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門窗的,尤其是涉及一種隔熱節能雙內開窗。
背景技術:
1、窗戶,在建筑學上是指墻或屋頂上建造的洞口,用以使光線或空氣進入室內,在現代漢語中窗戶則單指窗,窗框負責支撐窗體的主結構,可以是木材、金屬、陶瓷或塑料材料,透明部分依附在窗框上,可以是紙、布、絲綢或玻璃材料。
2、目前現有的窗戶在使用時,由于部分窗戶需要經常開啟通風換氣,因此當需要對窗戶進行關閉密封時,容易使得這種窗戶的密封性和防水性不好,外界的濕氣容易進入室內,使室內的濕度上升,對室內人員的身體健康造成傷害,因此需要一種雙內開窗來改善這一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增強窗戶關閉時的保溫隔熱性,本申請提供了一種隔熱節能雙內開窗。
2、本申請提供的一種隔熱節能雙內開窗,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3、一種隔熱節能雙內開窗,包括窗框,轉動設置在所述窗框上的窗扇,轉動設置在所述窗框且位于窗扇靠近室外一側上的紗窗,所述窗框上設置有對窗扇密封隔熱連接的密封組件,所述密封組件包括:
4、第一密封條,所述第一密封條設置在窗框上且用于抵緊在窗扇上并對窗框與窗扇側壁的連接縫進行密封;
5、第二密封條,所述第二密封條設置在窗扇上且用于抵緊在窗框端面上并對窗扇與窗框端面的連接縫進行密封;
6、第三密封條,所述第三密封條設置在紗窗端面上且抵緊在窗扇端面上并對紗窗與窗扇端面的連接縫進行密封。
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轉動紗窗并抵緊在窗框上,然后轉動窗扇抵緊在紗窗上,通過密封組件對提高窗扇與窗框之間的密封性,第一密封條對窗框與窗扇側壁之間的縫隙進行密封,第二密封條對密封板與密封槽之間的連接縫進行密封,第三密封條對紗窗和窗扇端面的連接縫進行密封,以此來增強了窗戶關閉時的保溫隔熱性。
8、進一步,所述窗框靠近窗扇一側的側壁上開設有第一安裝槽,所述第一密封條可拆卸設置在第一安裝槽上,所述第一密封條靠近窗扇端面一側設置有密封塊,所述密封塊遠離第一密封條端面一側抵緊在窗扇端面上且在窗扇壓力下發生彈性形變。
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密封條可拆卸卡接安裝在第一安裝槽內,當窗扇抵緊在密封塊上時,使得密封塊發生彈性形變,以此來提高第一密封條對窗框與窗扇側壁連接縫的密封效果。
10、進一步,所述窗框靠近室內一端上開設有密封槽,所述窗扇側壁上設置有與密封槽相互卡接配合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靠近密封槽的一端上開設有第二安裝槽,所述第二密封條可拆卸設置在第二安裝槽上并抵緊在密封槽底部上進行抵緊密封。
11、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密封板抵緊在密封槽上時,密封槽對窗扇的位置進行限位,第二密封條可拆卸卡接安裝在第二安裝槽內,當密封板抵緊在密封槽上時,第二密封條抵緊在密封槽底部上,以此來對密封板與密封槽的縫隙進行抵緊密封。
12、進一步,所述第三密封條設置在紗窗靠近窗扇一側的端面上,第三密封條上設置有v型密封條,所述v型密封條相對的兩內側壁均抵緊在窗扇端面上。
1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窗扇抵緊在紗窗端面上時,v型密封條相對兩內側壁均抵緊在窗扇端面上,以此來對窗扇與紗窗之間的縫隙進行密封。
14、進一步,所述第一密封條、第二密封條和第三密封條內部均為中空設計。
1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密封條、第二密封條和第三密封條統稱密封條,通過對密封條進行中空設計,有效的降低了密封條的重量,減少了因為重量而發生形變的概率,同時使得密封條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中任然具有良好的導熱性,降低密封條在高溫、高壓環境中發生形變的概率。
16、進一步,所述窗框靠近窗扇一端的側壁上設置有密封膠條,所述密封膠條靠近窗扇側壁一側上間隔開設有多個凹槽。
1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窗扇轉動時,窗扇側壁與密封膠條滑移抵接,通過多個凹槽使得密封膠條發生一定的形變,以此來便于窗扇轉動,當窗扇停止轉動后,形變的密封膠條回彈并抵緊在窗扇側壁上,以此來提高窗扇與窗框之間的密封性。
18、進一步,所述窗框和窗扇上均設置有隔熱條,相鄰兩組所述隔熱條之間設置有用于對隔熱條進行支撐的隔熱支撐條。
1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隔熱條提高了窗扇和窗框本身的隔熱性,隔熱支撐條增強了相鄰兩隔熱條的穩定性,進而增強了窗框和窗扇本身的穩定性。
20、進一步,所述隔熱條上開設有對隔熱支撐條進行卡接固定的固定槽。
21、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安裝時將隔熱支撐條的兩端分別安裝在兩組固定槽內,以此來便于隔熱支撐條可拆卸固定安裝在隔熱條上。
22、綜上所述,本申請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有益技術效果:
23、1.通過轉動紗窗并抵緊在窗框上,然后轉動窗扇抵緊在紗窗上,通過密封板與密封槽相互配合并對窗扇進行抵緊限位,第一密封條對窗框與窗扇側壁之間的縫隙進行密封,第二密封條對密封板與密封槽之間的連接縫進行密封,第三密封條對紗窗和窗扇端面的連接縫進行密封,以此來增強了窗戶關閉時的保溫隔熱性。
24、2.通過多組隔熱條對窗框和窗扇進行隔熱連接,以此來降低窗框和窗扇本身的隔熱效果,同時通過隔熱支撐條對隔熱條進行支撐固定,降低了隔熱條發生形變的概率,進而提高了窗框和窗扇的穩定性。
1.一種隔熱節能雙內開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1),轉動設置在所述窗框(1)上的窗扇(2),轉動設置在所述窗框(1)且位于窗扇(2)靠近室外一側上的紗窗(3),所述窗框(1)上設置有對窗扇(2)密封隔熱連接的密封組件(4),所述密封組件(4)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隔熱節能雙內開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靠近窗扇(2)一側的側壁上開設有第一安裝槽(12),所述第一密封條(41)可拆卸設置在第一安裝槽(12)上,所述第一密封條(41)靠近窗扇(2)端面一側設置有密封塊(411),所述密封塊(411)遠離第一密封條(41)端面一側抵緊在窗扇(2)端面上且在窗扇(2)壓力下發生彈性形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隔熱節能雙內開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靠近室內一端上開設有密封槽(13),所述窗扇(2)側壁上設置有與密封槽(13)相互卡接配合的密封板(21),所述密封板(21)靠近密封槽(13)的一端上開設有第二安裝槽(211),所述第二密封條(42)可拆卸設置在第二安裝槽(211)上并抵緊在密封槽(13)底部上進行抵緊密封。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隔熱節能雙內開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密封條(43)設置在紗窗(3)靠近窗扇(2)一側的端面上,第三密封條(43)上設置有v型密封條(431),所述v型密封條(431)相對的兩內側壁均抵緊在窗扇(2)端面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隔熱節能雙內開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條(41)、第二密封條(42)和第三密封條(43)內部均為中空設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隔熱節能雙內開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靠近窗扇(2)一端的側壁上設置有密封膠條(11),所述密封膠條(11)靠近窗扇(2)側壁一側上間隔開設有多個凹槽(111)。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隔熱節能雙內開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和窗扇(2)上均設置有隔熱條(5),相鄰兩組所述隔熱條(5)之間設置有用于對隔熱條(5)進行支撐的隔熱支撐條(6)。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隔熱節能雙內開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熱條(5)上開設有對隔熱支撐條(6)進行卡接固定的固定槽(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