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汽車搬運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汽車輪胎夾持裝置及搬運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汽車輪胎夾持裝置,其夾臂通過齒輪傳動驅動或蝸輪蝸桿傳動,驅動實現夾臂轉動90度,以夾持汽車輪胎。用齒輪傳動,所需扭矩很大,對結構強度要求很高,如果用蝸輪蝸桿傳動,效率非常低,能自鎖的蝸輪蝸桿其傳動效率一般30%左右。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汽車輪胎夾持裝置及搬運裝置,它不僅能夾持輪胎,而且準確驅動到位,運動靈活,可操作性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一種汽車輪胎夾持裝置,
包括驅動機構,驅動并連接夾臂組,所述夾臂組包括:
夾臂座,通過直線導軌與臺車連接,夾臂座上連接移動驅動機構,通過移動驅動機構驅動夾臂座沿臺車上的直線導軌滑動;
兩夾臂,對稱設置,夾臂一端通過轉軸連接在夾臂座內,另一端為自由端,用于夾持汽車輪胎;
驅動機構置于夾臂座內,一端連接夾臂,另一端連接夾臂座,夾臂在驅動機構的驅動下繞其轉軸轉動并夾持汽車輪胎。
進一步地,所述夾臂一端與夾臂座鉸接,中部與液壓缸的缸桿端鉸接,液壓缸缸體尾部與與夾臂座鉸接,當液壓缸的缸桿伸縮時驅動夾臂繞轉軸在90 度范圍內轉動。
進一步地,所述夾臂的夾持輪胎端的夾持輪胎側設置有滾輪,夾持輪胎時與汽車輪胎相接觸夾緊輪胎。
進一步地,所述兩夾臂滾輪的中心距為280-300mm。
進一步地,所述驅動機構為液壓缸,液壓缸連接有液壓動力單元,液壓動力單元通過換向閥分別連接液壓缸的兩個油腔。
進一步地,所述移動驅動機構包括電機、絲杠和絲母,所述絲母連接在連接板上,與絲母配合的絲杠一端連接電機,另一端通過支撐座支撐在臺車底板上。
本發明一種汽車搬運裝置,包括能夠在汽車輪胎間前后方向上移動的臺車,所述臺車在兩側位置上分別具備上述任意一項所述輪胎夾持裝置;
所述臺車具有能夠在所述汽車的前后方向上移動的行駛單元。
進一步地,所述臺車由配置在汽車的前輪胎位置及后輪胎位置上的兩組構成。
進一步地,:所述臺車行進方向兩端分別設置防撞裝置及與立體車庫控制系統通信的信號接收器。
進一步地,所述臺車上還設置有為電機提供電力的電池,臺車上帶有電池充電接觸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采用液壓裝置驅動夾臂組件,使夾臂轉動,按要求伸縮,夾持汽車輪胎搬運,搬運后轉動夾臂,放開輪胎。采用液壓缸驅動靈活,出力很大,并且使夾臂運行到位更為準確。
2.本發明搬運裝置臺車上設有可調節前后輪胎夾持裝置的調節裝置,使其滿足不同軸距的汽車要求。在臺車兩端均設置有防撞裝置,防止碰撞損傷臺車。臺車上設置有電池充電接觸器,便于為電池充電。
附圖說明
圖1為應用于本發明的臺車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底面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搬運裝置臺車的夾臂伸出夾持狀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臺車夾臂非工作狀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使用后示意圖。
圖中:1.夾持裝置,
11.夾臂,111.滾輪,12.液壓缸,121.液壓動力單元,13.夾臂座,14.直線導軌,15.連接板,16.電機,17.絲杠,171.絲母,18.支撐座;
2.臺車,21.底盤,22.驅動輪,23.電池,24.萬向輪,25.防撞裝置,26. 導航設備;
3.臺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
實施例1:如圖1、圖2所示,本發明一種汽車輪胎夾持裝置,包括:
驅動機構,驅動并連接夾臂組,所述夾臂組包括:
夾臂座13,通過直線導軌14與臺車2連接,夾臂座13上連接移動驅動機構,通過移動驅動機構驅動夾臂座13沿臺車2上的直線導軌14滑動;
兩夾臂11,對稱設置,夾臂11一端通過轉軸連接在夾臂座13內,另一端為自由端,用于夾持汽車輪胎;
驅動機構置于夾臂座13內,一端連接夾臂11,另一端連接夾臂座13,夾臂11在驅動機構的驅動下繞其轉軸轉動并夾持汽車輪胎。
所述夾臂11一端與夾臂座13鉸接,中部與液壓缸12的缸桿端鉸接,液壓缸12缸體尾部與夾臂座13鉸接,當液壓缸12的缸桿伸縮時驅動夾臂繞轉軸在90度范圍內轉動。
所述夾臂11的夾持輪胎端的夾持輪胎側設置有滾輪111,夾持輪胎時與汽車輪胎相接觸夾緊輪胎,防止汽車輪胎磨損。所述兩夾臂11滾輪的中心距為 280-300mm,本例選用300mm。
所述驅動機構為液壓缸12,液壓缸12連接有液壓動力單元121(現有結構),液壓動力單元121通過換向閥分別連接液壓缸12的兩個油腔。
所述移動驅動機構包括電機16、絲杠17和絲母171,所述絲母171連接在連接板15上,與絲母171配合的絲杠17一端連接電機16,另一端通過支撐座18支撐在臺車2的底板上。
如圖1-圖6所示,本發明應用上述汽車輪胎的夾持裝置的汽車搬運裝置,包括能夠在汽車輪胎間前后方向上移動的臺車2,所述臺車2在兩側位置上分別具備所述的輪胎夾持裝置;
所述臺車2具有能夠在所述汽車的前后方向上移動的行駛單元。所述臺車 2上還設置有為電機提供電力的電池,臺車2上帶有電池充電接觸器。
所述行駛單元為設置在臺車2下方兩端的驅動輪22及臺車四角位置的萬向輪24。所述臺車2行進方向兩端分別設置防撞裝置25。所述防撞裝置為防撞條,為現有產品。所述臺車2上還設置有與立體車庫控制系統通信的導航設備26(現有結構),接收控制系統(現有結構)的控制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