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領域,具體來說,是復合墻板預制構件。
背景技術:
預制構件包括梁、板、柱等,指在施工現場實施安裝已制作完成的裝配式預制構件。
專利文獻CN 202359734U(申請日:2011-11-23)公開了一種保溫型復合墻板預制構件,包括復合墻板板體,其特征是:所述復合墻板板體由外面板、夾心層及內面板構成,夾心層壓合在外面板和內面板之間,所述外面板與夾心層之間設有防火層,板體四角處設有緊固件。有益效果:無需粘土、節省土地資源;作為建筑材料,構件平整、強度好且容易施工;適用范圍寬,既可作外墻板、也可用作內墻板。通過安裝在墻體內表面的水管,實現墻體的保溫。
但是上述技術方案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復合墻板單元安裝結構復雜,施工周期緩慢,第二,復合墻板單元連接部位結構不牢固,承重效果差,長期使用后會出現沉降縫,第三,復合墻板單元連接部位安裝偏差會造成外面板不平整,影響抹面處理效果,長期使用后會出現外墻面灰漿脫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連接牢固的復合墻板預制構件。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復合墻板預制構件,包括外墻板,內墻板,位于外墻板和內墻板中間的夾層板,連接構件,所述夾層板從內到外為防火層,結合層,防腐層,隔離層,所述夾層板兩端預埋有橫向放置的鋼筋網結片,所述隔離層兩端預埋有第一螺栓,所述連接構件包括異性連接板,位于異性連接板兩端的三角連接板,用于連接三角連接板和隔離層的L形連接板,所述三角連接板和L形連接板一體沖壓成形,所述異性連接板和三角連接板通過第二螺栓連接,所述L形連接板和隔離層通過第三螺栓連接,所述第一螺栓和第三螺栓連接固定。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實用新型,第一,利用連接構件實現現場快速安裝復合墻板單元和復合墻板單元,縮短施工周期,第二,利用鋼筋網結片,保證夾層板的張拉強度,提高復合墻板單元整體承重效果,第三,通過異性連接板保證復合墻板單元和復合墻板單元連接部位安裝準確,提高抹面處理效果。
進一步限定,所述異性連接板包括第一連接板,位于第一連接板兩端的第二連接板,所述第一連接板為V形。
利用V形的第一連接板,提高復合墻板單元和復合墻板單元連接處的緊密性,減少斷裂縫隙出現。
進一步限定,所述隔離層兩端設有用于內置第一螺栓的連接端子,所述第一螺栓端部設有用于插入第三螺栓的第一通孔。
采用獨立的連接端子設計,保護第一螺栓,防止螺栓生銹。
進一步限定,所述防火層厚度為200mm-300mm。
進一步限定,所述隔離層厚度為40mm-60mm。
夾層板設計,一方面滿足墻板設計的防火要求,另一方面滿足墻板設計的抗腐蝕要求,尤其是獨有的結合層,保證防火層和防腐層的結合緊密,避免各層脫落。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結構簡單,安裝方便。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附圖給出的非限定性實施例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復合墻板預制構件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的局部放大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如下:
外墻板1,內墻板2,夾層板3,連接構件4,防火層5,結合層6,防腐層7,隔離層8,鋼筋網結片9,第一螺栓10,異性連接板11,三角連接板12,L形連接板13,第二螺栓14,第三螺栓15,第一連接板16,第二連接板17。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所示,復合墻板預制構件,包括外墻板1,內墻板2,位于外墻板1和內墻板2中間的夾層板3,連接構件4,夾層板3從內到外為防火層5,結合層6,防腐層7,隔離層8,夾層板3兩端預埋有橫向放置的鋼筋網結片9,隔離層8兩端預埋有第一螺栓10,連接構件4包括異性連接板11,位于異性連接板11兩端的三角連接板12,用于連接三角連接板12和隔離層7的L形連接板13,三角連接板12和L形連接板13一體沖壓成形,異性連接板11和三角連接板12通過第二螺栓14連接,L形連接板13和隔離層8通過第三螺栓15連接,第一螺栓10和第三螺栓15連接固定。
優選實施方案中,異性連接板11包括第一連接板16,位于第一連接板16兩端的第二連接板17,第一連接板16為V形。
隔離層8兩端設有用于內置第一螺栓10的連接端子17,第一螺栓10端部設有用于插入第三螺栓15的第一通孔。
防火層5厚度為250mm。
隔離層8厚度為50mm。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復合墻板預制構件進行了詳細介紹。具體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