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智能家居,具體涉及一種塵盒組件、清潔機器人及家居系統。
背景技術:
1、現有的清潔機器人上通常都設有識別模塊,用于識別基站,從而找到該基站并與其進行對接以完成對應的操作功能。清潔機器人的識別模塊通常放置在清潔機器人的后端,從而方便識別該基站。如果需要在清潔機器人的后端設置塵盒,此時清潔機器人的識別模塊與塵盒位置設置將產生沖突。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清潔機器人的塵盒組件,用于改善清潔機器人的塵盒與識別模塊位置設置沖突,而使得識別模塊無法布置在清潔機器人的后端的技術問題。
2、另外,本申請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上述塵盒組件的清潔機器人。本申請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上述清潔機器人的家居系統。
3、根據第一方面,一種實施例中提供一種用于清潔機器人的塵盒組件,包括:
4、塵盒,所述塵盒用于安裝至所述清潔機器人的機器人本體上,以收集所述清潔機器人的清潔組件所清理的垃圾;
5、以及第一識別模塊,所述第一識別模塊裝配在所述塵盒上,所述第一識別模塊用于識別基站或可設置家居物件的家居移動裝置,以使所述清潔機器人與所述基站或所述家居移動裝置對接;
6、所述塵盒包括第一電連接結構,所述第一識別模塊與所述第一電連接結構導電連接,所述第一電連接結構用于與所述機器人本體的第二電連接結構電性連接,以使所述第一識別模塊與所述機器人本體電性導通。
7、進一步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電連接結構包括第一導電極片,第二電連接結構包括第二導電極片,所述第一導電極片和所述第二導電極片電性連接。
8、進一步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導電極片包括第一信號極片,所述第二導電極片為第二信號極片,所述第一信號極片和第二信號極片電性連接,以使所述第一識別模塊與所述機器人本體內的控制模塊電性連接,所述第一識別模塊識別到的信號可通過所述第一信號極片和所述第二信號極片傳遞至所述控制模塊,以使得所述清潔機器人可調整移動方向以與所述基站或所述家居移動裝置對接。
9、進一步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導電極片包括第一充電極片,所述第二導電極片包括第二充電極片;所述第一充電極片與所述第二充電極片電性連接,用于將所述第一識別模塊與所述機器人本體內的電源模塊電性連接,以使得所述清潔機器人向所述第一識別模塊進行供電。
10、進一步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電連接結構還包括第一載體,第一導電極片設于所述第一載體;所述第一電連接結構和所述第一識別模塊分別位于所述塵盒的相對或相鄰兩端,所述第一導電極片與所述第一識別模塊通過導線電連接。
11、進一步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塵盒的外壁設有用于供所述基站吸塵的集塵口,所述第一識別模塊高于所述集塵口。
12、進一步的,一種實施例中,靠近或位于所述塵盒的頂部設有容置槽,所述第一識別模塊設于所述容置槽內。
13、進一步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識別模塊包括支架和光接收模塊,所述光接收模塊設于所述支架內,所述支架的兩端設有定位部,兩所述定位部通過緊固件將所述支架自上而下固設于所述容置槽內。
14、進一步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光接收模塊為紅外接收管,所述第一識別模塊還包括紅外透光板,所述紅外透光板處于所述紅外接收管的入射光路徑上,用于使紅外光通過而阻止其他顏色的光通過;所述紅外透光板位于所述塵盒的外壁面。
15、進一步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塵盒上還設有防水件,所述防水件鄰近所述第一識別模塊,用于防止水分進入所述第一識別模塊。
16、進一步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塵盒包括盒體和盒蓋,所述盒蓋設于所述盒體的頂部,所述第一識別模塊安裝在所述盒蓋中。
17、第二方面,一種實施例中提供一種清潔機器人,包括機器人本體、清潔組件和如第一方面任意一種實施例中所述的塵盒組件,所述清潔組件安裝在所述機器人本體;所述塵盒組件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機器人本體的后端,所述塵盒組件能向上或向后從所述機器人本體取出。
18、進一步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機器人本體的頂部設有至少一個第一結合件,所述第一結合件用于與所述家居移動裝置底部的第二結合件進行結合,以使得所述家居移動裝置位于所述機器人本體的頂部。
19、進一步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機器人本體的頂部設有激光雷達,位于所述清潔機器人移動方向的軸線上的所述第一結合件設置在所述激光雷達和所述塵盒組件之間。
20、第三方面,一種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家居系統,包括如第二方面任一種實施例中所述的清潔機器人、基站和/或可設置家居物件的家居移動裝置,所述清潔機器人可通過所述第一識別模塊與所述基站或所述家居移動裝置進行對接。
21、根據上述實施例的塵盒組件,塵盒組件包括塵盒和第一識別模塊,第一識別模塊通過第一電連接結構與機器人本體的第二電連接結構電性連接,通過第一識別模塊能夠識別基站或家居移動裝置,使清潔機器人與基站或者家居移動裝置對接。由于本申請的第一識別模塊安裝在塵盒上,塵盒安裝在清潔機器人的后端時,第一識別模塊也位于清潔機器人的后端,從而能夠識別到基站或家居移動裝置,并能夠滿足與基站或家居移動裝置對接的需求。
1.一種用于清潔機器人的塵盒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塵盒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連接結構包括第一導電極片,第二電連接結構包括第二導電極片,所述第一導電極片和所述第二導電極片電性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塵盒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電極片包括第一信號極片,所述第二導電極片為第二信號極片,所述第一信號極片和第二信號極片電性連接,以使所述第一識別模塊與所述機器人本體內的控制模塊電性連接,所述第一識別模塊識別到的信號可通過所述第一信號極片和所述第二信號極片傳遞至所述控制模塊,以使得所述清潔機器人可調整移動方向以與所述基站或所述家居移動裝置對接。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塵盒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電極片包括第一充電極片,所述第二導電極片包括第二充電極片;所述第一充電極片與所述第二充電極片電性連接,用于將所述第一識別模塊與所述機器人本體內的電源模塊電性連接,以使得所述清潔機器人向所述第一識別模塊進行供電。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塵盒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連接結構還包括第一載體,第一導電極片設于所述第一載體;所述第一電連接結構和所述第一識別模塊分別位于所述塵盒的相對或相鄰兩端,所述第一導電極片與所述第一識別模塊通過導線電連接。
6.如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塵盒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塵盒的外壁設有用于供所述基站吸塵的集塵口,所述第一識別模塊高于所述集塵口。
7.如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塵盒組件,其特征在于,靠近或位于所述塵盒的頂部設有容置槽,所述第一識別模塊設于所述容置槽內。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塵盒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識別模塊包括支架和光接收模塊,所述光接收模塊設于所述支架內,所述支架的兩端設有定位部,兩所述定位部通過緊固件將所述支架自上而下固設于所述容置槽內。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塵盒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接收模塊為紅外接收管,所述第一識別模塊還包括紅外透光板,所述紅外透光板處于所述紅外接收管的入射光路徑上,用于使紅外光通過而阻止其他顏色的光通過;所述紅外透光板位于所述塵盒的外壁面。
10.如權利要求1-5任意一項所述的塵盒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塵盒上還設有防水件,所述防水件鄰近所述第一識別模塊,用于防止水分進入所述第一識別模塊。
11.如權利要求1-5任意一項所述的塵盒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塵盒包括盒體和盒蓋,所述盒蓋設于所述盒體的頂部,所述第一識別模塊安裝在所述盒蓋中。
12.一種清潔機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機器人本體、清潔組件和如權利要求1-11任意一項所述的塵盒組件,所述清潔組件安裝在所述機器人本體;所述塵盒組件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機器人本體的后端,所述塵盒組件能向上或向后從所述機器人本體取出。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清潔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器人本體的頂部設有至少一個第一結合件,所述第一結合件用于與所述家居移動裝置底部的第二結合件進行結合,以使得所述家居移動裝置位于所述機器人本體的頂部。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清潔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器人本體的頂部設有激光雷達,位于所述清潔機器人移動方向的軸線上的所述第一結合件設置在所述激光雷達和所述塵盒組件之間。
15.一種家居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2-14中任一項所述的清潔機器人、基站和/或可設置家居物件的家居移動裝置,所述清潔機器人可通過所述第一識別模塊與所述基站或所述家居移動裝置進行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