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廚房模具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廚房用鐵鍋陶土模具生產的原料攪拌器。
背景技術:
鐵鍋是一種常見的廚房日用品,使用鐵鍋做飯不但導熱效率高,而且還能為人們提供鐵元素,改善人們缺鐵的體制。陶土是一種常見的用于鐵鍋生產的模具原料,對于鐵鍋模具的質量有著重大的影響。申請號為:201420160570.2的中國專利,具體內容為:涉及磚瓦生產設備,是一種陶土攪拌顆粒成型練泥機,它具有機殼,機殼內裝有主軸,主軸上裝有攪拌頭,主軸一端伸出機殼外部連接驅動裝置,在機殼的頂部設有喂料斗,機殼的一側設有出料口,其特征是:在機殼的出料口上,對接裝有一擠出顆粒成型模,該成型模具有鋼制筒體,筒體的一端為進料口與機殼的出料口對接,另一端裝有封閉端板,在整個筒體外壁及封閉端板上,開設有網狀陶土顆粒擠出孔。以上專利無法控制陶土加工過程中的含水量,難以控制陶土濕度,影響制模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用于廚房用鐵鍋陶土模具生產的原料攪拌器。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一種用于廚房用鐵鍋陶土模具生產的原料攪拌器,包括控制面板、土料注入管、水泵和電動機,所述控制面板安裝在信息處理器的外殼上,所述土料注入管下方設置有篩土器,所述土料注入管安裝在防水管道內,所述防水管道上方設置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下方設置有流量計,所述水泵設置在濾渣器和成品輸出管之間,所述電動機安裝在攪拌室的底板上,所述電動機上安裝有攪拌桿。
上述結構中,通過所述土料注入管將待加工的陶土土料注入所述攪拌室,由所述注水管將水注入所述攪拌室,由所述流量計計量水的流量,并將流量信息傳輸至所述信息處理器,方便工作人員通過所述控制面板控制水量,通過所述電動機帶動所述攪拌桿將陶土進行均勻攪拌,之后通過水泵將成品陶土由所述成品輸出管輸送出去。
為了進一步提高本實用新型均勻攪拌陶土的能力,所述控制面板與所述信息處理器通過導線連接,所述土料注入管與所述篩土器通過螺栓固定在一起。
為了進一步提高本實用新型均勻攪拌陶土的能力,所述土料注入管與所述防水管道焊接在一起,所述防水管道與所述注水管焊接在一起,所述注水管與所述流量計密封連接。
為了進一步提高本實用新型均勻攪拌陶土的能力,所述水泵與所述濾渣器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所述水泵與所述成品輸出管鑲嵌在一起,所述電動機與所述攪拌室焊接在一起,所述電動機與所述攪拌桿通過鉸鏈連接。
有益效果在于:具有定量添加水的功能,可以控制陶土的含水量,具有陶土雜質篩離功能,可以避免陶土中的雜質對制模的影響,可以將攪拌好的陶土成品進行過濾后輸送出去,保證了陶土的攪拌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用于廚房用鐵鍋陶土模具生產的原料攪拌器的主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1、控制面板;2、信息處理器;3、防水管道;4、篩土器;5、土料注入管;6、注水管;7、流量計;8、攪拌室;9、成品輸出管;10、水泵;11、濾渣器;12、電動機;13、攪拌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廚房用鐵鍋陶土模具生產的原料攪拌器,包括控制面板1、土料注入管5、水泵10和電動機12,控制面板1安裝在信息處理器2的外殼上,土料注入管5下方設置有篩土器4,土料注入管5安裝在防水管道3內,防水管道3上方設置有注水管6,注水管6下方設置有流量計7,水泵10設置在濾渣器11和成品輸出管9之間,電動機12安裝在攪拌室8的底板上,電動機12上安裝有攪拌桿13。
上述結構中,通過土料注入管5將待加工的陶土土料注入攪拌室8,由注水管6將水注入攪拌室8,由流量計7計量水的流量,并將流量信息傳輸至信息處理器2,方便工作人員通過控制面板1控制水量,通過電動機12帶動攪拌桿13將陶土進行均勻攪拌,之后通過水泵10將成品陶土由成品輸出管9輸送出去。
為了進一步提高本實用新型均勻攪拌陶土的能力,控制面板1與信息處理器2通過導線連接,可以通過控制面板1控制陶土攪拌過程中的加水量,土料注入管5與篩土器4通過螺栓固定在一起,篩土器4可以將土料注入管5注入的陶土原料進行篩選,避免其中的雜質進入攪拌室8中,土料注入管5與防水管道3焊接在一起,防水管道3可以為本實用新型的電路提供防水作用,防水管道3與注水管6焊接在一起,可以通過注水管6將攪拌用水注入攪拌室8中,注水管6與流量計7密封連接,流量計7可以計量和控制注水管6注入的水量,水泵10與濾渣器11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可以通過濾渣器11將攪拌后的陶土混合物進行過濾,避免其中的大塊混凝物輸送出去,水泵10與成品輸出管9鑲嵌在一起,可以通過成品輸出管9將完成攪拌的陶土成品輸送出去,電動機12與攪拌室8焊接在一起,電動機12可以為攪拌工作提供動力,電動機12與攪拌桿13通過鉸鏈連接,可以通過電動機12帶動攪拌桿13將陶土和水進行混合攪拌作業。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