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快速冷卻的電壓力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快速冷卻的電壓力鍋,屬于廚房烹飪電器領域,解決現有電壓力鍋鍋蓋與鍋體之間間隙變化導致回流密封不可靠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電壓力鍋包括鍋體、鍋蓋和回流密封套,所述鍋體上設有水箱和與水箱連通的回流入水口,所述鍋蓋上設有冷卻器和連通冷卻器的回流出水口,所述回流出水口和回流入水口在鍋蓋合蓋時通過回流密封套密封對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密封套包括連接部和彈性伸縮部,所述連接部固定在水箱或者鍋蓋上,鍋蓋合蓋時,所述彈性伸縮部擠壓變形而對應貼緊到鍋蓋的回流出水口周圍或者鍋體的回流入水口周圍。
【專利說明】
一種快速冷卻的電壓力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廚房烹飪電器,尤其涉及一種快速冷卻的電壓力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電壓力鍋具有烹飪快速,烹飪溫度高,食物口感好等眾多優點已成為我們廚房中必不可少的烹飪器具,但傳統的電壓力鍋在烹飪結束后因鍋內存在高壓,不能即時開蓋,這給使用戶帶來很大的不便。為解決電壓力鍋不能快速開蓋的問題,現有技術提出了鍋蓋水冷的方案,具體是在鍋體上設置水箱,鍋蓋上設置冷卻器,水箱與冷卻器之間連通有進水管路,以便將冷卻水通入冷卻器內,降低鍋蓋溫度,進而快速降低鍋內壓力,達到快速開蓋的目的。為實現冷卻水的循環利用,鍋蓋上還設置了回流管路,用于將換熱后的冷卻水重新導回水箱中。
[0003]在電壓力鍋工作過程中,為了保證回流管路與水箱之間的密封性,需要在二者之間追加密封件,以防止回流水溢出等問題,然而目前常用的硅膠類密封件在鍋蓋合蓋后無法與鍋體或者鍋蓋進行良好匹配,因為電壓力鍋合蓋后,上鍋蓋與鍋體之間可能會有不同程度的間隙,若間隙變大,密封件無法貼緊鍋體或者鍋蓋,密封效果較差;若間隙變小,密封件則會干涉到鍋蓋正常合蓋,導致合蓋困難,同時也壓壞密封件。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快速冷卻的電壓力鍋,兼顧密封和使用效果。
[0005]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6]—種快速冷卻的電壓力鍋,包括鍋體、鍋蓋和回流密封套,所述鍋體包括水箱和與水箱連通的回流入水口,所述鍋蓋上設有冷卻器和連通冷卻器的回流出水口,所述回流出水口和回流入水口在鍋蓋合蓋時通過回流密封套密封對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密封套包括連接部和彈性伸縮部,所述連接部固定在水箱或者鍋蓋上,鍋蓋合蓋時,所述彈性伸縮部擠壓變形而對應貼緊到鍋蓋的回流出水口周圍或者鍋體的回流入水口周圍。
[0007]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彈性伸縮部包括至少一個受壓力作用可產生可逆形變的彈性膜片。
[0008]更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彈性膜片的截面呈橫臥的V形。
[0009]更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彈性膜片的截面呈C形。
[0010]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連接部固定在鍋蓋上,所述鍋蓋底面設有安裝孔,所述連接部卡裝在安裝孔處。
[0011]更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鍋體上還設有回流導管和導管接頭,所述回流導管連通冷卻器,所述導管接頭的一個接口連接回流導管,另一個接口形成所述回流出水口并伸入回流密封套內。
[0012]更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導管接頭外周設有環形筋,所述環形筋壓緊連接部。
[0013]更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回流出水口延伸至彈性伸縮部內。
[0014]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水箱位于鍋體的側方,所述水箱上表面設有用于匯集水流的凹槽,所述回流入水口由凹槽底壁向下貫通形成。
[0015]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鍋蓋鉸接連接在鍋體上,所述水箱設在鍋體遠離鉸接鍋蓋的一側。
[001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7]1、本實用新型的回流密封套包括連接部和彈性伸縮部,連接部固定在水箱或者鍋蓋上,鍋蓋合蓋時,彈性伸縮部擠壓變形而對應貼緊到鍋蓋的回流出水口周圍或者鍋體的回流入水口周圍,彈性伸縮部具備受擠壓產生收縮、外力撤銷可恢復初始形態的能力,依靠彈性伸縮部的這種伸縮變形能力來補償鍋蓋與鍋體之間合蓋間隙變化,保證彈性伸縮部貼緊鍋蓋或者鍋體,實現回流出水口與回流入水口之間的有效密封,且又不會影響鍋蓋的正常閉合,兼顧了密封和使用效果。
[0018]2、將回流密封套的連接部卡裝在鍋蓋的安裝孔處,便于拆裝。
[0019]3、導管接頭外周設置環形筋,該環形筋壓緊連接部,使連接部固定牢靠,防止回流密封套掉落。
[0020]4、將回流出水口延伸至彈性伸縮部內,使回流出水口更靠近回流入水口,減輕回流水的飛濺現象,避免回流水飛濺而降低密封效果。
[0021]5、水箱位于鍋體的側方,水箱上表面設有用于匯集水流的凹槽,回流入水口由凹槽底壁向下貫通形成,減少水箱回流入水口周圍的殘留水,避免回流入水口周圍積水過多而從彈性伸縮部與水箱上表面之間滲漏出去;進一步的,將水箱設在鍋體遠離鉸接鍋蓋的一側,一方面可以給鍋體鉸接鍋蓋的部位留出更多空間,以便其他結構設計,另一方面,可避免回流管路在鍋蓋翻轉過程中產生折扁的現象,提高使用壽命。
[0022]本實用新型的這些特點和優點將會在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附圖中詳細的揭露。
【【附圖說明】】
[002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0024]圖1為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中電壓力鍋的爆炸示意圖;
[0025]圖2為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中電壓力鍋的局部剖視圖;
[0026]圖3為圖2的A處局部放大圖;
[0027]圖4為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中回流密封套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5為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中水箱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6為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中導管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0]下面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解釋和說明,但下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實施方式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0031]參照圖1、2,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提出的電壓力鍋包括鍋體I和鍋蓋2,鍋蓋2包括上蓋23、鎖圈22和內蓋21,鎖圈22可轉動的安裝在內蓋21和上蓋23之間,鍋體I內設有內膽11,內膽11上設有鍋牙,鎖圈22上設有蓋牙,鎖圈22上的蓋牙與內膽11上的鍋牙旋轉扣合或者分離以實現鍋蓋2合蓋或開蓋,當鎖圈22與內膽11旋轉扣合后形成壓力烹飪腔,食物在壓力烹飪腔中烹飪。
[0032]為實現快速開蓋,鍋體I包括儲存冷卻水(或者類似效果的其他冷卻介質)的水箱3和與水箱3連通的回流入水口,鍋蓋2上設有冷卻器和連通冷卻器的回流出水口,回流出水口和回流入水口在鍋蓋2合蓋時通過回流密封套4密封對接,鍋體I內通常還設有水栗,當水箱3安裝后,水箱3的出水口與水栗進水口連通,水栗的出水口通過進水管連通到冷卻器,冷卻器通過回流管路連通回流出水口,由此形成了循環冷卻回路。電壓力鍋烹飪結束后,啟動水栗,通過進水管將冷卻水通入冷卻器來降低內蓋21溫度,內蓋21溫度降低且與內部熱空氣熱交換,從而使鍋內壓力降低,達到快速開蓋的目的。
[0033]本實施例的水箱3設置在了鍋體I側方,較佳的是設置在鍋體I遠離鉸接鍋蓋2的一偵U,水箱3外側通過裝飾板12遮蔽。這樣做的好處在于,可以給鍋體I鉸接鍋蓋2的部位留出更多空間,以便其他結構設計;由于水箱3位于鍋體I遠離鉸接鍋蓋2的一側,相應的,鍋蓋2上的回流管路也遠離鍋蓋2的鉸接側,避免回流管路在鍋蓋2翻轉過程中產生折扁的現象,提高使用壽命。其他實施例中,水箱也可以設置鍋體的左側或者右側,回流管路在鍋蓋上的位置相應調整即可。
[0034]由于本實施例的水箱3設置鍋體I側方,回流入水口31可直接設置在水箱3頂壁上,結構簡單,其他實施例中,回流入水口也可以設在鍋體上與鍋蓋回流出水口對應的地方,回流入水口與水箱之間通過軟管連通也是可以的,如此水箱的位置就不局限于鍋體側方,也可以在鍋體底部空間。
[0035]本實施例所述的冷卻器為設在內蓋21上的冷卻腔,具體可以參考申請號為“201420305362.7”,名稱為“一種快速冷卻的電壓力鍋”的實用新型專利,其他實施例中,冷卻器也可以是鋪設在內蓋上的冷卻管或者類似的結構。
[0036]在電壓力鍋工作過程中,為了保證回流出水口和回流入水口31之間的密封性,本實施例在回流出水口和回流入水口31之間追加回流密封套4,以防止回流水溢出等問題。而在現有技術中,回流密封套通常是圓筒狀結構,在受到軸向方向擠壓時要么不變形,要么直接被折扁,反應到實際情況中,因為電壓力鍋合蓋后,鍋蓋與鍋體之間可能會有不同程度的間隙,若間隙變大,回流密封套無法貼緊鍋體或者鍋蓋,密封效果較差;若間隙變小,回流密封套則會干涉到鍋蓋合蓋,導致合蓋困難,同時也壓壞回流密封套。
[0037]本實施例提出的回流密封套4包括連接部41和彈性伸縮部,連接部41固定鍋蓋2上,鍋蓋2合蓋時,彈性伸縮部擠壓變形而對應貼緊到鍋體I的回流入水口31周圍。彈性伸縮部具備受擠壓產生收縮、外力撤銷可恢復初始形態的能力,依靠彈性伸縮部的這種伸縮變形能力來補償鍋蓋2與鍋體I之間的合蓋間隙變化,保證彈性伸縮部貼緊鍋蓋2或者鍋體I,實現回流出水口與回流入水口 31之間的有效密封,且又不會影響鍋蓋2的正常閉合,兼顧了密封和使用效果。
[0038]結合圖3、4,具體實施時,本實施例的彈性伸縮部包括一個受壓力作用可產生可逆形變的彈性膜片42,該彈性膜片42包括上回轉體421和下回轉體422,上回轉體421和下回轉體422均為錐形,上回轉體421和下回轉體422的大徑端一體連接,形成截面呈橫臥V形的彈性膜片42,彈性膜片42的可逆形變是指:當鍋蓋2合蓋時,上回轉體421和下回轉體422受擠壓而相互靠攏,以適應在鍋蓋2與鍋體I之間合蓋間隙的變化,下回轉體422能貼緊到水箱3頂壁上,實現回流出水口和回流入水口 31之間的有效密封;而當打開鍋蓋2時,上回轉體421和下回轉體422又能依靠自身彈力而回復初始狀態。雖然鍋蓋2與鍋體I之間合蓋間隙可能產生變化,但彈性膜片42的形變是鍋體I與鍋蓋2相互擠壓而產生,故而能補償鍋蓋2與鍋體I之間合蓋間隙的變化,每次合蓋后,都能保證回流出水口和回流入水口 31之間的可靠密封;相比現有常規的圓筒狀密封件,本實施例的彈性膜片42受擠壓較易變形,故而不會產生較大的合蓋阻力,用戶使用時仍能保持原先的操作手感。
[0039]根據本實施例所述彈性伸縮部的結構及其原理,可以推知,在其他實施例中,彈性伸縮部根據需要還可以包括更多個彈性膜片,相互疊加而形成類似波紋管的結構,且彈性膜片的截面不局限在V形,也可以C形或者其他具有類似彎曲結構的形狀。
[0040]參照圖1-4,為便于拆裝,本實施例在鍋蓋2底面設有安裝孔24,連接部41卡裝在安裝孔24處,具體而言,連接部41上設有環形卡槽410,連接部41外徑大于安裝孔24的孔徑,安裝時,將連接部41擠入安裝孔24中,環形卡槽410卡接在鍋蓋2的安裝孔24周圍,而彈性伸縮部凸出于鍋蓋2底面。
[0041 ]為實現冷卻水的水流,本實施例的鍋蓋2上還設有回流導管5和導管接頭6,回流導管5連通冷卻器,導管接頭6的一個接口連接回流導管5,另一個接口形成所述回流出水口并伸入回流密封套4內。具體而言,回流導管5優選是塑膠軟管,導管接頭6優選是塑料彎管接頭,導管接頭6具有第一接口 61和第二接口 62,第一接口 61與冷卻腔的出水口之間連接回流導管5,第二接口 62為回流出水口并伸入回流密封套4內,較佳的:本實施例導管接頭6的第二接口 62—直延伸到彈性伸縮部內,在合蓋狀態下第二接口 62低于鍋蓋2底面(即上蓋23的底面),如此,使得回流出水口更靠近回流入水口 31,減少回流水的飛濺現象,避免回流水飛濺而降低密封效果。
[0042]參照圖3、6,導管接頭6外周設有環形筋63,該環形筋63由導管接頭6外壁向第二接口62方向延伸形成,在環形筋63上部設有凸塊64,凸塊64上設有連接孔641,安裝導管接頭6時,螺釘自上而下貫穿凸塊64的連接孔641并鎖緊到鍋蓋2上,環形筋63的下端與壓緊回流密封套4的連接部41,使連接部41固定牢靠,防止回流密封套4掉落。
[0043]結合圖2、5,水箱3上表面設有用于匯集水流的凹槽32,回流入水口31由凹槽32底壁向下貫通形成,減少水箱回流入水口 31周圍的殘留水,避免回流入水口 31周圍積水過多而從彈性伸縮部與水箱3上表面之間滲漏出去。在鍋蓋2合蓋時,本實施例的彈性膜片42將凹槽32全部覆蓋,即彈性膜片42將凹槽32包圍在內,更有效地避免回流水飛濺出來。
[0044]根據本實施例的描述,本領域技術人員也能想到,在其他實施例中,回流密封套也可以安裝在水箱上,鍋蓋合蓋時,彈性伸縮部擠壓變形而對應貼緊到鍋蓋的回流出水口周圍,同樣能實現回流出水口和回流入水口之間的有效密封。
[004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應用于廚房壓力烹飪器具,如電壓力鍋。
[0046]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該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白本實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圖和上面【具體實施方式】中描述的內容。任何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功能和結構原理的修改都將包括在權利要求書的范圍中。
【主權項】
1.一種快速冷卻的電壓力鍋,包括鍋體、鍋蓋和回流密封套,所述鍋體包括水箱和與水箱連通的回流入水口,所述鍋蓋上設有冷卻器和連通冷卻器的回流出水口,所述回流出水口和回流入水口在鍋蓋合蓋時通過回流密封套密封對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密封套包括連接部和彈性伸縮部,所述連接部固定在水箱或者鍋蓋上,鍋蓋合蓋時,所述彈性伸縮部擠壓變形而對應貼緊到鍋蓋的回流出水口周圍或者鍋體的回流入水口周圍。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冷卻的電壓力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伸縮部包括至少一個受壓力作用可產生可逆形變的彈性膜片。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冷卻的電壓力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膜片的截面呈橫臥的V形。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冷卻的電壓力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膜片的截面呈C形。5.如權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快速冷卻的電壓力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固定在鍋蓋上,所述鍋蓋底面設有安裝孔,所述連接部卡裝在安裝孔處。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冷卻的電壓力鍋,其特征在于,所述鍋體上還設有回流導管和導管接頭,所述回流導管連通冷卻器,所述導管接頭的一個接口連接回流導管,另一個接口形成所述回流出水口并伸入回流密封套內。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冷卻的電壓力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管接頭外周設有環形筋,所述環形筋壓緊連接部。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冷卻的電壓力鍋,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出水口延伸至彈性伸縮部內。9.如權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快速冷卻的電壓力鍋,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位于鍋體的側方,所述水箱上表面設有用于匯集水流的凹槽,所述回流入水口由凹槽底壁向下貫通形成。10.如權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快速冷卻的電壓力鍋,其特征在于,所述鍋蓋鉸接連接在鍋體上,所述水箱設在鍋體遠離鉸接鍋蓋的一側。
【文檔編號】A47J27/08GK205514063SQ201620020052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1月8日
【發明人】朱澤春, 閆凡章, 辛洪
【申請人】九陽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