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鋼構支撐架。
背景技術:
施工時,工作人員一般都會攜帶一個支撐架,用于高度支撐,方便操作。但是現有的支撐架的體積往往過大,一般采用四角支撐,且大小及高度均不可調節,使得在很多場合因為體積過大而不能完全擺放的情況,或者說擺放進去影響其它的施工,因此現有技術中的支撐架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型結構簡單,整個支撐架體積小,可隨意的抽拉完成高度及大小的調節,方便施工者根據現場需求調節,使用靈活,攜帶更加方便的鋼構支撐架。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鋼構支撐架,包括一主支撐板,主支撐板的中間橫向貫穿設置一個通槽,正對通槽的主支撐板前端面上設置有一個縱向的滑軌,穿過通槽設置一塊固定板,固定板的前后端面各設置一滑槽,滑槽內均活動設置一塊滑塊,所述滑塊上均設置有一個導向輪,導向輪分別卡入設置于主支撐板上的滑軌中;
固定板的下端垂直設置一固定套,固定套的下端面開口,開口端內插入設置一塊活動支撐板,活動支撐板的伸縮段插入設置于固定套的下端開口端內,并且伸縮段上縱向開設有一個以上的第一定位孔,固定套上正對第一定位孔設置有第二定位孔,穿過第一定位孔與第二定位孔設置一定位插銷。
作為優選,所述固定板上橫向設置有一個以上的第一螺絲孔,所述主支撐板上正對第一螺絲孔設置有一個第二螺絲孔,穿過第一螺絲孔與第二螺絲孔設置一鎖緊螺絲。
作為優選,所述活動支撐板及主支撐板的外側端均設置有一塊底板。
作為優選,所述主支撐板、固定套及活動支撐板均采用鋼材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整個支撐架體積小,可隨意的抽拉完成高度及大小的調節,方便施工者根據現場需求調節,使用靈活,攜帶更加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的編碼分別為:1為底板,2為活動支撐板,3為第一定位孔,4為固定套,5為第二定位孔,6為第一螺絲孔,7為導向輪,8為第二螺絲孔,9為滑塊,11為滑槽,12為固定板,13為滑軌,14為主支撐板,15為伸縮段。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鋼構支撐架,包括一主支撐板14,主支撐板14的中間橫向貫穿設置一個通槽,正對通槽的主支撐板14前端面上設置有一個縱向的滑軌13,穿過通槽設置一塊固定板12,固定板12的前后端面各設置一滑槽11,滑槽11內均活動設置一塊滑塊9,所述滑塊9上均設置有一個導向輪7,導向輪7分別卡入設置于主支撐板14上的滑軌13中;
固定板12的下端垂直設置一固定套4,固定套4的下端面開口,開口端內插入設置一塊活動支撐板2,活動支撐板2的伸縮段15插入設置于固定套4的下端開口端內,并且伸縮段15上縱向開設有一個以上的第一定位孔3,固定套上正對第一定位孔3設置有第二定位孔5,穿過第一定位孔3與第二定位孔5設置一定位插銷。
其中,固定板12上橫向設置有一個以上的第一螺絲孔6,所述主支撐板14上正對第一螺絲孔6設置有一個第二螺絲孔8,穿過第一螺絲孔6與第二螺絲孔8設置一鎖緊螺絲,活動支撐板2及主支撐板14的外側端均設置有一塊底板1,主支撐板14、固定套4及活動支撐板2均采用鋼材制成,強度更高,增加使用壽命。
活動支撐板2上端的伸縮段15可相對上端的固定套4靈活的調節高度,而活動支撐板2的長短調節取決于固定板12相對主支撐板14的高度,當固定板12需要高度調節時,為了配合固定板的高度,必須要調節活動支撐板2相對固定套4的高度,以此完成支撐。
當需要較寬的支撐平臺時,只需要松開鎖緊螺絲,此時拉出整塊固定板12,而固定板內設置的滑塊9始終保持不動,滑塊在滑槽11內移動,當寬度調節完成后,通過鎖緊螺絲將主支撐板14與固定板12鎖緊,完成固定;
而此時如果需要調節固定板12的高度,只要通過導向輪7在滑軌13內上下移動,伸縮段15在固定套4內上下調節高度,保證底板1始終能夠與地面接觸,以此完成高度調節。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整個支撐架體積小,可隨意的抽拉完成高度及大小的調節,方便施工者根據現場需求調節,使用靈活,攜帶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