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連接節點,具體涉及一種方鋼管柱與H形鋼梁的鉸接節點。
背景技術:
鋼結構住宅是我國目前建筑發展的重要結構形式,目前,在多高層鋼結構住宅中,主要使用方剛管柱與H形鋼梁作為鋼框架,而方鋼管柱和H形鋼梁的連接節點是目前研究的重點和難點,現有節點形式不能很好的滿足住宅產業化發展的要求,因此建筑行業一直在推陳出新找到適應住宅產業化要求的新型節點形式。
目前在鋼管結構節點連接上普遍采用的是焊接和法蘭連接。焊接是通過加 熱、加壓或兩者并用的方法,使兩管件產生原子間結合的連接方式。法蘭連接就是把兩管件先各自固定在一個法蘭盤上,兩個法蘭盤之間加上法蘭墊,用螺栓緊固在一起的連接形式。如果采用全焊接連接,不僅會使局部高溫會引起應力集中和構件變形等缺陷,而且對操作者的技術有較高要求;如果采用全法蘭連接雖然裝拆方便,但是法蘭增加了耗鋼量,在螺栓連接的縫隙處容易有腐蝕的發生,從而造成連接失效,而且采用法蘭連接對加工精度要求也比較高。本實用新型對方鋼管柱與H形鋼梁采用帶套板的半剛性連接,并且焊接、螺栓連接與定位卡合的連接方法相結合,既增強了連接強度,又保證了連接節點的輕便。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方鋼管柱與H形鋼梁的鉸接節點,本實用新型利用H形鋼梁本身的結構實現了方鋼管柱與H形鋼梁的鉸接,鉸接節點的輕便、可靠。
為了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種方鋼管柱與H形鋼梁的鉸接節點,包括方鋼管柱與H形鋼梁,所述的H形鋼梁由相互平行的兩個蓋板以及垂直連接在兩個蓋板之間的中心腹板組成,H形鋼梁的一端為鉸接端所述鉸接端的中心腹板伸出上下兩個蓋板的外沿形成鉸接板;所述的方鋼管柱的外周壁上設有兩個相互平行的套緊箍,套緊箍上分別設有翼板,兩個翼板之間形成鉸接口,所述的H形鋼梁的鉸接板插入兩個翼板形成的鉸接口中,經螺栓鉸接。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方鋼管柱與H形鋼梁通過鉸接機構完成二者的鉸接,利用H形鋼梁本身的中心腹板向外延伸形成了鉸接板;利用方鋼管柱的結構特點,在方鋼管柱的外周壁上設有套緊箍,套緊箍牢牢把持住方鋼管柱,套緊箍前設有翼板,兩個平行相對的翼板之間形成鉸接口供鉸接板插入,鉸接板與翼板上預先都設有相配合的鉸接孔,鉸接板配合插入后通過使用螺栓、螺母配合完成二者的鉸接,本技術方案的鉸接節點利用H形鋼梁本身的結構實現了方鋼管柱與H形鋼梁的鉸接,鉸接輕便、可靠。
進一步,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翼板沿延伸方向寬度逐漸變窄形成等腰梯形或等腰三角形結構。
上述技術方案合理控制了翼板的重量,保證了鉸接節點的輕便。
進一步,本實用新型所述翼板與鉸接板的厚度為6~10mm。
進一步,本實用新型所述套緊箍與方鋼管柱外周壁的接觸面之間設有防滑緩沖墊。
本技術方案使用的防滑墊,是增大了方鋼管柱與套緊箍之間的摩擦力,防止錯位移動
進一步,本實用新型所述防滑緩沖墊的寬度大于套緊箍的寬度。
本技術方案中防滑緩沖墊的寬度大于套緊箍的寬度,可以增大套緊箍與方鋼管柱之間的接觸面積,減小預緊壓力,防止鉸接節點變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實用新型利用H形鋼梁本身的中心腹板向外延伸形成了鉸接板;利用方鋼管柱的結構特點,在方鋼管柱的外周壁上設有套緊箍,套緊箍牢牢把持住方鋼管柱,套緊箍前設有翼板,兩個平行相對的翼板之間形成鉸接口供鉸接板插入,鉸接板配合插入后通過使用螺栓、螺母配合完成二者的鉸接,本技術方案的鉸接節點利用H形鋼梁本身的結構實現了方鋼管柱與H形鋼梁的鉸接,鉸接輕便、可靠。2、本技術方案使用的防滑墊,不僅可以增大方鋼管柱與套緊箍之間的摩擦力,防止錯位移動;而且防滑緩沖墊的寬度大于套緊箍的寬度,可以增大套緊箍與方鋼管柱之間的接觸面積,減小預緊壓力,防止鉸接節點變形。3本實用新型合理控制了翼板的體積與重量,保證了鉸接節點的輕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總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一種方鋼管柱與H形鋼梁的鉸接節點,包括方鋼管柱1與H形鋼梁,所述的H形鋼梁由相互平行的兩個蓋板2以及垂直連接在兩個蓋板之間的中心腹板3組成,H形鋼梁的一端為鉸接端所述鉸接端的中心腹板伸出上下兩個蓋板的外沿形成鉸接板4;所述的方鋼管柱1的外周壁上設有兩個相互平行的套緊箍5,套緊箍5上分別設有翼板6,兩個翼板之間形成鉸接口,所述的H形鋼梁的鉸接板4插入兩個翼板6形成的鉸接口中,經螺栓7鉸接。本實施例中,翼板6與鉸接板4的厚度為8mm,本實施例中,套緊箍與方鋼管柱外周壁的接觸面之間設有防滑緩沖墊。防滑緩沖墊的寬度大于套緊箍的寬度,防滑墊的使用,不僅增大了方鋼管柱與套緊箍之間的摩擦力,防止錯位移動,而且由于防滑緩沖墊的寬度大于套緊箍的寬度,還可以增大套緊箍與方鋼管柱之間的接觸面積,減小預緊壓力,防止鉸接節點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