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配料罐出料裝置。
背景技術:
紙面石膏板等石膏制品的生產過程通常包括制漿、成型和裁切等工藝,其中制漿工藝通常在配料罐中進行,配制得到的漿料經配料罐的出料口流至走紙生產線的紙板上,而后成型。這種出料方式存在的缺陷是:1)漿料容易凝固;2)漿料在紙板上分布的均勻性較差,增加了后續工藝的繁瑣性和勞動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配料罐出料裝置,解決上述問題。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手段解決上述問題:一種配料罐出料裝置,包括圓盤和攪拌軸,所述圓盤內設置有圓柱孔,圓盤頂部設置有進料通道和熱氣通道,所述進料通道和熱氣通道均與圓柱孔連通,圓盤底部靠近邊緣的位置設置有排料管,所述攪拌軸自上而下穿入圓柱孔且與圓盤頂部轉動連接,攪拌軸位于圓柱孔內的部分設置有攪拌葉片。
進一步,所述排料管通過漏斗與圓柱孔連通。
進一步,所述圓柱孔內設置有勻氣板,所述勻氣板將圓柱孔分隔成上下布置的氣流緩沖腔和物料腔,勻氣板上均勻分布有多個氣流孔,所述進料通道穿過勻氣板與物料腔連通,所述攪拌軸穿過勻氣板且與勻氣板轉動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配料罐出料裝置,包括圓盤和攪拌軸,所述圓盤內設置有圓柱孔,圓盤頂部設置有進料通道和熱氣通道,所述進料通道和熱氣通道均與圓柱孔連通,圓盤底部靠近邊緣的位置設置有排料管,所述攪拌軸自上而下穿入圓柱孔且與圓盤頂部轉動連接,攪拌軸位于圓柱孔內的部分設置有攪拌葉片。該結構的配料罐出料裝置,降低了漿料凝固的概率,提高了漿料在紙板上分布的均勻性,降低了后續工藝的繁瑣性和勞動量。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配料罐出料裝置,包括圓盤1和攪拌軸2,所述圓盤內設置有圓柱孔,圓盤頂部設置有進料通道4和熱氣通道5,所述進料通道和熱氣通道均與圓柱孔連通,進料通道與配料罐的出料口連通,熱氣通道與外界供熱氣系統連通,圓盤底部靠近邊緣的位置設置有排料管6,具體的,所述排料管通過漏斗8與圓柱孔連通,所述攪拌軸自上而下穿入圓柱孔且與圓盤頂部轉動連接,攪拌軸位于圓柱孔內的部分設置有攪拌葉片7,攪拌軸通過電機驅動轉動。利用該結構的出料裝置排料時,漿料從排料管排出,一方面,利用攪拌葉片對漿料進行攪拌,降低了漿料凝固的概率,且為漿料提供了一定的流速,以便漿料順利流出;另一方面,通過向圓柱孔內通入熱氣,不僅降低了漿料冷卻凝固的概率,而且是漿料從松散狀態從排料管中排出,有利于提高漿料在紙板上分布的均勻性。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圓柱孔內設置有勻氣板9,所述勻氣板將圓柱孔分隔成上下布置的氣流緩沖腔31和物料腔32,勻氣板上均勻分布有多個氣流孔10,所述進料通道穿過勻氣板與物料腔連通,所述攪拌軸穿過勻氣板且與勻氣板轉動連接。氣流緩沖腔對熱氣具有均化作用,是熱氣在物料腔內分布相對均勻,進一步降低了漿料冷卻凝固的概率。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