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土建工程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縱跨現澆板的腳手架加固組件。
背景技術:
腳手架是指施工現場為工人操作并解決垂直和水平運輸而搭設的各種支架。室外的腳手架通常從地面上架起,圍繞在建筑物的周圍,形成包圍建筑物的支架網絡,方便工人的通行和物料運輸。
建筑物的外部經常設置有突出的現澆板,阻礙了腳手架的架設,腳手架通常需要繞過現澆板而架設,增加了工作量,而且腳手架與建筑物的距離遠了,連接性和安全性有所降低,不方便工人的施工,需要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縱跨現澆板的腳手架加固組件,實現腳手架對現澆板的縱跨,提升施工便利性和安全性。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縱跨現澆板的腳手架加固組件,包括:底部支撐鋼管和頂部支撐鋼管,所述底部支撐鋼管設置在現澆板的下方,所述頂部支撐鋼管設置在現澆板的上方,所述底部支撐鋼管的頂部分別設置有螺紋套,所述螺紋套上分別設置有指向現澆板的螺桿,所述螺桿的頂部設置有一個方框,所述方框內設置有一個外凸的方形木塊。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頂部支撐鋼管對應設置在底部支撐鋼管的正上方。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頂部支撐鋼管的底部設置有平鋪在現澆板上表面的木墊板。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底部支撐鋼管上分別徑向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上分別設置一個轉動桿。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方形木塊的頂部位于現澆板的下表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指出的一種縱跨現澆板的腳手架加固組件,利用底部支撐鋼管的旋轉來調節方形木塊對現澆板的底部支撐性,安裝方便,配合頂部支撐鋼管和木墊板的使用,實現了腳手架對現澆板豎直方向的跨越,提升了現澆板的支撐性和穩定性,減少了腳手架的架設工作量,提升了使用安全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縱跨現澆板的腳手架加固組件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包括:
一種縱跨現澆板的腳手架加固組件,包括:底部支撐鋼管1和頂部支撐鋼管4,所述底部支撐鋼管1豎直設置在現澆板9的下方,所述頂部支撐鋼管4豎直設置在現澆板9的上方,實現對現澆板9的跨越。
所述底部支撐鋼管1的頂部分別設置有螺紋套3,所述螺紋套3上分別設置有指向現澆板9的螺桿8,所述螺桿8的頂部設置有一個方框7,所述方框7內設置有一個外凸的方形木塊6,所述方形木塊6的頂部位于現澆板9的下表面。轉動螺桿8或者底部支撐鋼管1,使得轉動螺桿8和螺紋套3之間產生相對轉動,實現方形木塊6對現澆板9下表面的頂起,增加了現澆板9的承壓能力,避免頂部支撐鋼管4的壓力對現澆板9造成損壞。
所述頂部支撐鋼管4對應設置在底部支撐鋼管1的正上方,底部支撐鋼管1的受力更加直接,穩定性好。所述頂部支撐鋼管4的底部設置有平鋪在現澆板9上表面的木墊板5。木墊板5分散了來自頂部支撐鋼管4的壓力,減少現澆板9的表面破損。
所述底部支撐鋼管1上分別徑向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上分別設置一個轉動桿2。轉動桿2有利于底部支撐鋼管1的轉動,實現方形木塊6的放松和夾緊,安裝和拆卸比較方便。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指出的一種縱跨現澆板的腳手架加固組件,實現了腳手架在豎直方向上對現澆板的跨越,安裝和拆卸比較方便,結構牢固,耐用性好,使用更加安全。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