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鋼構抗剪,特別是涉及一種新型鋼結構抗剪鍵。
背景技術:
1、鋼結構柱腳或支座與混凝土的連接點是鋼結構或鋼混結構的重要節點,其作用是將柱或支座下端的軸力、彎矩和剪力傳遞給基礎,使鋼柱或支座與基礎有效地連接在一起,確保上部結構承受各種外力作用。其中,為了實現節點處的抗彎和抗剪能力,鋼結構柱腳或支座與基礎之間除了錨栓連接之外,還需要設置抗剪鍵。常用的抗剪鍵為h型鋼或方鋼,這兩種抗剪鍵一般截面較大,對于密布鋼筋的基礎或柱端,抗剪鍵的安裝受到很大的空間限制,常常不能很好地安裝到位。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新型鋼結構抗剪鍵,其通過制作與高強螺栓配套的套筒,將套筒先與預埋板連接,再埋置在混凝土中,讓套筒和后邊擰入的螺栓在混凝土中參與抗剪,在傳統的h型鋼或方鋼不易安裝的情況下,實現抗剪鍵的作用。
2、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鋼結構抗剪鍵,包括套合在一起的高強螺栓和套筒,所述套筒的頂部插入鋼柱柱腳或支座的預埋板,并與所述預埋板先螺紋連接后再板下圍焊加強,所述套筒埋入基礎并與基礎固結在一起,所述高強螺栓通過所述套筒頂部擰入所述套筒,并通過螺母與上層構件固定連接。
3、優選的,所述高強螺栓和所述套筒根據鋼結構柱腳設計的高強螺栓位進行對應布置。
4、優選的,埋入基礎的所述套筒的長度(預埋板下面的部分)大于所述高強螺栓擰入所述套筒的深度。
5、優選的,所述高強螺栓擰入所述套筒的深度≥3倍所述高強螺栓的直徑。
6、優選的,所述高強螺栓為10.9s級。
7、優選的,所述套筒的底部設置有封板。
8、優選的,所述套筒采用45號鋼加工,與高強螺栓配套使用。
9、優選的,還設置有與鋼柱連接的柱腳底板,所述高強螺栓穿過所述柱腳底板與所述套筒連接。
10、優選的,所述預埋板與所述柱腳底板之間設置有過渡板。
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種新型鋼結構抗剪鍵,其包括套合在一起的高強螺栓和套筒,所述套筒的頂部插入鋼柱柱腳或支座的預埋板,并與所述預埋板先螺紋連接后再板下圍焊加強,所述套筒埋入基礎并與基礎固結在一起,所述高強螺栓通過所述套筒頂部擰入所述套筒,并通過螺母與上層構件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采用套合的所述高強螺栓和所述套筒代替現有的h型鋼和方剛,僅需要較小的安裝間隙即可完成,對節點處鋼筋的處理較為簡單,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對連接位置混凝土與鋼筋錨固連接的影響,預埋件在工廠加工,連接精度和質量有保障,現場僅需高強螺栓擰入旋緊至安裝扭矩即可,經實踐檢驗,效果非常好。
1.一種新型鋼結構抗剪鍵,其特征在于:包括套合在一起的高強螺栓和套筒,所述套筒的頂部插入鋼柱柱腳或支座的預埋板,并與所述預埋板先螺紋連接后再板下圍焊加強,所述套筒埋入基礎并與基礎固結在一起,所述高強螺栓通過所述套筒頂部擰入所述套筒,并通過螺母與上層構件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鋼結構抗剪鍵,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強螺栓和所述套筒根據鋼結構柱腳設計的高強螺栓位進行對應布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鋼結構抗剪鍵,其特征在于:埋入基礎的所述套筒的長度大于所述高強螺栓擰入所述套筒的深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鋼結構抗剪鍵,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強螺栓擰入所述套筒的深度≥3倍所述高強螺栓的直徑。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鋼結構抗剪鍵,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強螺栓為10.9s級。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鋼結構抗剪鍵,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底部設置有封板。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鋼結構抗剪鍵,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采用45號鋼加工,與高強螺栓配套使用。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鋼結構抗剪鍵,其特征在于:還設置有與鋼柱連接的柱腳底板,所述高強螺栓穿過所述柱腳底板與所述套筒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新型鋼結構抗剪鍵,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埋板與所述柱腳底板之間設置有過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