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烹飪設備,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空氣炸鍋及其控制方法、裝置和可讀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1、現有技術中的空氣炸鍋在烹飪過程中,通過加熱管和扇葉旋轉共同作用下產生熱風,對食材進行烘烤炸制烹飪。用戶在烹飪一些需要烘炸、蒸煮工藝組合的菜肴時,則還需要其他的烹飪器具完成烹飪,導致用于烹飪菜肴的操作繁瑣。
2、因此,如何克服上述技術缺陷,成為了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
2、為此,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種空氣炸鍋。
3、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種空氣炸鍋的控制方法。
4、本發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種空氣炸鍋的控制裝置。
5、本發明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種空氣炸鍋的控制裝置。
6、本發明的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種可讀存儲介質。
7、本發明的第六方面提出了一種空氣炸鍋。
8、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空氣炸鍋,包括:本體,本體包括容納腔,用于容納液體;熱風組件,設于本體,用于向容納腔吹送高溫氣流;第一加熱件,設于本體,用于對容納腔內的液體進行加熱;容器,用于容納烹飪食材,位于容納腔內;升降組件,設于本體,升降組件與容器相連接,用于帶動容器在容納腔內升降運動,以使至少部分容器接觸液體或與液體分隔。
9、本技術限定了一種空氣炸鍋,空氣炸鍋包括本體和容器,本體為空氣炸鍋的主體框架結構,本體內形成有容納腔,容器位于本體內的容納腔中,其中,容納腔用于容納用于烹飪的液體,容器用于容納待烹飪的食材。空氣炸鍋還包括升降組件,升降組件安裝在本體上,升降組件的一端與本體相連接,另一端與容器相連接,升降組件能夠帶動容器在容納腔內做升降運動,在容納腔中容納液體的情況下,升降組件帶動容器由液體的液面內移動至液面外,或帶動容器由液面外移動至液面內,使空氣炸鍋能夠對食材進行隔水加熱或接觸水加熱。
10、空氣炸鍋還包括熱風組件和第一加熱件,熱風組件安裝在本體上,熱風組件能夠在開啟后向容納腔內吹送高溫氣流。在容器移動至液體的液面以上時,通過高溫氣流加熱放置在位于容納腔中容器內的食物,高溫氣流會使食物的表皮快速升溫,以得到口感酥脆,色澤油亮的食物,以實現對食物的空氣炸功能。第一加熱件與容納腔相匹配,第一加熱件能夠對容納腔內的液體進行加熱,通過容納腔內的液體對容器內的食材進行浸泡、蒸制或煮制。
11、示例性地,容納腔內容納燉煮湯汁,容器中的烹飪食材為丸子。通過升降組件帶動容器移動至容納腔的液面之上,先通過熱風組件所輸出的高溫氣流加熱丸子的表皮,使丸子的表皮迅速硬化,以避免丸子在后續燉煮過程中散開。控制升降組件帶動容器移動至容納腔的液面之下,并控制熱風組件停止運行,使容器內的丸子與容納腔的湯汁接觸,控制第一加熱件開始運行,對容納腔內的燉煮湯汁進行加熱,將湯汁燉入丸子,優化丸子的口味。
12、示例性地,容納腔內容納清水,容器中的烹飪食材為小酥肉。通過升降組件帶動容器移動至容納腔的液面之上,先通過熱風組件所輸出的高溫氣流對小酥肉進行空氣炸,在炸制成功后,保持升降組件維持在液面之上,控制熱風組件停止運行,并控制第一加熱件開始運行,對容納腔內清水進行加熱,清水受熱后產生蒸汽,通過蒸汽對對容器內的小酥肉進行蒸制,實現了對烹飪食材先炸后蒸的烹飪過程。
13、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空氣炸鍋包括用于容納烹飪食材的容器,以及容納液體的容納腔,使該空氣炸鍋能夠實現對食材的燉、煮、空氣炸等功能,并且升降組件能夠帶動容器相對容納腔內做升降運動,使空氣炸鍋在一次烹飪過程中,能夠在不同的烹飪模式之間切換,實現了拓寬空氣炸鍋功能,且簡化了烹飪食材的烹飪過程和用戶的操作,提高用戶通過空氣炸鍋烹飪食材的便利性。
14、另外,本發明提供的上述空氣炸鍋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
15、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容器上設置有鏤空部,容器的內腔通過鏤空部與容納腔相連通。
16、在該技術方案中,容器為具有鏤空部的容器,保證容器的內腔與本體內的容納腔連通。
17、具體來說,在容器位于容納腔內的液面之下時,容納腔內的液體能夠通過鏤空部進入容器內部與食材接觸。在容器位于容納腔內的液面之上時,第一加熱件運行能夠使容納腔內的液體蒸發,產生的蒸汽能夠通過鏤空部進入容器內部與食材接觸。
18、示例性地,容器為炸籃,炸籃上設置有條狀鏤空,使容器的內腔與用于容納液體的容納腔相連通。鏤空部的還可以為通孔等鏤空結構,在此不做具體限定,且鏤空部的數量為多個,具體數量也不做具體限定。
19、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中,通過在容器上設置鏤空部,使容器的內腔能夠與容納腔連通,保證空氣炸鍋在對烹飪食材進行蒸制或煮制的過程中,液體或蒸汽能夠與食材完全接觸,提高烹飪效果。
20、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升降組件包括:第一驅動件,設于本體;連接件,連接件的一端與第一驅動件的輸出端相連接,連接件的另一端與容器可拆卸相連。
21、在該技術方案中,升降組件包括第一驅動件和連接件,第一驅動件安裝在本體上,第一驅動件能夠帶動連接件進行升降運動,連接件的兩端分別連接在容器和第一驅動件的輸出端,第一驅動件用于對容器執行升降動作提供動力。連接件與容器可拆卸相連接,使容器能夠相對連接件拆卸清洗。
22、示例性地,第一驅動件可以為推桿升降電機,推桿升降電機通過電力線能夠與外界電源連接,該推桿升降電機安裝在本體上,輸出端朝向容納腔的方向延伸,輸出端與連接件相連接,帶動連接件在容納腔內做升降運動,連接件與容器通過滑槽和滑軌實現可拆卸連接。
23、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中,升降組件包括提供動力的第一驅動件,以及第一驅動件與容器之間的連接件,實現了第一驅動件能夠帶動容器在容納腔內做升降運動,從而靈活地對容器在容納腔內的位置進行調整。
24、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空氣炸鍋還包括:供液組件,設于本體,用于向容納腔內供液。
25、在該技術方案中,空氣炸鍋還包括供液組件,供液組件設置在本體上,開啟供液組件后供液組件能夠將水輸送至容納腔內,使經過高溫氣流烹制的食物可以被浸泡和燉煮。
26、具體來說,供液組件向容納腔內的供液的過程能夠根據實際烹飪過程進行控制和調整,例如:對烹飪食材進行先炸后蒸,為保證炸制食材的效果,可以在炸制階段運行完成之后,控制供液組件向容納腔內進行供液。
27、示例性地,在供液組件向烹飪腔內注液的過程中,可借助熱風組件所輸出的高溫氣流對液體進行加熱,使進入容納腔內的液體已經處于被預熱后的狀態,在對食材進行蒸煮階段,減少第一加熱件對容納腔內液體的加熱時長,提高加熱效率。
28、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通過在空氣炸鍋中設置供液組件,使用戶通過空氣炸鍋進行烹飪時,可以提前將液體注入供液組件中,并在烹飪過程中通過供液組件在合適的時機將液體注入烹飪腔內,使空氣炸鍋能夠實現全自動烹飪,進一步減少了用戶所需執行的操作步驟。
29、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供液組件包括:儲液箱,設于本體;供液管路,供液管路的第一端與儲液箱連通,供液管路的第二端與容納腔連通;泵體,設于供液管路。
30、在該技術方案中,對供液組件的結構進行限定。具體地,供液組件包括儲液箱、供液管路和泵體,儲液箱設置在本體內,儲液箱用于存儲烹飪所需的液體,供液管路的第一端與儲液箱連通,供液組件的第二端與烹飪腔連通,泵體安裝在供液管路上,開啟泵體后儲液箱內的水被泵體泵送至烹飪腔,以完成添水操作。
31、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通過設置儲液箱,使空氣炸鍋自身具備儲液能力,以使空氣炸鍋可以脫離外接水源獨立使用,從而提升空氣炸鍋的實用性和便利性。通過設置供液管路和泵體,實現了自動化續液體,免去人工向烹飪腔內添加液體的繁復操作,進而實現提升空氣炸鍋自動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提升用戶使用體驗的技術效果。
32、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內膽的底壁包括進水孔,供液管路設于底座,供液管路的第二端與進水孔對接,空氣炸鍋還包括:單向閥,設于進水孔,單向閥在由內膽外側至內膽內側的方向上單向導通。
33、在該技術方案中,內膽的底壁設置有進水孔,進水孔縱向貫通內膽的底壁。在此基礎上,供液管路的第二端與進水孔對接,在將內膽轉入底座后,進水孔與供液管路的第二端連接,泵體即可將儲液箱內的水通過供液管路泵入烹飪腔。對應地,拆除內膽即可斷開進水孔和供液管路的連接,以便于清洗內膽。
34、在此基礎上,進水孔處還安裝有單向閥,單向閥嵌裝在進水孔內,且單向閥在由內膽外部至內膽內部的方向單向導通。在向烹飪腔內注水時,供液管路中的水在水泵的驅動下沖開單向閥,以流入烹飪腔,以通過浸泡食物的高溫水燉煮食物。完成燉煮后,將內膽由底座上拆下,因單向閥由外至內單向導通,所以單向閥能夠封堵進水孔,以避免內膽內的水從進水孔泄漏,從而在滿足供液需求的基礎上保留內膽自身的固有功能,進而實現提升空氣炸鍋實用性和可靠性的技術效果。
35、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空氣炸鍋的控制方法,應用于上述第一方面中空氣炸鍋,空氣炸鍋的控制方法包括:控制升降組件帶動容器移動至目標位置,目標位置與容納腔內液體的液面相匹配;在容器位于目標位置的情況下,控制熱風組件和/或第一加熱件運行。
36、本技術限定了一種空氣炸鍋的控制方法用于對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的空氣炸鍋進行控制,實現通過空氣炸鍋對容器內的烹飪食材進行烘炸、蒸制、煮制等功能。
37、空氣炸鍋在接收到烹飪指令后,根據烹飪指令控制升降組件帶動容器移動至容納腔內的目標位置。在容器達到目標位置之后,根據烹飪指令選擇熱風組件和/或第二加熱件運行。其中,目標位置包括液面以下和液面以上,即容器內的烹飪食材是否與容納腔內的液體接觸。
38、具體來說,在空氣炸鍋運行在單烘烤模式下,通過控制升降組件帶動容器上升,實現容器相對容納腔空間上的位移,即容器位于液面以上,通過熱風組件產生的熱風對食物進行加熱,從而實現單烘烤功能。
39、在空氣炸鍋運行在單蒸模式下,在容納腔中放入一定量的水,通過控制升降組件帶動容器上升,實現容器內的烹飪食材與容納腔中的水分離,開啟第一加熱件對容納腔中的水產生水蒸氣,從而實現對食材的單蒸功能。
40、在空氣炸鍋運行在單煮模式下,在容納腔中放入一定量的水通過控制升降組件帶動容器下降,實現容器內的烹飪食材與容納腔中水的接觸,開啟第一加熱件對容納腔中的水進行加熱來實現食物的煮制,從而實現食物的單煮功能。
41、在空氣炸鍋運行在先烘烤后蒸模式下,通過控制升降組件帶動容器上升,實現容器相對容納腔空間上的位移,即容器位于液面以上,通過熱風組件產生的熱風對食物進行加熱。烘烤結束后,控制熱風組件停止運行,并開啟第一加熱件對容納腔中的水產生水蒸氣,從而實現先烘烤后蒸的功能。
42、在空氣炸鍋運行在先烘烤后煮模式下,通過控制升降組件帶動容器上升,實現容器相對容納腔空間上的位移,即容器位于液面以上,通過熱風組件產生的熱風對食物進行加熱。烘烤結束后,通過控制升降組件帶動容器下降實現容器內食材與烹飪腔中水的接觸,同時通過第一加熱件對容納腔中的水進行加熱來實現食物的煮制,從而實現食物先烘烤后蒸的功能;
43、在空氣炸鍋運行在先蒸后烘烤模式下,通過控制升降組件帶動容器上升,實現容器相對容納腔空間上的位移,即容器位于液面以上,同時第二加熱件加熱內鍋中的水產生水蒸氣,從而實現食物的蒸制,然后關閉第一加熱件的加熱功能,通過熱風組件產生的熱風對食物進行加熱,從而實現食物先蒸后烘烤的功能。
44、在空氣炸鍋運行在先煮后烘烤模式下,通過控制升降組件帶動容器下降實現容器內食材與烹飪腔中水的接觸,同時第一加熱件加熱容納腔中的水,從而實現對食物的煮制,然后控制第一加熱件停止運行,通過熱風組件產生的熱風對食物進行加熱,從而實現食物先煮后烘烤的功能。
45、在空氣炸鍋運行在同時蒸烤模式下,通過控制升降組件帶動容器上升,實現容器相對容納腔空間上的位移,即容器位于液面以上,同時第二加熱件加熱內鍋中的水產生水蒸氣,同時通過熱風組件產生的熱風對食物進行加熱,從而實現食物同時蒸烤的功能;
46、在空氣炸鍋運行在同時烘煮模式下,通過控制升降組件帶動容器下降實現容器內食材與烹飪腔中水的接觸,第一加熱件加熱容納腔中的水,同時通過熱風組件產生的熱風對食物進行加熱,從而實現食物同時烘煮的功能。
47、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空氣炸鍋包括用于容納烹飪食材的容器,以及容納液體的容納腔,使該空氣炸鍋能夠實現對食材的燉、煮、空氣炸等功能,并且升降組件能夠帶動容器相對容納腔內做升降運動,使空氣炸鍋在一次烹飪過程中,能夠在不同的烹飪模式之間切換,實現了拓寬空氣炸鍋功能,且簡化了烹飪食材的烹飪過程和用戶的操作,提高用戶通過空氣炸鍋烹飪食材的便利性。
48、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控制熱風組件和/或第一加熱件運行,包括:基于容器位于液面以上,控制熱風組件和/或第一加熱件運行;基于容器至少部分位于液面以下,控制第一加熱件運行。
49、在該技術方案中,目標位置處于液面以上時,即容器內的食材不與容納腔內的液體接觸,此時,空氣炸鍋能夠通過熱風組件對食材進行熱風烘炸,或第一加熱件加熱容納腔內液體產生蒸汽對食材進行蒸制,或空氣炸鍋同步開啟熱風組件和第一加熱件,實現對容器內的食材進行同步蒸制和烘炸。
50、目標位置處于液面以下時,即容器內的食材與容納腔內的液體接觸,此時,空氣炸鍋能夠通過第一加熱件加熱容納腔內液體進行加熱,以對容器內的食材進行煮制。
51、具體來說,空氣炸鍋中的熱風組件和第一加熱件的運行狀態與目標位置與容納腔中液面的位置相關聯,即空氣炸鍋能夠根據容器在容納腔中的位置對熱風組件和第一加熱件的運行狀態進行自動控制。
52、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在升降組件帶動容器處于液面之上時,能夠通過熱風組件對食材進行烘炸,和/或通過第一加熱件加熱容納腔中液體產生蒸汽對食材進行蒸制。在升降組件帶動容器處于液面之下時,能夠通過第一加熱件加熱容納腔中液體對食材進行煮制,提高了空氣炸鍋對食材烹飪的靈活性,避免熱風組件無效運行,提高了烹飪食物的效率。
53、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控制升降組件帶動容器移動至目標位置,包括:控制升降組件帶動容器由液面以上,下降至至少部分位于液面以下;或控制升降組件帶動容器上升至液面以上。
54、在該技術方案中,升降組件通過帶動容器由處于液面以上移動到液面以下,使食材由不接觸液體移動至接觸液體,在上述移動過程中,可實現對食材的先蒸后煮,或先烘炸后煮。升降組件通過帶動容器由處于液面以下移動到液面以上,使食材由接觸液體移動至不接觸液體,在上述移動過程中,可實現對食材的先煮后蒸,或先煮后烘炸,或先煮后烘炸再蒸,或先煮后蒸再烘炸,以及先煮后同步蒸炸。
55、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在空氣炸鍋運行的過程中,能夠控制升降組件帶動容器相對液面移動,從而切換容器內的食材是否與液體接觸,從而便捷地更改對食材的烹飪模式。
56、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空氣炸鍋還包括供液組件;控制升降組件帶動容器移動至目標位置之前,還包括:控制供液組件向容納腔內注液。
57、在該技術方案中,空氣炸鍋還包括供液組件,供液組件設置在本體上,開啟供液組件后供液組件能夠將水輸送至容納腔內,使經過高溫氣流烹制的食物可以被浸泡和燉煮。
58、具體來說,供液組件向容納腔內的供液的過程能夠根據實際烹飪過程進行控制和調整,例如:對烹飪食材進行先炸后煮,為保證炸制食材的效果,可以在炸制階段運行完成之后,控制供液組件向容納腔內進行供液,供液結束后控制升降組件帶動容器下降至液面之下。
59、示例性地,在供液組件向烹飪腔內注液的過程中,可借助熱風組件所輸出的高溫氣流對液體進行加熱,使進入容納腔內的液體已經處于被預熱后的狀態,在對食材進行蒸煮階段,減少第一加熱件對容納腔內液體的加熱時長,提高加熱效率。
60、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通過在空氣炸鍋中設置供液組件,使用戶通過空氣炸鍋進行烹飪時,可以提前將液體注入供液組件中,并在烹飪過程中通過供液組件在合適的時機將液體注入烹飪腔內,使空氣炸鍋能夠實現全自動烹飪,進一步減少了用戶所需執行的操作步驟。
61、根據本技術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種空氣炸鍋的控制裝置,應用于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的空氣炸鍋,空氣炸鍋的控制裝置包括:
62、控制模塊,用于控制升降組件帶動容器移動至目標位置,目標位置與容納腔內液體的液面相匹配;
63、控制模塊,用于在容器位于目標位置的情況下,控制熱風組件和/或第一加熱件運行。
64、本技術限定了一種空氣炸鍋的控制裝置用于對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的空氣炸鍋進行控制,實現通過空氣炸鍋對容器內的烹飪食材進行烘炸、蒸制、煮制等功能。
65、空氣炸鍋在接收到烹飪指令后,根據烹飪指令控制升降組件帶動容器移動至容納腔內的目標位置。在容器達到目標位置之后,根據烹飪指令選擇熱風組件和/或第二加熱件運行。其中,目標位置包括液面以下和液面以上,即容器內的烹飪食材是否與容納腔內的液體接觸。
66、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空氣炸鍋包括用于容納烹飪食材的容器,以及容納液體的容納腔,使該空氣炸鍋能夠實現對食材的燉、煮、空氣炸等功能,并且升降組件能夠帶動容器相對容納腔內做升降運動,使空氣炸鍋在一次烹飪過程中,能夠在不同的烹飪模式之間切換,實現了拓寬空氣炸鍋功能,且簡化了烹飪食材的烹飪過程和用戶的操作,提高用戶通過空氣炸鍋烹飪食材的便利性。
67、根據本技術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種空氣炸鍋的控制裝置,包括:存儲器,存儲器中存儲有程序或指令;處理器,處理器執行存儲在存儲器中的程序或指令以實現如第二方面中任一技術方案中的空氣炸鍋的控制方法的步驟,因而具有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技術方案中的空氣炸鍋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技術效果,在此不再做過多贅述。
68、根據本技術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種可讀存儲介質,可讀存儲介質上存儲有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技術方案中的空氣炸鍋的控制方法的步驟。因而具有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技術方案中的空氣炸鍋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技術效果,在此不再做過多贅述。
69、根據本技術第六方面提出了一種空氣炸鍋,包括:如上述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中限定的空氣炸鍋的控制裝置,和/或上述第五方面中限定的可讀存儲介質,因而具有上述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中空氣炸鍋的控制裝置,和/或上述第五方面中限定的可讀存儲介質的全部有益技術效果,在此不再做過多贅述。
70、本發明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明的實踐了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