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折疊式模塊化房屋。
背景技術:
模塊化房屋是指在工廠將房屋加工成標準的模塊,然后通過組裝成型。現在為了能實現快速的安裝、拆卸和移動,便于再次利用,在一些工地上都使用模塊化房屋,但目前的大部分模塊化房屋都是整體式的,在運輸過程中,需要占用大量的運輸空間,從而使得運輸成本高,而且在裝車卸車過程中也不方便。當然,現在也出現了可折疊的模塊化方法,當折疊不方便。另外,目前大部分的模塊化房屋都是安裝在地上,這樣,不僅占用地上的空間,而且也不美觀。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方便折疊,同時能減少對地上空間的占用,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折疊式模塊房屋。
為達到上述目的,一種折疊式模塊房屋,包括底板、頂板、前側板、后側板、左側板和右側板,前側板的上端鉸接在頂板的前端,后側板的上端鉸接在頂板的后端;所述的左側板包括上左側板和下左側板,上左側板與下左側板相鉸接,上左側板的上端鉸接在頂板的左側,下左側板的下端鉸接在底板的左側;所述的右側板包括上右側板和下右側板,上右側板與下右側板相鉸接,上右側板的上端鉸接在頂板的右側,下右側板的下端鉸接在底板的右側;在頂板上開有一個以上的通孔。
上述結構的,折疊式模塊房屋在未安裝前處于折疊狀態。折疊式模塊房屋折疊狀態為:前側板和后側板被折疊到頂板的頂部,上左側板和下左側板向內折疊后位于底板與頂板之間,上右側板和下右側板向內折疊后位于底板和頂板之間,這樣,折疊式模塊房屋的占用空間小,而且便于折疊。
進一步的,在上左側板的內側下端設有上左鉸接耳,在下左側板的內側上端設有下左鉸接耳,在上左鉸接耳與下左鉸接耳之間插設有左插銷;在上右側板的內側下端設有上右鉸接耳,在下右側板的內側上端設有下右鉸接耳,在上右鉸接耳與下右鉸接耳之間插設有右插銷。當折疊式模塊房屋展開后,在左插銷和右插銷的作用下,左側板和右側板就不能折疊,這樣,在泥土的擠壓作用下左側板和右側板也不會折疊,提高了安全性能。如果要折疊折疊式模塊房屋,則必須要拆卸到左插銷和右插銷。
進一步的,上左側板與下左側板之間設有左密封圈;在上右側板與下右側板之間設有密封圈。以提高密封性能。
進一步的,底板包括底板骨架和焊接在底板骨架上的波紋板;頂板包括頂板骨架和焊接在頂板骨架上的波紋板;前側板包括前側板骨架和焊接在前側板骨架上的波紋板;后側板包括后側板骨架和焊接在后側板骨架上的波紋板;上左側板包括上左側板骨架和安裝在上左側板骨架上的波紋板;下左側板包括下左側板骨架和焊接在下左側板骨架上的波紋板;上右側板包括上右側板骨架和焊接在上右側板骨架上的波紋板;下右側板包括下右側板骨架和焊接在下右側板骨架上的波紋板。波紋板不容易變形,再加上骨架的作用,使得折疊式模塊房屋的強度高。
進一步的,通孔的底部邊緣向內形成有抵擋凸緣。通孔用于安裝通道組件,方便人員的進出,抵擋凸緣抵擋住通道組件。
附圖說明
圖1為內埋式模塊化房屋的立體圖。
圖2為內埋式模塊化房屋的分解圖。
圖3為內埋式模塊化房屋的主視圖。
圖4為圖3的剖視圖。
圖5為內埋式模塊化房屋的俯視圖。
圖6為下梯縮回后通道組件的示意圖。
圖7為下梯縮回后通道組件的使用狀態圖。
圖8為下梯下滑后通道組件的示意圖。
圖9為下梯下滑后通道組件的使用狀態圖。
圖10為通道組件的剖視圖。
圖11為上梯架的示意圖。
圖12為折疊式模塊房屋展開時的示意圖。
圖13為折疊式模塊房屋前后側板折疊后的示意圖。
圖14為折疊式模塊房屋左右側板開始折疊時的示意圖。
圖15為折疊式模塊房屋完全折疊時的示意圖。
圖16為圖13中A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至圖5所示,內埋式模塊化房屋包括折疊式模塊房屋1和通道組件2。
如圖1至圖5和圖12至圖14所示,所述的折疊式模塊房屋1包括底板11、頂板12、前側板13、后側板14、左側板15和右側板16。前側板13的上端鉸接在頂板12的前端,后側板14的上端鉸接在頂板12的后端;所述的左側板15包括上左側板151和下左側板152,上左側板151與下左側板152相鉸接,上左側板151與下左側板152之間設有左密封圈153,以提高密封性能;上左側板151的上端鉸接在頂板12的左側,下左側板152的下端鉸接在底板11的左側;所述的右側板16包括上右側板161和下右側板162,上右側板161與下右側板162相鉸接,上右側板161與下右側板162之間設有右密封圈163,以提高密封性能;上右側板161的上端鉸接在頂板12的右側,下右側板162的下端鉸接在底板11的右側。
底板11包括底板骨架和安裝在底板骨架上的波紋板;頂板12包括頂板骨架和安裝在頂板骨架上的波紋板;前側板13包括前側板骨架和安裝在前側板骨架上的波紋板;后側板14包括后側板骨架和安裝在后側板骨架上的波紋板;上左側板151包括上左側板骨架和安裝在上左側板骨架上的波紋板;下左側板152包括下左側板骨架和安裝在下左側板骨架上的波紋板;上右側板161包括上右側板骨架和安裝在上右側板骨架上的波紋板;下右側板162包括下右側板骨架和安裝在下右側板骨架上的波紋板。
如圖4、圖13、圖14和圖16所示,在上左側板151的內側下端設有上左鉸接耳181,在下左側板152的內側上端設有下左鉸接耳182,在上左鉸接耳181與下左鉸接耳182之間插設有左插銷183;在上右側板161的內側下端設有上右鉸接耳191,在下右側板162的內側上端設有下右鉸接耳192,在上右鉸接耳191與下右鉸接耳192之間插設有右插銷193。當折疊式模塊房屋1展開后,在左插銷183和右插銷193的作用下,左側板15和右側板16就不能折疊,這樣,在泥土的擠壓作用下左側板15和右側板16也不會折疊,提高了安全性能。如果要折疊折疊式模塊房屋,則必須要拆卸到左插銷183和右插銷193。
如圖2所示,在頂板12上開有一個以上的通孔121,通孔121的底部邊緣向內形成有抵擋凸緣122。在抵擋凸緣122上設有密封圈17。
如圖1所示,在頂板12上設有吊耳19。方便吊裝折疊式模塊房屋,實現折疊式模塊房屋的展開。
在通孔121處連接有通道組件2;如圖1-3和圖6-10所示,所述的通道組件2包括筒體21、蓋體22和伸縮梯23。
如圖1-3和圖6-10所示,筒體21的下端插入到通孔121內,筒體21的下端底面與密封圈17接觸,讓筒體21與頂板12之間的密封性能好,筒體21通過螺栓與頂板12連接。筒體21與通孔121相通,在筒體21上設有凸緣211,凸緣211與頂板12的頂面接觸,凸緣211的直徑大于通孔121的直徑。由于設置了凸緣211,這樣,能防止泥土進入到筒體與頂板之間的安裝面內。
蓋板22鉸接在筒體21的上端。
如圖6至圖10所示,所述的伸縮梯23包括上梯231和下梯232,上梯231包括上梯架2311和設在兩上梯架之間的上踏桿2312,上梯架2311固定在筒體21內,如圖11所示,在上梯架2311上設有上下延伸的滑槽2313,在上梯架2311上設有與滑槽上端連通的限位槽2314,限位槽2314自滑槽2313的上端向側邊延伸后向下延伸,滑槽2313的下端向遠離筒體的中心方向彎曲。
如圖6至圖10所示,所述的下梯232包括下梯架2321和設在兩下梯架之間的下踏桿2322,在下梯架2321的上端設有向外延伸的延伸桿2323,延伸桿2323上設有滑輪2325,所述的滑輪2325包括大端部和小端部,大端部位于小端部的外側,在延伸桿2323上位于滑輪的內側設有墊片2326,滑輪2325的小端位于滑槽內,上梯架位于大端部與墊片之間。在下梯架2321的下端部焊接有支承腳2324。當下梯232向下運動到位后,支撐腳與折疊式模塊房屋內壁接觸,人員在爬梯時,下梯不容易變形。支承腳2324上設有橡膠塊2327。起到保護折疊式模塊房屋的作用。
上述結構的內埋式模塊化房屋,折疊式模塊房屋1在未安裝前處于折疊狀態,如圖15所示,通道組件2與折疊式模塊房屋1分離。折疊式模塊房屋1折疊狀態為:前側板13和后側板14被折疊到頂板12的頂部,上左側板151和下左側板152向內折疊后位于底板11與頂板12之間,上右側板161和下右側板162向內折疊后位于底板11和頂板12之間,這樣,折疊式模塊房屋1的占用空間小,而且便于折疊。如果要使用本實用新型的內埋式模塊化房屋,首先在地下挖出一容置空間,然后將折疊式模塊房屋1通過吊機吊裝到吊耳19上,在吊裝過程中,由于折疊式模塊房屋1自身有重力,因此,底板11向下運動,從而帶動左右側板展開,左右側板展開后向下翻折前側板13和后側板14,完成折疊式模塊房屋1的完全展開,然后將折疊式模塊房屋1吊裝到容置空間內,最后將通道組件2連接到頂板12上,因此,展開也方便。通道組件2安裝好后,將滑輪2325從限位槽2314中移動到滑槽2313內,下梯23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滑輪2325沿著滑槽2313向下滑動,實現伸縮梯的伸長,這樣,人員就可以從通道進入到折疊式模塊房屋1內,方便人員的進出。當人員進入后,向上推動下梯23,滑輪2325沿著滑槽2313上升并卡入到限位槽2314內,防止下梯23下滑,這樣,實現下梯23的縮回,人員就不能進入到折疊式模塊房屋1內,提高了安全性能。由于本實用新型的折疊式模塊房屋是埋在地里,因此,對地上的占用空間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