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超高層混凝土輸送管路潤滑助劑噴淋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超高層建筑高度的增加,混凝土泵送技術是一項關鍵技術,即如何將極具有粘性、比重較大的混凝土泵送至所需高度和距離,是建筑領域共同需要克服的難題。在混凝土泵送過程中,泵管內壁與混凝土產生摩擦,增加了延程壓力損失,對混凝土泵送高度和泵送距離產生不利影響,因此需要向混凝土輸送管路內壁均勻的輸送潤滑助劑,保持混凝土的正常輸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簡單、便于推廣應用的超高層混凝土輸送管路潤滑助劑噴淋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超高層混凝土輸送管路潤滑助劑噴淋裝置,包括混凝土輸送管、輸送管路、輸送環道、潤滑助劑管路、空氣管道、空氣壓縮機、加壓裝置、潤滑助劑儲存箱,鋼絲網。
所述混凝土輸送管的管壁上設有沿其周向設置的中空的輸送環道,所述輸送環道上均勻分布設有若干釋放點,所述釋放點與混凝土輸送管管內相連通。
所述輸送環道與輸送管路相連通,所述輸送管路通過三通閥分別與潤滑助劑管路、空氣管道相連通,所述潤滑助劑管路的另一端設有加壓裝置、潤滑助劑儲存箱,所述空氣管道的另一端設有空氣壓縮機。
所述空氣管道上設有空氣調節閥,所述潤滑助劑管路上設有潤滑助劑調節閥。
任一釋放點上設有鋼絲網。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1、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混凝土輸送管路的潤滑助劑的輸送更加方便;具有結構簡單,加工成本低、便于推廣應用等優點。
2、具有良好的防堵功能,潤滑助劑供給均勻,不影響混凝土的正常輸送。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混凝土輸送管,2-輸送管路,3-輸送環道,4-潤滑助劑管路,5-空氣管道,6-空氣調節閥,7-空氣壓縮機,8-潤滑助劑調節閥,9-加壓裝置,10-潤滑助劑儲存箱,11-鋼絲網。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超高層混凝土輸送管路潤滑助劑噴淋裝置,包括混凝土輸送管1、輸送管路2、輸送環道3、潤滑助劑管路4、空氣管道5、空氣壓縮機7、加壓裝置9、潤滑助劑儲存箱10,鋼絲網11。
混凝土輸送管1的管壁上設有沿其周向設置的中空的輸送環道3,輸送環道3上均勻分布設有若干釋放點,釋放點與混凝土輸送管1管內相連通。
輸送環道3與輸送管路2相連通,輸送管路2通過三通閥分別與潤滑助劑管路4、空氣管道5相連通,潤滑助劑管路4的另一端設有加壓裝置9、潤滑助劑儲存箱10,空氣管道5的另一端設有空氣壓縮機7。
空氣管道5上設有空氣調節閥6,潤滑助劑管路4上設有潤滑助劑調節閥8。
任一釋放點上都設有鋼絲網11。
本實例的工作過程:使用本裝置工作時,先將三通閥與空氣壓縮機7相連通,高壓空氣通過輸送管路2輸送到輸送環道3內,通過釋放點釋放出來,將粘附在釋放點附近的混凝土吹掃下來,具有防堵的作用,吹掃一端時間后,三通閥與加壓裝置9、潤滑助劑儲存箱10相連通,加壓裝置9將潤滑助劑從潤滑助劑儲存箱10內吸出,將潤滑助劑通過潤滑助劑管路4、輸送管路2噴淋到輸送環道3內,潤滑助劑均勻的通過釋放點噴到混凝土輸送管1內,起到潤滑的作用。如此循環作業,不間斷的進行吹掃,輸送潤助劑,保證混凝土的輸送速度。
輸送環道3上均勻設置的釋放點,可將潤滑油均勻的輸送到混凝土輸送管1內壁上,避免潤滑助劑分布不均勻的問題。
鋼絲網11的設置,具有防堵的作用,防止混凝土將釋放點堵塞。
空氣調節閥6、潤滑助劑調節閥8可分別調節空氣、潤滑助劑的供給流量。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