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螺栓球節點,尤其涉及一種橢球狀螺栓球節點,屬于鋼結構領域。
背景技術:
網架結構以其受力合理,用料經濟,造型美觀,能覆蓋較大的空間等優點而成為前景廣闊的空間結構形式,來在建筑工程中應用廣泛,節點作為網架結構的關鍵組成部分,占整個結構用鋼量的20%~50%。網架結構節點主要有焊接球節點和螺栓球節點,其中螺栓球節點一般在工廠定型成批生成,現場拼裝無需焊接,裝拆方便,使用較多。
隨著近年來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各類工程也在不斷創新,一些工程設計中網架可以在使用過程中可發生移動,當這類網架根據工程需要相鄰網架之間距離較小時,網架在移動過程中可能發生碰撞。由于網架結構只能承受節點荷載,桿件一般不能承受橫向荷載,在設計時就要考慮碰撞發生在網架邊緣節點位置,且節點碰撞接觸后應阻止網架繼續移動。現有的螺栓球節點都為圓鋼球,圓鋼球之間接觸為點點接觸,接觸面積太小往往在碰撞接觸后不能阻止網架繼續移動,最終桿件相碰導致結構破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緊湊合理,外形美觀的橢球狀螺栓球節點來適應特殊工程中網架移動時相鄰網架間可能發生的碰撞,并可阻止網架繼續移動,避免網架桿件相碰導致結構破壞的一種橢球狀螺栓球節點。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
一種橢球狀螺栓球節點,包括橢形鋼球和桿件,所述的橢形鋼球的一端為接觸端面,所述的接觸端面中設有螺孔,所述的橢形鋼球的外壁至少設有二個桿件端面,所述的桿件端面中設有螺栓孔;
所述的螺栓孔中設有螺栓,所述的螺栓外套有套筒,所述的螺栓與桿件通過錐頭或封板定位;
所述的接觸端面圓平面直徑取:(1/3~2/3)*D,D為橢形鋼球直徑。
作為優選,所述的錐頭或封板分別與螺栓相卡位固定,錐頭或封板通過螺栓與套筒緊配,所述的錐頭或封板與桿件通過焊接固定。
作為優選,所述的接觸端面朝向網架相對移動方面,所述的接觸端面的面積大于桿件端面的面積。
作為優選,所述的套筒與螺栓間通過銷子定位。
安裝時擰動套筒可把螺栓擰進橢形鋼球,并插入銷子可定位,使鋼管桿件與橢形鋼球連成整體。
由于接觸面的存在,網架移動時節點碰撞接觸后面與面接觸,可有效阻止網架繼續移動,避免了繼續移動可能導致的桿件碰撞破壞。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橢球狀螺栓球節點,結構緊湊,造型新穎,結構合理,受力可靠,施工精準。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橢形鋼球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橢形鋼球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1: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種橢球狀螺栓球節點,包括橢形鋼球1和桿件2,所述的橢形鋼球1的一端為接觸端面3,所述的接觸端面3中設有螺孔4,所述的橢形鋼球1的外壁至少設有二個桿件端面5,所述的桿件端面5中設有螺栓孔6;
所述的螺栓孔6中設有螺栓7,所述的螺栓7外套有套筒8,所述的螺栓7與桿件2通過錐頭9或封板10定位;
所述的接觸端面3圓平面直徑取:(1/3~2/3)*D,D為橢形鋼球直徑。
所述的錐頭9或封板10分別與螺栓7相卡位固定,錐頭9或封板10通過螺栓7與套筒8緊配,所述的錐頭9或封板10與桿件2通過焊接固定。
所述的接觸端面3朝向網架相對移動方面,所述的接觸端面3的面積大于桿件端面5的面積。
所述的套筒8與螺栓7間通過銷子11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