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轉子控制結構的鎖體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具有轉子控制結構的鎖體,涉及機械鎖領域,包括鎖芯殼體,所述鎖芯殼體內設有轉子結構和邊柱結構,所述轉子結構包括連桿、連桿頭、轉子及扭簧,所述轉子上設有V型凹槽,在所述轉子的外徑上設有撥齒;所述邊柱結構包括邊柱,設置在所述邊柱中部的凹槽,所述邊柱的底部設有凸齒,所述凸齒的形狀與所述轉子上設置的V型凹槽的形狀相吻合;在所述鎖芯殼體的頂部開設有邊柱槽,所述邊柱結構放置于所述邊柱槽內;在所述鎖芯殼體的側部開設有空腔,所述轉子結構穿設于所述空腔內。通過利用轉子結構和邊柱結構對鎖的開啟進行控制,使單鈞工具或者高頻振動工具不能夠對鎖體實現開啟,以實現對物品安全儲存的目的。
【專利說明】 一種具有轉子控制結構的鎖體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鎖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轉子控制結構的鎖體。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場上的鎖具通常為葉片鎖和彈子鎖,其主要是利用鑰匙的牙花來對齊鎖芯上的特定結構,通過旋擰實現鎖具的開啟,其缺點在于鎖具級差小,當利用單鈞工具或者高頻振動工具時,葉片或者彈子的排列結構能被輕易的找到,從而破解鎖體,使被鎖物受到威脅。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我們提出了一種具有轉子控制結構的鎖體,通過利用轉子結構和邊柱結構對鎖的開啟進行控制,使單鉤工具或者高頻振動工具不能夠對鎖體實現開啟,以實現對物品安全儲存的目的。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具有轉子控制結構的鎖體,包括鎖芯殼體,所述鎖芯殼體內設有轉子結構和邊柱結構,其中,所述轉子結構包括連桿,在所述連桿的兩端設有連桿頭,所述連桿的中部穿設有轉子,所述轉子與所述連桿頭之間連接有扭簧,所述轉子上設有V型凹槽,在所述轉子的外徑上設有撥齒;所述邊柱結構包括邊柱,設置在所述邊柱中部的凹槽,在所述凹槽內置有彈簧,所述彈簧上蓋設有壓片,所述邊柱的底部設有凸齒,所述凸齒的形狀與所述轉子上設置的V型凹槽的形狀相吻合;在所述鎖芯殼體的頂部開設有邊柱槽,所述邊柱結構放置于所述邊柱槽內;在所述鎖芯殼體的側部開設有空腔,所述轉子結構穿設于所述空腔內。
[0006]進一步地,不同的所述轉子上的V型凹槽開設角度不同。
[0007]優選地,所述轉子與所述連桿頭上設有插孔,所述扭簧的兩端可插入所述插孔實現連接。
[0008]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轉子上設置V型凹槽,邊柱底部設置凸齒,利用鑰匙上的牙花推動轉子旋轉,從而使轉子上的V型凹槽與邊柱底部的凸齒相配合,旋擰鑰匙從而對鎖體實現開啟,避免了傳統結構中能夠利用單鉤工具或者高頻振動工具開啟鎖體,從而對被鎖物構成威脅的可能,極大地增加了鎖體的安全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一種具有轉子控制結構的鎖體的結構爆炸圖示意圖。[0011]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鎖體解鎖結構剖視圖。
[0012]圖中數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應部件名稱:
[0013]1.鑰匙;11.牙花;2.連桿頭;21.扭簧;22.連桿;23.轉子;24.拔齒;25.V型凹槽;3.鎖芯殼體;31.凹槽;32.空腔;4.邊柱;41.壓片;42.彈簧;43.凸齒。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5]實施例
[0016]如圖1所示,一種具有轉子控制結構的鎖體,包括鎖芯殼體,所述鎖芯殼體內設有轉子結構和邊柱結構,其中,所述轉子結構包括連桿,在所述連桿的兩端設有連桿頭,所述連桿的中部穿設有轉子,所述轉子與所述連桿頭之間連接有扭簧,所述轉子上設有V型凹槽,在所述轉子的外徑上設有撥齒。
[0017]所述邊柱結構包括邊柱,設置在所述邊柱中部的凹槽,在所述凹槽內置有彈簧,所述彈簧上蓋設有壓片,所述邊柱的底部設有凸齒,所述凸齒的形狀與所述轉子上設置的V型凹槽的形狀相吻合。
[0018]在所述鎖芯殼體的頂部開設有邊柱槽,所述邊柱結構放置于所述邊柱槽內;在所述鎖芯殼體的側部開設有空腔,所述轉子結構穿設于所述空腔內。
[0019]使用中,鎖定狀態下,邊柱底部的凸齒與轉子的外徑相接觸,結合圖2,將鑰匙插入鎖芯的過程中,鑰匙上的牙花能夠撥動轉子上的撥齒,從而給扭簧施壓,使轉子產生轉動,牙花的結構能使轉子上的V型凹槽與邊柱底部的凸齒相對,當V型凹槽與凸齒全部吻合時,邊柱由于受到壓片施加給彈簧的推力,會從邊柱槽向下掉落,使凸齒與V型凹槽相接觸,轉動鑰匙從而實現解鎖。在傳統的葉片鎖或者彈子鎖結構中,通過單鉤工具進行鎖芯,利用手部感覺或者振動工具能找到內部結構,而本方案中通過在邊柱底部設置凸齒,當單鉤工具進入鎖芯內部時,轉動某一轉子并不能使得邊柱產生任何垂直位移,從而無法獲知鎖芯內部結構,大大增加了機械鎖的安全度。
[0020]優選地,不同轉子上的V型凹槽其角度不相同,能進一步增加鎖體的安全度;更進一步地,在所述轉子與所述連桿頭上設置插孔,將所述扭簧的兩端插入所述插孔實現連接,能夠使轉子在轉動時施加更大的力,有利于準確復位。
[0021]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具有轉子控制結構的鎖體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轉子控制結構的鎖體,包括鎖芯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鎖芯殼體內設有轉子結構和邊柱結構,其中,所述轉子結構包括連桿,在所述連桿的兩端設有連桿頭,所述連桿的中部穿設有轉子,所述轉子與所述連桿頭之間連接有扭簧,所述轉子上設有V型凹槽,在所述轉子的外徑上設有撥齒;所述邊柱結構包括邊柱,設置在所述邊柱中部的凹槽,在所述凹槽內置有彈簧,所述彈簧上蓋設有壓片,所述邊柱的底部設有凸齒,所述凸齒的形狀與所述轉子上設置的V型凹槽的形狀相吻合;在所述鎖芯殼體的頂部開設有邊柱槽,所述邊柱結構放置于所述邊柱槽內;在所述鎖芯殼體的側部開設有空腔,所述轉子結構穿設于所述空腔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轉子控制結構的鎖體,其特征在于,不同的所述轉子上的V型凹槽開設角度不同。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轉子控制結構的鎖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子與所述連桿頭上設有插孔,所述扭簧的兩端可插入所述插孔實現連接。
【文檔編號】E05B27/10GK203462849SQ201320497755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5日
【發明者】魏孔明 申請人:南京樂可樂克安防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