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公寓床,具體地說是一種三連體公寓床。
背景技術:
公寓床主要由床體、書柜、衣柜、書桌和梯架等部分組成,床體包括床架和床板,床板位于床架的上部,書柜、衣柜和書桌均設置在床板的下方,梯架設置在床架的側方。公寓床是立體空間組合式結構,可大大節省室內空間,使室內整齊美觀,因此被廣泛應用于學校或工廠的集體宿舍。
現有的公寓床的床架通常是采用螺栓等緊固件將床立柱和橫梁固定連接搭建而成的,所用的床立柱也都是方管狀結構,這種床架的連接結構不僅拆裝不便,且使用時間長了,螺栓等緊固件易發生松動,造成結構不穩、床架搖晃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三連體公寓床,以解決現有公寓床拆裝不便、易松動、床體穩定性差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三連體公寓床,包括橫向并排設置的三個床本體,分別為第一床本體、第二床本體和第三床本體,在所述第一床本體與第二床本體之間設置有床梯,所述第二床本體與所述第三床本體相連接,在所述第三床本體上設置有梯架;
所述床本體的床架由若干立柱和橫梁組裝而成;
所述立柱是在中空的棱柱狀型材的棱沿部開設有若干成豎列排布的豁口;
所述橫梁是在梁桿的端部設置有角板,所述角板與所述立柱上開設有豁口的棱沿部相適配,在所述角板的彎折部設置有向內翹起的插齒,所述插齒插接在所述立柱的豁口內以將橫梁固定在所述立柱上。
所述立柱的橫截面是由正方形去除一組對角后所形成的梭形六角邊框,去角后形成的兩條斜邊為平行邊,且其中的一條斜邊為開口邊。
所述立柱包括對稱設置的兩塊L型折板、連接在兩塊所述L型折板之間的連接板和設置在所述L型折板邊沿的折角回沿,所述連接板連接在兩塊所述L型折板的相互對稱的兩條邊沿之間,所述折角回沿與所述連接板的板面相平行,所述豁口開設在所述L型折板的棱沿處。
所述角板的端面呈L型,包括兩塊相互垂直的邊板,其中一塊邊板固定在所述梁桿的端部且板面與梁桿的端面平行,另一塊邊板垂直于所述梁桿的端部并向外延伸。
所述插齒是在所述角板的彎折部的板體上制出的內翹齒片,所述內翹齒片在所述角板的內板面上形成可插接在所述豁口內的倒齒。
所述立柱為四棱柱,且其橫截面呈矩形,在所述四棱柱的四個棱沿部分別開設有成豎列排布的豁口。
所述床梯包括若干級臺階,在所述臺階上設置有踏板,在所述踏板的板面上設置有防滑墊。
所述梯架包括兩根豎直的立桿和水平設置在兩個立桿之間的若干架桿。
在組裝床架時,只需要將橫梁角板上的插齒對準立柱上的豁口,從上向下插入豁口內,此時角板的內板面與立柱的外表面緊密貼合,橫梁牢固的連接在立柱上;按照上述方法將其他橫梁與立柱按照預先制定好的圖紙依次連接固定即可。
本實用新型的公寓床由立柱和橫梁采用插接固定的方式組裝而成,不需要螺絲等固定連接件,拆裝極其方便,且固定連接非常牢靠,即使使用時間長了也不會發生任何松動,有效地解決了床體結構不穩、晃動等問題,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的三連體結構可提高空間利用率,使室內顯得更加寬敞、整潔,同時也節省了材料和成本。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設計巧妙,穩定性高,成本低,易于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立柱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立柱的端面結構示意圖。
圖4是橫梁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立柱與橫梁的連接處結構示意圖。
圖6是第二床體與第三床體連接處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床架,2、床梯,3、立柱,4、橫梁,5、L型折板,6、連接板,7、折角回沿,8、豁口,9、梁桿,10、角板,11、插齒,12、踏板,13、防滑墊,14、梯架。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橫向并排設置的三個床本體,分別為第一床本體、第二床本體和第三床本體。在第一床本體和第二床本體之間設置有床梯,以供兩個床的使用者共同使用;床梯2包括若干級臺階,在每級臺階上分別設有踏板12,在踏板12上設有防滑墊13,以避免滑脫碰傷,提高安全性。將床梯2設置在兩個床本體之間,作為使用者上下床的通道,供兩個床的使用者共同使用,不僅節省了生產材料和成本,還節省了占地空間。第二床本體和第三床本體首尾連接,在第三床本體上設置有梯架14,梯架14包括兩根豎直的立桿和水平設置在兩個立桿之間的若干架桿,作為該床的使用者上下床的通道。
床本體包括床架1和床板,床本體可以是雙人的上下鋪結構,也可以是單人的組合床結構,組合床結構是將床體與書桌、衣柜等組裝為一體的結構。
床架1是由若干立柱3和若干橫梁4組裝而成的。立柱3是由中空的棱柱狀型材制作而成,在立柱3的棱沿部開設有若干成豎列排布的豁口8。橫梁4是在梁桿9的端部設置有角板10,角板10是由一塊矩形鋼板彎制而成,彎折的角度與立柱3上開設有豁口8的棱沿部相適配,即角板10的彎折角度等于開設有豁口8的棱沿部所對應的角度,以使角板10能夠貼合在立柱3上。在角板10的彎折部設有若干成豎列排布的插齒11,插齒11位于角板10彎折部所成弧面的內部,插齒11插接在立柱3的豁口8內,以將橫梁4固定在立柱3上,如圖5所示。將豁口8開設在棱沿部、將插齒11設置在彎折部,可提高豁口8和插齒11的強度,同時保證豁口8與插齒11之間插接牢靠,避免松動、晃動等問題的發生。
如圖2和圖3所示,立柱3是由優質冷軋鋼板經特制成型線軋制而成的六棱柱結構,其橫截面為梭形六角邊框,該梭形六角邊框是指將正方形去除一組對角后所形成的框體,去角后形成的兩條斜邊為平行邊,且其中的一條斜邊為開口邊。
立柱3包括兩塊對稱設置的L型折板5、連接在兩塊L型折板5之間的連接板6和設置在L型折板5邊沿上的折角回沿7。L型折板5為90°的折板,在折板一端的邊沿上設置有折角回沿7,兩塊折板上的折角回沿7在同一平面上。連接板6連接在兩塊折板的未設置折角回沿7的邊沿之間,且連接板6的板面與折角回沿7所在平面平行。兩個折板的折角回沿7之間形成的開口,一方面可便于整個型材的噴涂操作,使噴涂全面到位,無死角,以提高立柱3的防腐蝕性和抗氧化性;另一方面該開口還可作為床板邊角的容納口(如圖3),提高立柱3的適用性。同時,上述結構還減小了占地空間,增大了承力面積,提高了整體的穩定性和強度,減少了型材的厚度和用鋼量。
在立柱3的兩個L型折板5的直角棱沿部分別開設有若干豁口8,豁口8沿棱沿所在直線成列排布,且豁口8呈矩形,豁口8在立柱3上的分布按照預先制定好的圖紙確定。
如圖4所示,橫梁4是在梁桿9的端部垂直設置有角板10,角板10由矩形鋼板彎折90°而制成,包括兩塊相互垂直的邊板,其中一塊邊板焊接在梁桿9的端面上,且該邊板的板面與梁桿9的端面相互平行,另一塊邊板則垂直于梁桿9的端面向外延伸,且該邊板的外側板面與梁桿9的側面平行或共平面。在角板10的彎折部設置有若干插齒11,插齒11沿彎折部所在直線成列排布,相鄰兩個插齒11之間的間距等于立柱3上相鄰兩個豁口8之間的間距。插齒11是在角板10的折彎處的板體上制出的內翹齒片,該內翹齒片在角板10的內板面上形成可插接在豁口8內的倒齒。為保證插接的穩定性,插齒11為具有一定彎折度的齒片,以與立柱3的棱沿部適配。
當第三床本體端部的橫梁直接連接在第二床本體尾部的立柱上時,第二床本梯尾部的立柱應設置成方管狀結構,即橫截面為矩形的中空棱柱,且在棱柱的四個直角棱沿部分別設置有成豎列排布的豁口,如圖6所示。其中,兩列豁口用于與第二床本體上的橫梁插接配合,另外兩列豁口用于與第三床本體上的橫梁插接配合,從而將第二床本體和第三床本體直接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