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烹飪器具,尤其涉及一種電熱鍋。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電器的自動化程度要求也越來越高,如現有技術中的電熱鍋如電飯煲、電壓力煲、炒菜機、饅頭機等其功能相對單一,自動化程度也相對不高,已經不能夠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
為此,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加強對電熱鍋的研發,以使得電熱鍋的自動化程度更高、功能更豐富。但是隨著電熱鍋的功能增多,其里面的結構更加的復雜,從而使得整個電熱鍋的重量大大增加了。現有技術中,電熱鍋如圖1所示,其一般均包括底座10、中環30及設于底座10和中環30之間的外罩20,其中底座10和中環30通過在底座連接柱11和中環連接柱30之間設置螺絲實現緊固連接,外罩20夾緊定位在底座10和中環30中,當電熱鍋的重量增大時,在運輸搬運電熱鍋的過程中外罩上會受到更大的沖擊力,故會使得這種電熱鍋的外罩變形或破損,即這種電熱鍋存在著實用性差的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用戶體驗好且實用性強的電熱鍋。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電熱鍋,包括底座、中環及設于底座與中環之間的外罩和外鍋,所述底座和中環之間還設有支撐件,所述支撐件位于外罩和外鍋之間,所述支撐件用來減小所述外罩受到的沖擊力。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支撐件的上端與中環相連,下端與底座相連。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支撐件與中環相對的一側設有翻邊,所述翻邊固定于所述中環上;和/或所述支撐件與底座相對的一側設有連接耳,所述連接耳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支撐件貼緊所述外罩設置。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支撐件包括對應設于中環兩側的第一支撐件和第二支撐件,所述第一支撐件和第二支撐件均為板狀結構,所述第一支撐件和第二支撐件貼緊所述外罩的內側表面。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支撐件上設有加強筋。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加強筋由支撐件向遠離相鄰外罩的一側彎折而形成,且所述加強筋沿水平方向設于支撐件上。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支撐件由金屬材質制成。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電熱鍋還包括電磁線盤,所述支撐件與所述電磁線盤之間的間距大于10mm。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外罩的上端與中環卡接,下端與底座插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底座和中環之間加設支撐件,該支撐件可減小外罩受到的沖擊力,從而使得在使用及運輸搬運電熱鍋的過程中,當外罩上受到沖擊力時,支撐件能夠減小外罩上受到的沖擊力,從而使得外罩不會變形或破損,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實用性強的優點。
同時,所述支撐件的上端與中環相連,下端與底座相連,即可實現在豎直方向支撐起底座和中環,故當電熱鍋在豎直方向跌落、開合蓋或搬運過程中,支撐件能夠在豎直方向起到支撐作用,從而避免外罩因受到豎直方向上的沖擊力而變形或損壞。同時,該支撐件與中環相對的一側設有翻邊,該翻邊固定于中環上,即可實現讓支撐件固定在中環上;該支撐件與底座相對的一側設有連接耳,該連接耳固定于底座上,即可實現讓支撐件固定在底座上,由此實現讓支撐件的上下兩端分別固定在中環和底座上。
同時,支撐件貼緊外罩設置,故當外罩受到垂直其表面的方向(即水平方向)的沖擊力時,支撐件能夠抵住外罩,減小外罩上受到的沖擊力,從而使得外罩不會在該沖擊力的作用下而發生變形或破損,即進一步保證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性;同時,通過支撐件對外罩的支撐,可使得外罩的機械強度提高,故當用戶在觸碰或按壓外罩時,不會出現外罩內凹和變形的情形,從而可以提高用戶體驗。
同時,在支撐件上設有加強筋,通過加強筋可以提高整個支撐件的機械強度,即使得支撐件的抗沖擊能力提高,從而使得支撐件能夠更可靠、有效的減小外罩受到的沖擊力。
同時,在支撐件由金屬材質制成,即可使得支撐件的抗沖擊能力更高,從而使得支撐件能夠更可靠、有效的減小外罩受到的沖擊力;同時,當電熱鍋為電磁加熱形式時,金屬材質的支撐件與電磁線盤之間的間距大于10mm,從而避免支撐件被電磁加熱。
另外,外罩的上端與中環卡接,下端與底座插接,即可實現將外罩快捷、方便的安裝在底座和中環之間,也即使得本實用新型的裝配效率更高,實用性更強。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現有技術中電熱鍋的分解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中電熱鍋的分解示意圖;
圖3為圖2中電熱鍋的剖視圖;
圖4為圖3中A區域的局部放大圖;
圖5為圖3中B區域的局部放大圖;
圖6為圖2中電熱鍋去掉底座后的仰視圖;
圖7為圖6沿C-C方向的剖視圖;
圖8為圖7中D區域的局部放大圖;
附圖標記:
10-底座;11-底座連接柱;20-外罩;30-中環;31-中環連接柱;100-底座;110-插槽;120-底座連接柱;200-外罩;210-卡槽;220-插片;300-中環;310-卡扣;320-中環連接柱;400-支撐件;401-第一支撐件;402-第二支撐件;410-翻邊;420-連接耳;430-加強筋;500-電磁線盤;610-第一螺絲;620-第二螺絲。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本實用新型中公開了一種電熱鍋,具體如電飯煲、電壓力煲、炒菜機、饅頭機等,其包括底座100、中環300及設于底座100與中環300之間的外罩200和外鍋(又名保溫罩、隔熱罩),該底座100和中環300之間還設有支撐件400,該支撐件400位于外罩200和外鍋之間,該支撐件400用來減小該外罩200受到的沖擊力。從而使得在使用及運輸搬運電熱鍋的過程中,當外罩200上受到沖擊力時,支撐件400能夠減小外罩200上受到的沖擊力,從而使得外罩200不會變形或破損,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實用性強的優點。
圖2至圖8中示意性的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在該實施例中,該支撐件400與中環300相對的一側設有翻邊410,在翻邊410上設有連接孔,該連接孔中設有第一螺絲610,該翻邊410通過該第一螺絲610固定于該中環300上,即可實現讓支撐件400的上端固定在中環300上;該支撐件400與底座100相對的一側設有連接耳420,在連接耳420上也設有連接孔,該連接孔中設有第二螺絲620,該連接耳420通過該第二螺絲固定于該底座100上,即可實現讓支撐件400的下端固定在底座100上。由此,支撐件400的上下兩端分別固定在中環300和底座100上,即可實現在豎直方向支撐起底座100和中環300,故當電熱鍋在豎直方向跌落或搬運過程中,支撐件400能夠在豎直方向起到支撐作用,從而避免外罩200因受到豎直方向上的沖擊力而變形或損壞。
同時,隨著電熱鍋功能的不斷升級,電熱鍋的鍋蓋上往往都集成了較多的功能型結構如用于實現自動洗米的清洗倉及與清洗倉配合電機驅動、泵組件等,這使得電熱鍋的鍋蓋的重量會大大提高,此時在開合鍋蓋的過程中,中環300往往會受到非常大的沖擊力,本實用新型中通過支撐件400能夠有效減小外罩200上受到的沖擊力,從而使得外罩200不會變形或破損,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實用性強的優點。
同時,作為優選,本實施例中,該支撐件400貼緊該外罩200設置,故當外罩200受到垂直其表面的方向(即水平方向)的沖擊力時,支撐件400能夠抵住外罩200,減小外罩200上受到的沖擊力,從而使得外罩200不會在該沖擊力的作用下而發生變形或破損,即進一步保證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性;同時,通過支撐件400對外罩200的支撐,可使得外罩200的機械強度提高,故當用戶在觸碰或按壓外罩200時,不會出現外罩200內凹和變形的情形,從而可以提高用戶體驗。
在本實施例中,考慮到電熱鍋大體上呈長方體結構,即左右兩側面的長度較長,二前后兩側面的長度較短,即左右兩側面的外罩200的強度較低,而前后兩側面的外罩200的強度較高,在此情形下,本實施例中,該支撐件400包括對應設于中環300兩側的第一支撐件401和第二支撐件402,即只對外罩200左右兩側強度較低的部分進行加強,從而降低成本。另外,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支撐件401和第二支撐件402均為板狀結構,且該第一支撐件401和第二支撐件402貼緊該外罩200的內側表面,第一支撐件401和第二支撐件402不僅能夠避免外罩200因受到豎直方向上的沖擊力而變形或損壞,還能夠避免外罩200因受到水平方向上的沖擊力而變形或損壞。
該支撐件400上設有加強筋430,通過加強筋430可以提高整個支撐件400的機械強度,即使得支撐件400的抗沖擊能力提高,從而使得支撐件400能夠更可靠、有效的減小外罩200受到的沖擊力。在本實施例中,該加強筋430由支撐件400向遠離相鄰外罩200的一側彎折而形成,且該加強筋430沿水平方向設于支撐件400上,這種加強筋430的結構,在增強支撐件400的機械強度的同時,還使得支撐件400具有一定的彈性,以便于將支撐件400通過第一螺絲610和第二螺絲620固定在中環300和底座100上。
在本實施例中,該支撐件400由金屬材質制成,即可使得支撐件400的抗沖擊能力更高,從而使得支撐件400能夠更可靠、有效的減小外罩200受到的沖擊力;同時,當支撐件400由鐵板、不銹鋼板等能夠被電磁加熱的金屬材質制成的情況下,當電熱鍋為電磁加熱形式時,該電熱鍋還包括電磁線盤500,該支撐件400與該電磁線盤500之間的間距大于10mm,即如圖7所示,位于電磁線盤500上方的即為外鍋(附圖中未標出),在外鍋的外側和中環300的內側設有支撐件400,該支撐件400的內側壁與電磁線盤500側壁之間的間距x和連接耳420的上表面與電磁線盤500之間的間距y的值均大于10mm,從而避免支撐400被電磁加熱,即進一步提高本是實用新型的實用性。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該外罩200的上端與中環300卡接,下端與底座100插接,更具體的說,如圖3和圖4所示,在外罩200的上端設有卡槽210,在中環300上設有與卡槽210相對應的卡扣310,外罩200通過卡槽210與卡扣310配合以讓外罩200的上端固定在中環300上;同時,在外罩200的下端設有插片220,在底座100上設有與插片220對應的插槽110,外罩200通過插片220與插槽110配合以讓外罩的下端固定在底座100上。即可實現將外罩200快捷、方便的安裝在底座100和中環300之間,也即使得本實用新型的裝配效率更高,實用性更強。
當然,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不局限于上述具體實施例,即外罩200不局限為一個單獨的部件,在另一實施例中,其還可以為:外罩200與中環300為一體成型結構,或外罩200與底座100為一體成型結構,通過在外罩200內設有支撐件,其同樣能夠達到上述技術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贅述。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