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家具,特別是涉及一種自動調節平衡床。
背景技術:
床作為日常家具必須品,滿足了我們每天休息的需要,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現有的床都是平板固定式的,用于在正常環境下使用,但是在如列車、長途車或輪船上等特殊環境下,由于會產生晃動,現有的普通床在使用時,人員會在床上出現身體滾動的情況,影響使用人員休息。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現有的上述缺陷,設計一種幫助人們在晃動環境下使用的床是必要的,因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動調節平衡床。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自動調節平衡床,包括床體,該床體由兩塊對設的端板和兩塊側板相互拼接成長方體框狀,每個所述側板的內壁上水平固定設置有一個凸臺,且每個該凸臺等高設置,所述凸臺上端與所述側板上端的距離為35cm,每個所述凸臺的上端等間距設置有多個彈簧,所述床體內從上往下鋪設有床板,且該床板與每個所述彈簧的上端接觸,所述凸臺上側的側板內壁上縱向設置有弧面凹陷,且該弧面凹陷的高度大于所述彈簧的高度與所述床板的厚度之和,所述床板的下表面中心處縱向設置有一個弧形的轉動槽,所述轉動槽的下方設置有一個圓柱形的固定轉軸,該固定轉軸的兩端固定連接在兩塊所述端板上,所述固定轉軸的上端抵觸在所述轉動槽內,所述固定轉軸的下方設有平衡配重塊,所述平衡配重塊位于所述固定轉軸的中軸線正下方,且所述平衡配重塊的兩端各通過一組傾斜的拉繩連接在所述床板的下端。
進一步,所述平衡配重塊為一個矩形柱,且該矩形柱的長度與所述床板的長度相同。
進一步,所述拉繩的長度小于該拉繩與所述床板連接端到所述側板底端的垂直距離。
有益效果:本使用新型結構簡單、便于操作、生產成本低,通過彈簧彈性支撐床板,同時通過平衡配重塊在晃動環境下對床板進行調節,可以自動扶正床板,避免使用者的身體隨著床體一起傾斜,保證使用者正常休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主視圖。
圖2是本使用新型側視圖。
如下具體實施例將結合上述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自動調節平衡床,包括床體1,該床體由兩塊對設的端板1a和兩塊側板1b相互拼接成長方體框狀,每個所述側板1b的內壁上水平固定設置有一個凸臺1d,且每個該凸臺1d等高設置,所述凸臺1d上端與所述側板1b上端的距離為35cm,每個所述凸臺1d的上端等間距設置有多個彈簧3,所述床體1內從上往下鋪設有床板2,且該床板2與每個所述彈簧3的上端接觸,所述凸臺1d上側的側板1b內壁上縱向設置有弧面凹陷1e,且該弧面凹陷1e的高度大于所述彈簧3的高度與所述床板2的厚度之和,所述床板2的下表面中心處縱向設置有一個弧形的轉動槽2a,所述轉動槽2a的下方設置有一個圓柱形的固定轉軸1c,該固定轉軸1c的兩端固定連接在兩塊所述端板1a上,所述固定轉軸1c的上端抵觸在所述轉動槽2a內,所述固定轉軸1c的下方設有平衡配重塊4,所述平衡配重塊4位于所述固定轉軸1c的中軸線正下方,且所述平衡配重塊4的兩端各通過一組傾斜的拉繩5連接在所述床板2的下端。
進一步,所述平衡配重塊4為一個矩形柱,且該矩形柱的長度與所述床板2的長度相同。
進一步,所述拉繩5的長度小于該拉繩5與所述床板2連接端到所述側板1b底端的垂直距離。
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如下: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使用者平躺在床板2上,在外部環境不產生晃動時,床板2平穩地放置在彈簧3上,每個彈簧3均勻壓縮,彈簧3還能提高使用的舒適度。當外部環境向左傾斜的時候,床板2沿著固定轉軸1c向右側轉動,平衡配重塊4將床板2的右側下拉,床板2右側壓縮彈簧3,左側放松,由此保證了床板2的平衡。當外部環境向右傾斜的時候,床板2沿著固定轉軸1c向左側轉動,平衡配重塊4將床板2的左側下拉,床板2左側壓縮彈簧3,右側放松,保證床板2平衡。
在本實施例中,作為優選,在端板1a上設置有通孔,固定轉軸1c穿設在該通孔內。床板2通過轉動槽2a與固定轉軸1c接觸實現轉動,同時便于床板2直接從床體1上取下。
側板1b上的弧面凹陷1e便于床板2順滑地轉動,不產生干涉。
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