不限于下面公開說明書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實施例1,如圖1、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螺旋均化大型節能環保筒體裝備,具體的說,為直徑超過60m以上的大型筒倉(目前筒倉的直徑一般都在20m~60m之間),現有筒倉無法進行大直徑的筒倉施工主要是強度不夠,如果直徑過大,堆積的物料會對筒倉壁造成嚴重的傷害,影響筒倉的使用安全,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施例通過對傳統結構的改進,達到本發明的目的,本實施例所提供的螺旋均化大型節能環保筒體裝備和傳統的筒倉的基本結構大體相同,包括筒倉本體1以及設置在筒倉本體1下方的環形基礎2,在本實施例中,采用多點多廊道的結構設計環形基礎2,環形基礎2包括出料口21以及設置在出料口21周圍的導料22,在出料口21的下方設置有出料廊道23,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相鄰兩個出料口21之間的導料錐22相切設置。本實施例對環形基礎2的改進力度不是很大,主要是為了其方便配合筒倉本體而設計。
本實施例重點改進的地方在于,本實施例所提供的筒倉本體1包括設置在中心位置的內置倉3以及套裝在內置倉3外的基倉4,這樣就形成了大倉內套小倉的結構,使筒倉本體1的中心存在一個較大的支點,減少了桁架的長度,方便了施工,同時,也解決了一定的受力問題,在本實施例中,內置倉3內也填充有物料,基倉4內同樣也填充物料,這樣就減少了物料對筒倉的作用力,保障了使用的安全,為了更進一步降低物料在進料時對筒倉的沖擊以及在儲存過程中,對筒倉的壓力,在本實施例中,內置倉3包括內置筒壁32以及設置在內置筒壁32頂部的內置倉頂31,基倉4包括基倉壁41以及設置在基倉壁41和內置倉3之間的基倉頂42,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基倉頂42和內置倉頂31都可以為半球狀設計,也可以為平頂設置,但在本實施例中,從受力的角度,基倉頂42為半球狀,內置倉頂31的形狀由下文具體描述,在內置倉頂31上設置有進料口24,在進料口24的下方設置有螺旋進料通道,在螺旋進料通道上設置有用于向基倉4和內置倉3進料的進料孔38,通過進料孔38的設計,物料在進入筒倉時,首先進入螺旋進料通道,然后再由螺旋進料通道進入基倉4和內置倉3,這樣情況下,就導致物料首先堆積的地方是內置筒壁32,由于內置筒壁32的兩側都有物料抵壓,力與力相互抵消,因此不會對內置筒壁32造成影響,對基倉壁41的影響更是小,因此,保證了大直徑筒倉的使用安全,螺旋進料通道的設置還有利于減緩物料對筒倉的沖擊,提高了筒倉的使用壽命,另外,需要說的是,螺旋進料通道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將物料摻和均勻,由于物料在放置到筒倉之前,可能有的物料的特性因環境的問題導致物料的特性降低,如果,單獨將其拿來使用,可能無法滿足施工的需求,但通過與好的物料進行摻和,能夠使所有的物料都能滿足使用的要求,達到均化的目的。
為了方便進料,確保筒倉本體1內能夠填滿物料,在本實施例中,將內置倉頂31設計為儲料頂33以及設置在儲料頂33外圍的庫頂平臺34,其中儲料頂33為半球狀,庫頂平臺34為水平狀,進料口38設置設置在庫頂平臺34上,具體的說,進料口38均勻的設置在庫頂平臺34上,在本實施例中,共設置了8個進料口,相鄰進料口34之間的角度為45°。
為了減少受力情況,內置倉3包括內置筒壁32以及套裝在內置筒壁32內的儲料壁35,這樣,儲料壁35就圍成了內置倉3的儲料倉,儲料壁35的頂部設置有儲料頂33,同時,內置筒壁32和儲料壁35之間就形成螺旋進料通道,螺旋通道內設置有螺旋葉片36,具體的說,螺旋葉片36螺旋向下這樣,這樣,螺旋葉片36的外邊就緊貼內置筒壁32設置,內邊緊貼儲料壁35設置,為了方便進料,螺旋進料通道的設置在庫頂平臺34的下方。
為了確保進料的均勻,進料孔38間隔設置在內置筒壁32和儲料壁35上,具體的說,進料口38的布置方法和螺旋葉片35的旋轉線保持一致,在本實施例中,無論是內置筒壁32和儲料壁35上,螺旋葉片36的葉片每形成一個圓周的旋轉,就布置4個進料孔38,這樣能夠確保進料的均勻,確保筒倉內的物料能夠填滿。
考慮到物料的長時間堆積可能產生物料的密實,導致螺旋進料通道的進料能力降低,為此,在本實施例中,在螺旋進料通道上還設置有用于物料流化的流化裝置,具體的說,流化裝置均勻的設置在螺旋葉片36上,更為具體的說,流化裝置為氣化槽37,氣化槽37沿物料進入方向均與設置。
考慮到受力的問題,為了避免內置倉3內的物料下降過快(卸料時),導致壓力不均衡,在本實施例中,在儲料頂33上還設置有內置倉進料口39,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儲料倉的物料能夠進行可靠的調節,確保使用的安全,回到最初的話題,關于環形基礎,為了使內置倉可以安全的建設,因此,在本實施例中,在內置倉內設置了一個出料口,基倉內的出料口是以內置倉為中心,呈環形分布,這樣的設計,也有利于減少壓力,確保安全。
實施例2,本實施例提一種螺旋均化大型節能環保筒體裝備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所提供的螺旋均化大型節能環保筒體裝備,本實施例所提供的螺旋均化大型節能環保筒體裝備與實施例所提供的螺旋均化大型節能環保筒體裝備相比,同樣也是采用基倉4套內置倉3的結構,其主要改進是,在本實施例中的螺旋進料通道不是由內置筒壁和儲料壁構成,而是單獨設置的圓柱狀的螺旋進料通道5,在本實施例中,共設置了兩個螺旋進料通道5,相鄰的螺旋進料通道5之間相切,且與內置筒壁也處于相切的狀態,這樣結構下的物料受力更加的均勻,但是相比與實施例1,其內置倉的儲料要少了很多,經濟效益有所降低。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是對本發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應用于其它領域,但是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