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廚房烹飪器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飯煲壓力控制結構。
背景技術:
現代化的廚房中,電飯煲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傳統烹飪手法,如蒸、煮、燉、煨、燜等,均能夠用電飯煲來實現,而且由于電飯煲不需要定時的監控,操作方便,穩定可靠等優點,受到人們的推崇與喜愛。
電飯煲的原理很簡單,因為水的沸點受氣壓影響,氣壓越高,沸點越高。在高山、高原上,氣壓不到1個大氣壓,不到100℃水就能沸騰,雞蛋用普通鍋具是煮不熟的。在氣壓大于1個大氣壓時,水就要在高于100℃時才會沸騰。電飯煲就是利用上述原理制成的。電飯煲把水相當緊密地封閉起來,水受熱蒸發產生的水蒸氣不能擴散到空氣中,只能保留在電飯煲內,就使電飯煲內部的氣壓高于1個大氣壓,并處與可控的安全范圍內,也使水要在高于100℃時才沸騰,這樣電飯煲內部就形成高溫高壓的環境,帶加工食材就容易很快做熟了,并且相當酥爛。
目前,是通過電磁閥直接推動磁鐵,通過磁鐵移動實現,泄壓閥的開啟或閉合。但是,電磁閥直接推動磁鐵的過程,電磁閥的行程與磁鐵的行程是相同的。其缺陷是對電磁閥的行程要求較長,生產成本較高,電磁閥行程大也降低了電磁閥的運動可靠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種電飯煲壓力控制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飯煲壓力控制結構,包括密封加熱腔的內蓋,所述內蓋上端設置有擺動的磁閥杠桿,所述磁閥杠桿自由端帶動滑動體接近或遠離增泄壓用的永磁體開關,所述滑動體上設置有與永磁體開關相磁力吸附的鐵磁體。
所述磁閥杠桿由電磁閥驅動。
所述磁閥杠桿的固定端間隙套裝在螺釘外壁,所述螺釘螺紋端擰入到內蓋中。
所述磁閥杠桿中部設置有主動柱,所述電磁閥活動端的主動環套在主動柱上。
所述磁閥杠桿自由端設置有從動柱,所述從動柱插入到滑動體的從動孔中。
所述滑動體中形成與運動方向相一致長條狀的裝配槽,所述裝配槽中靠近永磁體開關的槽壁與彈簧的一端相連,所述內蓋上的固定板插入到裝配槽中,所述彈簧的另一端與固定板相連。
所述滑動體上靠近永磁體開關的一端設置有呈凹字形的磁屏蔽罩,所述磁屏蔽罩的凹口朝向永磁體開關,所述鐵磁體設置在磁屏蔽罩的凹口處。
所述內蓋上設置有固定掛板、導向掛板,所述電磁閥通過固定掛板固定在內蓋上,所述滑動體在平行的導向掛板之間滑動。
所述滑動體遠離永磁體開關的一端為尾部導向端,所述尾部導向端呈凹字形。
所述主動環與主動柱,從動柱與從動孔之間均為間隙配合。
所述永磁體開關進行包膠、電鍍、氮化或噴涂等防腐蝕表面處理。
本實用新型通過電磁閥實現磁閥杠桿的擺動,磁閥杠桿的擺動帶動滑動體、鐵磁體接近或遠離永磁體開關實現加熱腔的泄壓和增壓,電磁閥行程、運行精度及可靠性均得到了大大提高,同時磁屏蔽罩能夠有效避免雜散因素的干擾。
附圖說明
圖1 是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立體圖;
圖2 是本實用新型常態下的立體圖;
圖3 是本實用新型常態下的剖視圖;
圖4 是本實用新型烹調狀態下的立體圖;
圖5 是本實用新型烹調狀態下的剖視圖;
其中:
1 內蓋 2 磁閥杠桿
3 電磁閥 4 滑動體
5 磁屏蔽罩 6 鐵磁體
7 裝配槽 8 彈簧
9 固定板 10 螺釘
11 主動柱 12 從動柱
13 主動環 14 從動孔
15 固定掛板 16 導向掛板
17 永磁體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5所示,一種電飯煲壓力控制結構,包括密封加熱腔的內蓋1,所述內蓋1上端設置有擺動的磁閥杠桿2,所述磁閥杠桿2自由端帶動滑動體4接近或遠離增泄壓用的永磁體開關17,所述滑動體4上設置有與永磁體開關17相磁力吸附的鐵磁體6。
所述的磁閥杠桿2活動端帶動滑動體4朝向永磁體開關17移動,從而使鐵磁體6接近永磁體開關17,永磁體開關17在鐵磁體6的帶動下朝向鐵磁體6移動,此時,永磁體開關17與壓力通道遠離,加熱腔處于泄壓狀態。
所述的磁閥杠桿2活動端帶動滑動體4遠離永磁體開關17移動,從而使鐵磁體6遠離永磁體開關17,此時,永磁體開關17重新封堵壓堵壓力通道遠離,加熱腔處于增壓狀態。
所述磁閥杠桿2由電磁閥3驅動。所述電磁閥3的驅動點處于磁閥杠桿2固定端、自由端之間。即能夠通過設計驅動點到固定端的距離,并通過上述距離與固定端與自由端之間的比值,可以實現把固定行程規格的電磁閥3的動作,放大到所需要的鐵磁體6運動行程。
所述磁閥杠桿2的固定端間隙套裝在螺釘10外壁,所述螺釘10螺紋端擰入到內蓋1中。
所述磁閥杠桿2中部設置有主動柱11,所述電磁閥3活動端的主動環13套在主動柱11上。所述的主動環13、主動柱11能夠將電磁閥3的直線運動轉化為磁閥杠桿2的擺動。
所述磁閥杠桿2自由端設置有從動柱12,所述從動柱12插入到滑動體4的從動孔14中。所述的從動柱12、從動孔14能夠將磁閥杠桿2的擺動轉化為滑動體4的直線運動。
所述的電磁閥3、滑動體4相平行且電磁閥3、滑動體4均位于磁閥杠桿2的同側。
所述滑動體4中形成與運動方向相一致長條狀的裝配槽7,所述裝配槽7中靠近永磁體開關17的槽壁與彈簧8的一端相連,所述內蓋1上的固定板9插入到裝配槽7中,所述彈簧8的另一端與固定板9相連。
所述彈簧8能夠實現滑動體4的復位。
所述滑動體4上靠近永磁體開關17的一端設置有呈凹字形的磁屏蔽罩5,所述磁屏蔽罩5的凹口朝向永磁體開關17,所述鐵磁體6設置在磁屏蔽罩5的凹口處。
所述磁屏蔽罩5能夠提高鐵磁體6、永磁體開關17之間磁力控制的精確度,從而提高了滑動體4、電磁閥3行程的精確度。
所述內蓋1上設置有固定掛板15、導向掛板16,所述電磁閥3通過固定掛板15固定在內蓋1上,所述滑動體4在平行的導向掛板16之間滑動。
所述固定掛板15的凸出側緊壓電磁閥3的上端面。
所述導向掛板16能夠保證滑動體4行程的直線度,所述導向掛板16的凸出側能夠保證滑動體4下端貼著內蓋1移動。
所述滑動體4遠離永磁體開關17的一端為尾部導向端,所述尾部導向端呈凹字形。
所述主動環13與主動柱11,從動柱12與從動孔14之間均為間隙配合。
所述永磁體開關17進行包膠、電鍍、氮化或噴涂等防腐蝕表面處理。
本實用新型通過電磁閥實現磁閥杠桿的擺動,磁閥杠桿的擺動帶動滑動體、鐵磁體接近或遠離永磁體開關實現加熱腔的泄壓和增壓,電磁閥行程、運行精度及可靠性均得到了大大提高,同時磁屏蔽罩能夠有效避免雜散因素的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