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材料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高性能泡沫混凝土生產裝置。
背景技術:
泡沫混凝土又稱為發泡水泥、輕質混凝土,是一種利廢、環保、節能、低廉且具有不燃性的新型建筑節能材料;是通過發泡機的發泡系統將發泡劑用機械方式充分發泡,并將泡沫與水泥漿均勻混合,然后經過發泡機的泵送系統進行現澆施工或模具成型,經自然養護所形成的一種含有大量封閉氣孔的新型輕質保溫材料。
泡沫混凝土由于其具有密度小、質量輕、保溫、隔音、抗震等性能,因此,在建筑工程中采用泡沫混凝土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
然而,大規模制備泡沫混凝土時,泡沫混凝土的質量與制備的效率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如何在大規模制備泡沫混凝土時,保證泡沫混凝土的質量的前提下提高其制備的效率,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性能泡沫混凝土生產裝置,能夠實現泡沫混凝土的大規模生產,且能夠在保證泡沫混凝土的質量的前提下提高其制備的效率。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高性能泡沫混凝土生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供應系統、發泡系統、攪拌系統、澆注系統、拆模系統以及成品輸送系統,
所述原料供應系統,與所述攪拌系統連接,用于向所述攪拌系統輸送原料;
所述發泡系統,與所述攪拌系統連接,用于向所述攪拌系統供應發泡介質;
所述澆注系統,與所述攪拌系統連接,用于將所述攪拌系統攪拌后的漿料注入混凝土模具中;
所述拆模系統,用于在所述泡沫混凝土達到拆模要求后對所述混凝土模具進行拆除;
所述成品輸送系統,用于將拆模后的泡沫混凝土輸送至養護室。
優選地,所述發泡系統,包括,發泡劑儲存機構與泡沫形成機構,
所述發泡劑儲存機構,與所述泡沫形成機構連接,用于儲存發泡劑,并用于將所述發泡劑輸送至所述泡沫形成機構;
所述泡沫形成機構,與所述攪拌系統連接,用于泡沫的形成,且用于將所述泡沫輸送至所述攪拌系統。
優選地,在所述發泡劑儲存機構上還設置有發泡劑計量機構,所述發泡劑計量機構,用于計量所述發泡劑儲存機構輸送至所述泡沫形成機構內的發泡劑的量。
優選地,所述發泡系統,包括,與所述攪拌系統連接,且用于儲存氣體的氣體儲存機構,所述氣體儲存機構上還設置有用于將所述氣體儲存機構內氣體輸送至所述攪拌系統的氣體輸送機構。
優選地,氣體輸送機構,包括,氣體輸送泵、氣體控制閥以及用于計量所述氣體輸送泵所輸送的氣體的量的氣體計量器。
優選地,所述原料供應系統,包括,
用于儲存并向所述攪拌系統輸送水泥和/石灰的鈣質材料儲存機構;
用于儲存并向所述攪拌系統輸送水的供水機構;
其中,在所述供水機構上還設置有用于計量所述供水機構輸送至所述攪拌系統的水的量的水計量器。
優選地,所述澆注系統還包括,用于對澆注入混凝土模具后的漿料的頂面進行抹平的抹平機構。
優選地,所述澆注系統還包括,用于對澆注入混凝土模具后的漿料進行振動的振動機構。
優選地,所述拆模系統,包括,
用于與所述混凝土模具的四個側模板連接的氣缸或者油缸;
用于抓取移除所述混凝土模具的四個側模板后的達到拆模要求的泡沫混凝土并移送至所述成品輸送系統的機械手。
優選地,所述拆模系統,還包括,
用于清除拆模后的所述混凝土模具上的殘留物的清除機構;
以及用于對清除殘留物后的混凝土模具進行上油的上油機構。
本發明所提供的高性能泡沫混凝土生產裝置,包括原料供應系統、發泡系統、攪拌系統、澆注系統、拆模系統以及成品輸送系統,其中,原料供應系統用于向攪拌系統輸送原料;發泡系統用于向攪拌系統供應發泡介質;澆注系統用于將攪拌系統攪拌后的漿料注入混凝土模具中;拆模系統,用于在泡沫混凝土達到拆模要求后對混凝土模具進行拆除;成品輸送系統,用于將拆模后的泡沫混凝土輸送至養護室。采用本發明提供的高性能泡沫混凝土生產裝置,各個部分均協調運行,能夠實現泡沫混凝土的大規模生產,且在保證泡沫混凝土的質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大規模制備泡沫混凝土的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高性能泡沫混凝土生產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高性能泡沫混凝土生產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一
請如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高性能泡沫混凝土生產裝置,包括,包括,原料供應系統1、發泡系統2、攪拌系統3、澆注系統4、拆模系統5以及成品輸送系統6,其中,原料供應系統1,與攪拌系統3連接,用于向攪拌系統3輸送原料;發泡系統2,與攪拌系統3連接,用于向攪拌系統3供應發泡介質;澆注系統4,與攪拌系統3連接,用于將攪拌系統3攪拌后的漿料注入混凝土模具7中;拆模系統5,用于在泡沫混凝土達到拆模要求后對混凝土模具7進行拆除;成品輸送系統6,用于將拆模后的泡沫混凝土輸送至養護室。
采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高性能泡沫混凝土生產裝置,各個部分均協調運行,能夠實現泡沫混凝土的大規模生產,且在保證泡沫混凝土的質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大規模制備泡沫混凝土的效率。
本發明實施例中的發泡系統2,包括,發泡劑儲存機構21與泡沫形成機構22。其中,發泡劑儲存機構21,與泡沫形成機構22連接,用于儲存發泡劑,并用于將發泡劑輸送至泡沫形成機構22;泡沫形成機構22,與攪拌系統3連接,用于泡沫的形成,且用于將泡沫輸送至攪拌系統3。
本發明實施例中的發泡劑采用動物蛋白,采用發泡劑從而形成泡沫與水泥漿料進行攪拌,使得泡沫混凝土的質量更佳,且使得泡沫混凝土的性能更加穩定。
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本發明實施例中,在發泡劑儲存機構21上還設置有發泡劑計量機構23,發泡劑計量機構23,用于計量發泡劑儲存機構21輸送至泡沫形成機構22內的發泡劑的量。發泡劑計量機構23的設置,能夠使得工作人員能夠及時獲知當前發泡劑的使用情況,從而保證泡沫混凝土中氣泡的量,最終使得泡沫混凝土的質量得到有效地控制。
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原料供應系統1包括,用于儲存并向攪拌系統3輸送水泥和/石灰的鈣質材料儲存機構11;用于儲存并向攪拌系統3輸送水的供水機構12;其中,在供水機構12上還設置有用于計量供水機構12輸送至攪拌系統3的水的量的水計量器13。水計量機構13的設置,能夠使得工作人員能夠及時獲知當前流入攪拌系統3內的水的情況,從而泡沫混凝土的漿料中的水更加準確,從而使得泡沫混凝土的質量得到有效地控制。
本發明實施例中,澆注系統4還包括,用于對澆注入混凝土模具7后的漿料的頂面進行抹平的抹平機構41。在大規模生產泡沫混凝土的過程中,如果均采用人工抹平,則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非常大,本發明實施例中,采用抹平機構41,不僅能夠對澆注入混凝土模具7中的漿料進行抹平,提高抹平的效果,且能夠極大地減小工作人員手動抹平所帶來的勞動強度。
本發明實施例中,澆注系統4還包括,用于對澆注入混凝土模具7后的漿料進行振動的振動機構42。在生產泡沫混凝土的過程中,需要通過足夠的振動使得泡沫混凝土漿料在混凝土模具中均勻分散,但時如果過振,則會破壞漿料中的氣泡,影響泡沫混凝土的質量。在大規模生產泡沫混凝土的過程中,如果采用人工振動,一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非常大,二來,振動的效果會參差不齊,使得泡沫混凝土的質量參差不齊,從而影響泡沫混凝土的質量。本發明實施例中,采用振動機構42,不僅能夠使得振動效果得到保證,且能夠極大地減小工作人員手動振動所帶來的勞動強度。
本發明實施例中,拆模系統5,包括,用于與混凝土模具7的四個側模板連接的氣缸或者油缸51;用于抓取移除混凝土模具7的四個側模板后的達到拆模要求的泡沫混凝土并移送至成品輸送系統的機械手52。
當拆模時,氣缸或者油缸51收縮,則混凝土模具7的四個側模板相互遠離,此時泡沫混凝土留在混凝土模具7的底板上,通過機械手52夾持泡沫混凝土并將其移送至成品輸送系統6,由其輸送至養護室進行養護。顯然地,上述結構的設置,能夠極大地減小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本發明實施例中,用于清除拆模后的混凝土模具7上的殘留物的清除機構53;以及用于對清除殘留物后的混凝土模具7進行上油的上油機構54。上述結構的設置,也極大地減小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高性能泡沫混凝土生產裝置,還可以設置控制器,對原料供應系統1、發泡系統2、攪拌系統3、澆注系統4、拆模系統5以及成品輸送系統6的運行進行控制,使得原料供應系統1、發泡系統2、攪拌系統3、澆注系統4、拆模系統5以及成品輸送系統6均能更加協調運行。
具體地,控制器根據預設地參數,使得原料供應系統1供應預設量的原料,發泡系統2產生預設量的泡沫,然后自動完成攪拌與澆注,自動完成拆模與輸送,使得泡沫混凝土的質量控制更佳,且生產效率更高。
實施例二
請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高性能泡沫混凝土生產裝置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
本發明實施例中的發泡系統2,包括,與攪拌系統3連接,且用于儲存氣體的氣體儲存機構24,氣體儲存機構24上還設置有用于將氣體儲存機構24內氣體輸送至攪拌系統3的氣體輸送機構25。
其中,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氣體輸送機構25,包括,氣體輸送泵251、氣體控制閥252以及用于計量氣體輸送泵251所輸送的氣體的量的氣體計量器253。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