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門窗相關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階梯式排水下中固。
背景技術:
1、鋁合金和塑鋼型材已經漸漸取代了傳統的木制門窗,成為室內或者室外最常用的型材,而鋁合金型材以其優越的性能,更是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2、現有的門窗邊框大多結構復雜,美觀性較差,不方便開關,影響使用壽命,另外目前室外落地門和窗戶,兩導軌都是在同一高度上,下雨時,水只能在門窗扇底部排走,加上門窗扇底部與導軌直接的縫隙本來就是非常小,當暴雨來時是來不及排走的;加上擋水板不高,存在暴雨天雨水滲進屋內的缺點;
3、為此,需要調整門窗下中固結構,來滿足門窗推拉順暢以及積水流暢排放。
技術實現思路
1、因此,為了解決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階梯式排水下中固。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階梯式排水下中固,包括下中固主體與排水組件,所述下中固主體上端設置有排水組件,所述排水組件包括設于下中固主體上端的第一導水板、裝設于第一導水板上端的第一導軌、相接于第一導軌右側的第二導水板、裝設于第二導水板上端的第二導軌以及開設于第二導水板右側下端的排水槽、安裝于排水槽右側上端的第三導軌以及開設于第一導水板右側的連接槽。
3、優選的,所述下中固主體包括置于底部的底板、固設于底板左側的第一支撐板、固設于底板中部的第二支撐板、固設于第二支撐板右側的第三支撐板以及開設于第一支撐板上端側邊的卡槽。
4、優選的,所述第一導水板、第二導水板與排水槽之間存在階梯落差,且從左至右逐漸降低。
5、優選的,所述第一導水板左側與第一支撐板上端相緊固連接,且第一導水板右側向下彎折與第二支撐板相接。
6、優選的,所述第二導水板左側與第二支撐板上端側邊相接,且第二導水板右側與第三導軌下端之間構成排水槽。
7、優選的,所述第一導軌與第二導軌分別沿第一導水板與第二導水板上端左右相對設置,且第一導軌與第二導軌所設形狀不一致。
8、優選的,所述第三導軌整體為單導軌狀設置,且第三導軌與第二導軌處于同一水平面。
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0、優點1: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了排水組件,即配合第一導水板與第二導水板所構成的階梯式排水結構,可使雨水通過一定高度差,向排水槽內部快速流動,以此,進行積水或雨水的快速外排。
11、優點2: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了第一導軌、第二導軌與第三導軌,來實現五軌道結構的構成,以此,來使門窗推拉過程更加的輕松順暢,減少推拉卡頓現象的出現。
12、優點3: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了第一支撐板、第二支撐板與第三支撐板,來進行穩定支撐與組合對接活動,使本階梯式排水下中固結構牢固,不易松動損壞。
1.一種階梯式排水下中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中固主體(1)與排水組件(2),所述下中固主體(1)上端設置有排水組件(2),所述排水組件(2)包括設于下中固主體(1)上端的第一導水板(21)、裝設于第一導水板(21)上端的第一導軌(22)、相接于第一導軌(22)右側的第二導水板(23)、裝設于第二導水板(23)上端的第二導軌(24)以及開設于第二導水板(23)右側下端的排水槽(25)、安裝于排水槽(25)右側上端的第三導軌(26)以及開設于第一導水板(21)右側的連接槽(2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階梯式排水下中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中固主體(1)包括置于底部的底板(11)、固設于底板(11)左側的第一支撐板(12)、固設于底板(11)中部的第二支撐板(13)、固設于第二支撐板(13)右側的第三支撐板(14)以及開設于第一支撐板(12)上端側邊的卡槽(1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階梯式排水下中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水板(21)、第二導水板(23)與排水槽(25)之間存在階梯落差,且從左至右逐漸降低。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階梯式排水下中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水板(21)左側與第一支撐板(12)上端相緊固連接,且第一導水板(21)右側向下彎折與第二支撐板(13)相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階梯式排水下中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導水板(23)左側與第二支撐板(13)上端側邊相接,且第二導水板(23)右側與第三導軌(26)下端之間構成排水槽(25)。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階梯式排水下中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軌(22)與第二導軌(24)分別沿第一導水板(21)與第二導水板(23)上端左右相對設置,且第一導軌(22)與第二導軌(24)所設形狀不一致。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階梯式排水下中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導軌(26)整體為單導軌狀設置,且第三導軌(26)與第二導軌(24)處于同一水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