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建筑垃圾再生的,具體的說,涉及一種建筑垃圾再生處理設備及方法。
背景技術:
1、在樓房等混凝土建筑物的拆除領域中,在剔除玻璃、鋼筋等可回收的部件后,會產生大量的建筑垃圾(混凝土、碎石等),這部分建筑垃圾極難回收利用,并且回收利用的成本較高,一般是將這部分建筑垃圾直接棄用。為了避免建筑垃圾污染環境,通常所采取的手段為,將建筑垃圾轉運至垃圾填埋場,將其深埋于地下,避免建筑垃圾裸露在地表而產生大量的粉塵。然而,在降水的滲透和/或地下水的流動,使得建筑垃圾與水體接觸,從而污染水體。那么,為了長效地處理建筑垃圾,采取填埋建筑垃圾就變成一個較為雞肋的手段?,F有的方式是,將建筑垃圾破碎,作物鋪路的骨料或者重新作物混凝土的骨料等應用于建筑領域。但是,選擇建筑垃圾作物骨料,其自身的強度不足,其與水泥等其他混合料之間的結合性能大幅度的降低,進而影響公路或者建筑物的結構強度及穩定性,在惡劣環境中(溫差變化較大),極易產生裂紋。目前,將建筑垃圾作為透水磚的原料為優選的方案,然而,在整個透水磚的制作工藝中,制作的工序較為繁瑣,無法實現連續生產的目的,一般情況下各個工序相互獨立,如骨料的攪拌混合、模具內物料的添加及透水磚的成型,均獨立完成,進而大幅度的降低了生產效率。因此,亟需一種建筑垃圾再生生產透水磚的手段,使得透水磚的加工流程更加的流暢,提高透水磚的生產效率,有效地避免建筑垃圾因遺棄而造成資源的浪費的情況發生。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提供一種建筑垃圾再生處理設備及方法,用以提高透水磚加工流程的流暢性,提高透水磚的生產效率,避免建筑垃圾因遺棄而造成資源浪費的情況發生。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3、一種建筑垃圾再生處理設備,包括設置于水平作業臺上方的雙料進給機構,于所述水平作業臺上滑動安裝有多層均料模具,于所述雙料進給機構的兩側分別設置有橫縱向驅動機構和壓模成型機構,所述橫縱向驅動機構與多層均料模具連接在一起,水平作業臺的一側穿過壓模成型機構。
4、進一步的,所述雙料進給機構包括兩個并排設置的碎料進給單元,兩所述碎料進給單元的一端與添加劑管系連接,兩碎料進給單元的另一端與加濕管系連接。
5、進一步的,所述碎料進給單元包括同軸設置于臥式混合釜內的螺旋擾料葉片,于所述螺旋擾料葉片的兩端分別固定有第一裝配管和第二裝配管,所述第一裝配管和第二裝配管分別與臥式混合釜的軸向兩端轉動連接,且第一裝配管、第二裝配管及臥式混合釜的軸線重合,第一裝配管和第二裝配管分別與添加劑管系和加濕管系轉動連接,于第一裝配管上同軸裝配有傳動輪。
6、進一步的,于所述螺旋擾料葉片內構造有相互獨立的第一液腔和第二液腔,所述第一液腔和第二液腔分別由螺旋擾料葉片的兩端隨其的螺旋形態延伸至螺旋擾料葉片的中部,第一液腔和第二液腔分別與第一裝配管和第二裝配管連通,于所述螺旋擾料葉片上位于第一液腔和第二液腔處分別布滿多個第一出液孔和多個第二出液孔,這些第一出液孔均與第一液腔連通,這些第二出液孔均與第二液腔連通。
7、進一步的,所述添加劑管系包括與第一進液總管連接的兩根第一進液支管,兩所述第一進液支管分別與兩第一裝配管轉動連接,于各第一進液支管上安裝有第一控制閥;所述加濕管系包括與第二進液總管連接的兩根第二進液支管,兩所述第二進液支管分別與兩第二裝配管轉動連接,于各第二進液支管上安裝有第二控制閥。
8、進一步的,所述多層均料模具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設置的基礎模具本體、次層模具本體及頂層均料框,所述基礎模具本體橫向滑動連接于水平作業臺上,所述次層模具本體縱向滑動連接于基礎模具本體上,頂層均料框縱向滑動連接于次層模具本體,且次層模具本體和頂層均料框與橫縱向驅動機構傳動連接,于基礎模具本體和次層模具本體上分別開設有多個基礎型腔和多個次層型腔,當基礎模具本體的兩端和次層模具本體的兩端相對齊時,基礎型腔與次層型腔一一對齊,于基礎模具本體上端的兩端處分別安裝有第三電磁鐵,于次層模具本體下端的兩端處分別固定有磁吸塊。
9、進一步的,所述橫縱向驅動機構包括設置于水平作業臺一側的縱向導軌,于所述縱向導軌上裝配有直線電機,所述直線電機與橫向氣缸的氣缸體上的轉接座可拆卸連接,于橫向氣缸的氣缸桿上安裝有第一連接接頭和第二連接接頭,于所述第一連接接頭和第二連接接頭上分別安裝有第一電磁鐵和第二電磁鐵,所述第一電磁鐵和第二電磁鐵分別與次層模具本體和頂層均料框對應設置。
10、進一步的,所述壓模成型機構包括分設于水平作業臺上方和下方的上壓模體和下壓模體,于所述上壓模體和下壓模體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別安裝有多個上壓塊和多個下頂塊,所述的多個上壓塊沿水平作業臺的縱向間隔設置,且上壓塊和下頂塊一一對應設置,于水平作業臺上開設有多個導通孔,所述的多個下頂塊與多個導通孔一一對應設置,于上壓模體和下壓模體相互遠離的一端分別安裝有上豎向油缸和下豎向油缸。
11、進一步的,所述下壓模體的下端活動裝配于裝配殼的裝配腔內,于所述裝配腔內設置有多個連接彈簧,各所述連接彈簧的上下兩端分別與下壓模體和裝配殼連接,所述下豎向油缸的上端連接于裝配殼的下端面上。
12、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利用上述的建筑垃圾再生處理設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3、步驟1.將基礎碎料和基面碎料分別連續地供應給雙料進給機構,控制雙料進給機構動作,使其將進入其內的基礎碎料和基面碎料分別進行擾動,并朝向雙料進給機構的出口端輸送;
14、步驟2.在輸送的過程中,將添加劑分別供應給擾動的基礎碎料和基面碎料,再將加濕水分別供應給擾動的基礎碎料和基面碎料;
15、步驟3.控制橫縱向驅動機構動作,使得由雙料進給機構排出的基礎碎料進入到多層均料模具內,基面碎料均勻地鋪設在多層均料模具的上部;
16、步驟4.之后,控制橫縱向驅動機構驅動多層均料模具位移至壓模成型機構處;
17、步驟5.控制壓模成型機構對多層均料模具內的物料進行壓迫,使得物料在壓模成型機構內成型為透水磚。
18、本發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結構,其與現有技術相比,所取得的技術進步在于:本發明通過雙料進給機構具有兩個混合腔,基礎碎料和基面碎料分別被供應至兩個混合腔內,控制雙料進給機構對兩個混合腔內的物料進行擾動、輸送,同時將添加劑(粘結劑)分別注入到兩個混合腔內,隨著基礎碎料和基面碎料分別與添加劑混合后,將加濕水分別加入到兩個混合腔內,對基礎碎料和基面碎料分別進行加濕。相比現有的兩種物料單獨添加添加劑、加濕來說,其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之后,將基礎碎料和基面碎料依次添加入多層均料模具,在加完基礎碎料時,控制橫縱向驅動機構動作,使得基礎碎料均勻地鋪設在多層均料模具內;在加完基面碎料時,控制橫縱向驅動機構動作,使得基面碎料均勻地鋪設在多層均料模具上部,最后,使用壓模成型機構將其壓模成型為透水磚。在停產時,需要將添加劑的注入通道使用清潔劑、清水等進行清潔,避免添加劑停留在注入通道內而凝結堵塞。而現有的透水磚的加工,物料是前期的兩種物料的單獨處理,還是后續的物料的分層添加、定量、找平等,均需要相應的設備來完成,使得整個生產流程過于繁復,大幅度地拖延生產的效率,且設備越多,投入成本越大,后期的維修成本也會隨之增大。綜上可知,本發明能夠有效地提高透水磚加工流程的流暢性,提高了透水磚的生產效率,避免了建筑垃圾因遺棄而造成資源的浪費的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