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料理機技術領域,尤其是改進泄壓閥的真空料理機。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食物料理機都是通過電機帶動刀片旋轉對食材進行切割粉碎,從而忽視了料理機在攪拌粉碎食材時,由于攪拌杯內有空氣,切割粉碎的食材在刀頭的攪動作用下與空氣充分發生作用,造成食材色澤上變差,營養上的流失,并且食材的口感降低的問題,存放保鮮的時間也大大減少;
另一方面,目前市面上的抽真空保鮮料理機,其杯蓋上的氣閥多采用抽拉式、旋扣式等方案,以實現密封和泄壓,消費者使用頗不方便,因此,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問題進行解決。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緊湊,使用方便簡單的料理機的密封泄壓結構。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改進泄壓閥的真空料理機,包括機座,機座內設有抽真空泵,機座上座設有攪拌杯,攪拌杯上設有杯蓋,杯蓋上開設有與攪拌杯內腔連通的抽真空連接筒,機座一側設有抽真空座,抽真空座上轉動連接有抽真空搖臂,抽真空泵通過抽真空座和抽真空搖臂與抽真空連接筒連通,其特征是:
抽真空連接筒的底部設有凹腔,凹腔的底部開設有與攪拌杯內腔連通的抽真空排氣孔,抽真空排氣孔的頂部向上延伸有上導向凸筒,抽真空排氣孔的底部向下延伸有下導向凸筒;
抽真空排氣孔內間隙配合有柱塞,柱塞的頂部延伸有上可變膠帽,上可變膠帽壓抵在上導向凸筒,柱塞的底部延伸有下限位膠帽,下限位膠帽壓抵在下導向凸筒;
上導向凸筒外周的凹腔的底部設有與上可變膠帽相抵的第二上導向凸筒,且上導向凸筒上按圓周方向開設有多個與抽真空排氣孔導通的上開口,
下導向凸筒上按圓周方向開設有多個連通抽真空排氣孔和攪拌杯內腔的下開口。
具體地,使用者通過抽真空搖臂與抽真空連接筒連接,使抽真空泵與攪拌杯內腔連通,進而對攪拌杯內腔進行抽真空;
進一步地,當對攪拌杯內腔進行抽真空完畢后,將抽真空搖臂與抽真空連接筒分離,此時攪拌杯內腔仍處于抽真空狀態;
更為具體地,當抽真空搖臂與抽真空連接筒分離后,攪拌杯內腔即為真空狀態,真空狀態下攪拌杯內腔的氣體壓力低于外界的大氣壓,因此外界大氣壓強大于攪拌杯內腔,必將受到大氣壓力的作用,使上可變膠帽密封壓抵上導向凸筒,起到密封恒壓作用,使用者可將攪拌杯拆卸進行單獨存放保鮮,此時的上可變膠帽在沒收到外力作用下,始終會壓抵在上導向凸筒,亦可以將攪拌杯整個放進冰箱內進行冷藏保存,使攪拌杯內的食物大大延長保鮮時間,保持食物的新鮮度;
進一步地,當使用者需要對攪拌內腔進行泄壓時,通過按壓上可變膠帽進行泄壓,具體地,由于上可變膠帽由外力施壓所以產生形變皺褶,使上可變膠帽與上開口之間形成泄壓間隙,使外界空氣沿泄壓間隙、下開口進入到攪拌杯內腔,從而使攪拌杯內腔的空氣與外界大氣壓強重新達到平衡,從而可以輕松打開杯蓋;
進一步地,由于攪拌杯內腔重新注入外界的空氣,所以杯蓋更加容易拆卸,方便對攪拌杯內腔清洗,使用方便簡單。
抽真空搖臂的延伸末端設有連接頭,連接頭一端通過連接管沿抽真空搖臂和抽真空座延伸至與抽真空泵連接,連接頭另一端連接有與抽真空連接筒的底部相抵的吸盤,吸盤開設有多個吸氣口。
具體地,將吸盤與凹腔對準連接,從而使攪拌杯內腔、吸氣口、連接頭、連接管以及抽真空泵連通,進行抽真空;
更為具體地,當抽真空泵工作時,吸盤上的吸氣口將攪拌杯內腔的空氣吸出,同時帶動上可變膠帽向上翻折(產生形變)形成間隙,從而將攪拌杯內腔的空氣抽出。
上導向凸筒與第二上導向凸筒向上延伸的高度相同。
具體地,使上可變膠帽能夠更好地與上導向凸筒密封配合,保持良好的密封性能。
抽真空搖臂上連接有泄氣閥。
具體地,當使用抽真空搖臂完成抽真空后,由于抽真空連接筒和凹腔都是處于抽真空狀態,所以大氣壓將抽真空搖臂壓在抽真空連接筒上,造成難以拆卸,所以要通過泄氣閥進行泄壓才能輕易將抽真空搖臂與抽真空連接筒分離,進而方可把攪拌杯與機座拆卸分離,使用簡單方便。
所述抽真空排氣孔的孔徑由下至上呈逐漸增大狀。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為改進泄壓閥的真空料理機,使用者通過抽真空搖臂與抽真空連接筒連接,使抽真空泵與攪拌杯內腔連通,進而對攪拌杯內腔進行抽真空;
(2)本實用新型為改進泄壓閥的真空料理機,當對攪拌杯內腔進行抽真空完畢后,將抽真空搖臂與抽真空連接筒分離,此時攪拌杯內腔仍處于抽真空狀態;
(3)本實用新型為改進泄壓閥的真空料理機,當抽真空搖臂與抽真空連接筒分離后,攪拌杯內腔即為真空狀態,真空狀態下攪拌杯內腔的氣體壓力低于外界的大氣壓,因此外界大氣壓強大于攪拌杯內腔,必將受到大氣壓力的作用,使上可變膠帽密封壓抵上導向凸筒,起到密封恒壓作用,使用者可將攪拌杯拆卸進行單獨存放保鮮,此時的上可變膠帽在沒收到外力作用下,始終會壓抵在上導向凸筒,亦可以將攪拌杯整個放進冰箱內進行冷藏保存,使攪拌杯內的食物大大延長保鮮時間,保持食物的新鮮度;
(4)本實用新型為改進泄壓閥的真空料理機,當使用者需要對攪拌內腔進行泄壓時,通過按壓上可變膠帽進行泄壓,具體地,由于上可變膠帽由外力施壓所以產生形變皺褶,使上可變膠帽與上開口之間形成泄壓間隙,使外界空氣沿泄壓間隙、下開口進入到攪拌杯內腔,從而使攪拌杯內腔的空氣與外界大氣壓強重新達到平衡,從而可以輕松打開杯蓋;
(5)本實用新型為改進泄壓閥的真空料理機,由于攪拌杯內腔重新注入外界的空氣,所以杯蓋更加容易拆卸,方便對攪拌杯內腔清洗,使用方便簡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圖1的A處放大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圖1的A處放大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圖4的B處放大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圖1的C處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1至6所示,改進泄壓閥的真空料理機,包括機座1,機座1內設有抽真空泵2,機座1上座設有攪拌杯3,攪拌杯3上設有杯蓋4,杯蓋4上開設有與攪拌杯3內腔連通的抽真空連接筒5,機座1一側設有抽真空座6,抽真空座6上轉動連接有抽真空搖臂7,抽真空泵2通過抽真空座6和抽真空搖臂7與抽真空連接筒5連通,其特征是;
抽真空連接筒5的底部設有凹腔8,凹腔8的底部開設有與攪拌杯3內腔連通的抽真空排氣孔9,抽真空排氣孔9的頂部向上延伸有上導向凸筒10,抽真空排氣孔9的底部向下延伸有下導向凸筒11;
抽真空排氣孔9內間隙配合有柱塞12,柱塞12的頂部延伸有上可變膠帽13,上可變膠帽13壓抵在上導向凸筒10,柱塞12的底部延伸有下限位膠帽14,下限位膠帽14壓抵在下導向凸筒11;
上導向凸筒10外周的凹腔8的底部設有與上可變膠帽13相抵的第二上導向凸筒15,且上導向凸筒10上按圓周方向開設有多個與抽真空排氣孔9導通的上開口16,
下導向凸筒11上按圓周方向開設有多個連通抽真空排氣孔9和攪拌杯3內腔的下開口17。
具體地,使用者通過抽真空搖臂7與抽真空連接筒5連接,使抽真空泵2與攪拌杯3內腔連通,進而對攪拌杯3內腔進行抽真空;
進一步地,當對攪拌杯3內腔進行抽真空完畢后,將抽真空搖臂7與抽真空連接筒5分離,此時攪拌杯3內腔仍處于抽真空狀態;
更為具體地,當抽真空搖臂7與抽真空連接筒5分離后,攪拌杯3內腔即為真空狀態,真空狀態下攪拌杯3內腔的氣體壓力低于外界的大氣壓,因此外界大氣壓強大于攪拌杯3內腔,必將受到大氣壓力的作用,使上可變膠帽13密封壓抵上導向凸筒10,起到密封恒壓作用,使用者可將攪拌杯3拆卸進行單獨存放保鮮,此時的上可變膠帽13在沒收到外力作用下,始終會壓抵在上導向凸筒10,亦可以將攪拌杯3整個放進冰箱內進行冷藏保存,使攪拌杯3內的食物大大延長保鮮時間,保持食物的新鮮度;
進一步地,當使用者需要對攪拌內腔進行泄壓時,通過按壓上可變膠帽13進行泄壓,具體地,由于上可變膠帽13由外力施壓所以產生形變皺褶,使上可變膠帽13與上開口16之間形成泄壓間隙,使外界空氣沿泄壓間隙、下開口17進入到攪拌杯3內腔,從而使攪拌杯3內腔的空氣與外界大氣壓強重新達到平衡,從而可以輕松打開杯蓋4;
進一步地,由于攪拌杯3內腔重新注入外界的空氣,所以杯蓋4更加容易拆卸,方便對攪拌杯3內腔清洗,使用方便簡單。
抽真空搖臂7的延伸末端設有連接頭18,連接頭18一端通過連接管19沿抽真空搖臂7和抽真空座6延伸至與抽真空泵2連接,連接頭18另一端連接有與抽真空連接筒5的底部相抵的吸盤20,吸盤20開設有多個吸氣口21。
具體地,將吸盤20與凹腔8對準連接,從而使攪拌杯3內腔、吸氣口21、連接頭18、連接管19以及抽真空泵2連通,進行抽真空;
更為具體地,當抽真空泵2工作時,吸盤20上的吸氣口21將攪拌杯3內腔的空氣吸出,同時帶動上可變膠帽13向上翻折(產生形變)形成間隙,從而將攪拌杯3內腔的空氣抽出。
上導向凸筒10與第二上導向凸筒15向上延伸的高度相同。
具體地,使上可變膠帽13能夠更好地與上導向凸筒10密封配合,保持良好的密封性能。
抽真空搖臂7上連接有泄氣閥22。
具體地,當使用抽真空搖臂7完成抽真空后,由于抽真空連接筒5和凹腔8都是處于抽真空狀態,所以大氣壓將抽真空搖臂7壓在抽真空連接筒5上,造成難以拆卸,所以要通過泄氣閥22進行泄壓才能輕易將抽真空搖臂7與抽真空連接筒5分離,進而方可把攪拌杯3與機座1拆卸分離,使用簡單方便。
所述抽真空排氣孔9的孔徑由下至上呈逐漸增大狀。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而已,舉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等同設計,均應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所涵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