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水壺結構,尤其涉及一種電水壺慢開蓋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生活節奏的加快,傳統用火燒水的方式因為太慢,太過浪費時間,而慢慢淡出了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使用電水壺燒水。但是現有電水壺的壺蓋通常是由扭轉彈簧與壺身連接,壺蓋在打開時的速度很快,很容易濺出開水燙傷使用者。
即使市面上已經出現了可以二次開蓋的電水壺,但是分兩次開蓋,中間會有一次停頓,第一次開蓋時,人手需要持續按住開蓋按鈕,松開手后,產生第二次開蓋。此種結構形式缺點:1、不能根本解決開蓋甩水問題;2、煮水的同時,壺蓋若發生前移,二次開蓋結構形式容易失效,3、發生第一次開蓋時,不能很快解放操作者手指,否則達不到二次開蓋的效果,且使用者操作需要一定的技巧性,操作不便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電水壺慢開蓋結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電水壺慢開蓋結構,具體為通過轉軸連接的壺身與壺蓋,壺身上設有壺蓋固定架,壺蓋上設有轉軸臂,轉軸穿過轉軸臂和壺蓋固定架將壺蓋固定在壺身上,所述壺蓋的轉軸臂外側還設有齒槽,壺身的壺蓋固定架上還設有阻尼齒輪箱,以及與轉軸臂相嚙合的阻尼齒輪,阻尼齒輪的齒輪軸伸入阻尼齒輪箱中,阻尼齒輪位于阻尼齒輪箱中的部分套設有阻尼橡膠圈,阻尼齒輪箱和阻尼齒輪的齒輪軸通過阻尼橡膠圈過盈配合。
優選地,所述轉軸上套設有扭轉彈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構思新穎,在壺蓋快速打開時,阻尼橡膠圈與阻尼齒輪之間產生旋轉摩擦力,從而達到阻尼減速的效果,減緩壺蓋的打開速度,避免甩出熱水。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電水壺慢開蓋結構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電水壺慢開蓋結構的后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電水壺慢開蓋結構的右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電水壺慢開蓋結構的阻尼齒輪箱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壺身,2、扭轉彈簧,3、壺蓋,4、阻尼齒輪,5、轉軸臂,6、阻尼齒輪箱,7、齒輪軸,8、阻尼橡膠圈,9、轉軸,10、壺蓋固定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4,一種電水壺慢開蓋結構,具體為通過轉軸9連接的壺身1與壺蓋3,壺身1上設有壺蓋固定架10,壺蓋3上設有轉軸臂5,轉軸9穿過轉軸臂5和壺蓋固定架10將壺蓋3固定在壺身1上;轉軸9上套設有扭轉彈簧2,實際應用中通過扭轉彈簧2的扭力實現壺蓋3的打開。壺蓋3的轉軸臂5外側還設有齒槽,壺身1的壺蓋固定架10上還設有阻尼齒輪箱6,以及與轉軸臂5相嚙合的阻尼齒輪4,阻尼齒輪4的齒輪軸7伸入阻尼齒輪箱6中,阻尼齒輪4位于阻尼齒輪箱6中的部分套設有阻尼橡膠圈8,阻尼齒輪箱6和阻尼齒輪4的齒輪軸7通過阻尼橡膠圈8過盈配合。
由于扭轉彈簧2的扭力,壺蓋3的打開速度很快,容易甩出熱水,此時阻尼橡膠圈8與阻尼齒輪4之間產生旋轉摩擦力,從而達到阻尼減速的效果,減緩壺蓋3的打開速度,避免甩出熱水。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