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城市道路雨水截留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泄洪道、調節池和洪水調蓄池,所述雨水泄洪道連接所述調節池,所述調節池連接所述洪水調蓄池,所述調節池與所述洪水調蓄池之間設有排污管;所述雨水泄洪道中橫向設有至少兩道截污裝置,所述截污裝置包括混凝土底層、安裝架和攔污格柵,所述安裝架固定于所述混凝土底層上,所述攔污格柵固定于所述安裝架上,所述安裝架上設有收集框,所述收集框設于所述攔污格柵的下方;所述雨水泄洪道設有進水管,所述進水管連接有旋流過濾器,所述旋流過濾器上設有市政管道和清水出水管,所述清水出水管連接有清水水箱,所述清水水箱中設有潛水泵。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城市道路雨水截留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池中設有調節板,所述調節板轉動連接于所述調節池的內壁上,所述調節板設于所述排污管的管口處,所述調節板上設有牽引繩,所述牽引繩上設有浮球。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城市道路雨水截留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架的側面與所述混凝土底層的頂面之間設有三角固定塊,所述三角固定塊的端部與所述安裝架的側面焊接固定,所述三角固定塊的底部與所述混凝土底層的頂面螺栓固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城市道路雨水截留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攔污格柵的底部設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焊接于所述安裝架中。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城市道路雨水截留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架的側面設有第一安裝座,所述攔污格柵的側面設有導向柱,所述導向柱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裝座中。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城市道路雨水截留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架的側面設有第二安裝座,所述收集框的側面設有焊塊,所述焊塊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裝座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城市道路雨水截留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框的底面上設有緩沖裝置,所述緩沖裝置上設有壓板,所述收集框的底面上報警按鈕,所述報警按鈕設于所述壓板的下方。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城市道路雨水截留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裝置包括包括緩沖板和緩沖座,所述緩沖板的底部設有緩沖桿,所述緩沖座的頂部設有套筒,所述緩沖桿彈性連接于所述套筒中。
9.一種基于權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道路雨水截留凈化系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a)雨水泄洪道建設:按照設計施工圖,采用挖掘機配合人工挖槽的方式開挖,先開挖主路的雨水泄洪道,再開挖支路的雨水泄洪道,清理雨水泄洪道底部,再用手推車送土,以人工進行填土,填土從雨水泄洪道的底部開始,自下而上分層鋪填,再用打夯機夯實填土,保持雨水泄洪道的坡度在2%~3%,然后在主路的雨水泄洪道和支路的雨水泄洪道之間搭接段處鋪設砌塊,在主路的雨水泄洪道和支路的雨水泄洪道的底部作下灰線標記,劃出蓄水凈化池施工區域;
(b)主路的雨水泄洪道中安裝截污裝置:根據城市道路雨水中的污染物的含量,設定一定數量的截污裝置,在主路的雨水泄洪道進行測量并圈出截污裝置的設置區域,再用木塊墊層打入到截污裝置的設置區域的基層中,接著在每塊木塊墊層上澆筑混凝土,混凝土底層的厚度為80mm~120mm,然后逐個安裝攔污格柵,先在澆筑的混凝土底層上打孔,再在打孔處螺栓固定安裝架,接著在安裝架的側面放入收集框,并對收集框進行固定,然后在夾緊器上安裝繩索,再將攔污格柵設置在繩索上,根據收集框的設置距離,對繩索上下作用,將攔污格柵與收集框之間的距離控制在200~400mm,然后用夾緊器夾緊繩索,再將攔污格柵螺栓固定到安裝架上,然后對攔污格柵偏轉10°~30°,再用卡套鎖緊攔污格柵,然后逐個安裝攔污格柵;
(c)截污裝置沖洗;
(d)調節池及洪水調蓄池澆筑;
(e)支路的雨水泄洪道中安裝旋流過濾器:先在支路的雨水泄洪道中鋪設進水管,再將旋流過濾器接入到進水管上,然后通入清水,將保護液沖洗干凈,沖洗過程中對旋流過濾器進行搖晃,直至出來的清水中不產生保護液的泡沫盒味道為止,然后采用橫向和豎向相交錯的鋼管固定支撐住旋流過濾器,再在旋流過濾器上接入市政管道和清水出水管,然后在清水出水管接入清水水箱。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城市道路雨水截留凈化系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d)中,在澆筑完成的調節池中螺栓固定轉動座,再在轉動座上裝入調節板,再將浮球通過繩索系在調節板上,然后往調節池中注入清水,觀察調節板在調節池上的偏轉角度和洪水調蓄池中清水注入的速度,調整牽引繩的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