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廚房家電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烹飪器具。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小家電產品的電源線基本都設計成從機器尾部進入,一部分產品的電源線需要走線至機器前端。此時,尾部至前端之間的電源線就必須被固定住。目前一般采用扎帶綁緊的方法進行電源線的固定,但是此方法增加了材料成本(扎帶),人工成本,即需要綁緊扎帶,并剪掉多余的扎帶,往往會出現未將扎帶綁緊,或剪掉的多余扎帶留在機器內的情況,上述操作導致裝配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烹飪器具,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裝配效率較低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烹飪器具,包括:殼體、設置在所述殼體內的電源線及將所述電源線固定在所述殼體上的固定結構。其中,固定結構具有打開狀態及扣合狀態,固定結構處于打開狀態時具有開口,電源線能夠從開口裝入至固定結構內,固定結構處于扣合狀態時開口被封堵以防止電源線從開口處脫出。
進一步地,固定結構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開口形成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間,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間還形成與開口連通的容線槽。
進一步地,第一固定件比第二固定件的長度長,第二固定件的端部設置有卡鉤,第一固定件的端部設置有與卡鉤配合的卡合件,固定結構處于打開狀態時第一固定件的中部與第二固定件的端部之間形成開口,固定結構處于扣合狀態時第一固定件朝向第二固定件彎折或者彎曲并且卡合件與卡鉤卡合在一起以封堵開口。
進一步地,第一固定件的中部具有折痕。
進一步地,第一固定件的中部設置有凹槽形成折痕。
進一步地,卡鉤設置在第二固定件遠離第一固定件的表面上。
進一步地,第一固定件上設置有與卡鉤配合的卡口,卡口形成卡合件,卡口與卡鉤配合時卡鉤從卡口中穿出。
進一步地,卡鉤的寬度小于第二固定件的本體的寬度以使卡鉤與第二固定件的本體之間形成限位臺階。
進一步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為片狀結構。
進一步地,固定結構包括沿電源線延伸方向設置的多個。
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烹飪器具包括:殼體、設置在所述殼體內的電源線及將所述電源線固定在所述殼體上的固定結構。其中,固定結構具有打開狀態及扣合狀態,固定結構處于打開狀態時具有開口,電源線能夠從開口裝入至固定結構內,固定結構處于扣合狀態時開口被封堵以防止電源線從開口處脫出。這樣,當固定結構處于打開狀態時,將電源線從固定結構的開口處裝入至固定結構內??酆瞎潭ńY構后,開口被封堵,從而使得電源線不易脫出,實現電源線的固定。上述操作只需工人將電源線放入開口并扣合固定結構即可,提高了裝配效率及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烹飪器具的實施例的局部結構的俯視示意圖;
圖2示出了圖1的烹飪器具的固定結構處于打開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示出了圖2的固定結構的A處放大示意圖;
圖4示出了圖1的烹飪器具的固定結構處于扣合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以及
圖5示出了圖4的固定結構的B處放大示意圖。
其中,上述附圖包括以下附圖標記:
10、殼體;20、電源線;30、固定結構;31、開口;32、第一固定件;321、卡口;33、第二固定件;331、卡鉤。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圖1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烹飪器具的實施例的局部結構的俯視示意圖,圖2示出了圖1的烹飪器具的固定結構處于打開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3示出了圖2的固定結構的A處放大示意圖,圖4示出了圖1的烹飪器具的固定結構處于扣合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5示出了圖4的固定結構的B處放大示意圖。
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烹飪器具包括:殼體10、設置在所述殼體10內的電源線20及將所述電源線20固定在所述殼體10上的固定結構30。其中,如圖3和圖5所示,固定結構30具有打開狀態及扣合狀態,固定結構30處于打開狀態時具有開口31,電源線20能夠從開口31裝入至固定結構30,固定結構30處于扣合狀態時開口31被封堵以防止電源線20從開口31處脫出。
應用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當固定結構30處于打開狀態時,將電源線20從固定結構30的開口31處裝入至固定結構30內。扣合固定結構30后,開口31被封堵,從而使得電源線20不易脫出,實現電源線20的固定。上述操作只需工人將電源線20放入開口31并扣合固定結構30即可,提高了裝配效率及生產效率。
如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固定結構30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固定件32和第二固定件33,開口31形成在第一固定件32和第二固定件33之間,第一固定件32和第二固定件33之間還形成與開口31連通的容線槽。固定結構30由第一固定件32和第二固定件33組成,電源線20穿設在第一固定件32和第二固定件33形成的容線槽中,因此固定結構30比較簡單,成本較低。
如圖3和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固定件32比第二固定件33的長度長,第二固定件33的端部設置有卡鉤331,第一固定件32的端部設置有與卡鉤331配合的卡合件,固定結構30處于打開狀態時第一固定件32的中部與第二固定件33的端部之間形成開口,固定結構30處于扣合狀態時第一固定件32朝向第二固定件33彎折或者彎曲并且卡合件與卡鉤331卡合在一起以封堵開口31。操作時使第一固定件32朝向第二固定件33彎折或者彎曲,之后通過卡合件和卡鉤331配合實現開口31的封堵,上述結構使得固定電源線20的操作簡單方便。
如圖3和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固定件32的中部具有折痕。當對第一固定件32進行折彎操作時,設置有折痕的部位操作較為省力,因此操作方便。
如圖3和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固定件32的中部設置有凹槽形成折痕。凹槽容易加工,使得折痕的實現更加容易。
如圖3和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卡鉤331設置在第二固定件33遠離第一固定件32的表面上。上述結構使得卡鉤331與第一固定件32的卡合件配合更加穩定,不易脫離配合。
如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固定件32上設置有與卡鉤331配合的卡口321,卡口321形成卡合件,卡口321與卡鉤331配合時卡鉤331從卡口321中穿出???21容易加工,使得卡合件的實現更加容易。
如圖3和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卡鉤331的寬度小于第二固定件33的本體的寬度以使卡鉤331與第二固定件33的本體之間形成限位臺階。限位臺階可以對折彎后的第一固定件32的端部下方起到止擋的作用,確保容線槽有足夠的空間容納電源線20,防止電源線20與固定結構30相互干涉。
如圖3和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固定件32和第二固定件33為片狀結構。片狀結構降低了材料成本,且易加工,節省空間。
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固定結構30包括沿電源線20延伸方向設置的多個。多個固定結構30使得電源線20被穩定地固定在殼體10上,防止電源線20脫出。
從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實施例實現了如下技術效果:
當固定結構處于打開狀態時,將電源線從固定結構的開口處裝入至固定結構內??酆瞎潭ńY構后,開口被封堵,從而使得電源線不易脫出,實現電源線的固定。上述操作只需工人將電源線放入開口并扣合固定結構即可,提高了裝配效率及生產效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