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窨井蓋,具體的說是一種具有定位功能的井蓋。
背景技術:
城市建設中會有好多地下管道,比如下水道、地下煤氣管道、自來水管道、電力管道、通訊管道、國防管道等,這些管道每隔一段要有一個通向地面的出口,由管道到地面的這一段稱為窨井,窨井口通常與地面平齊,因此需要一個蓋子,用來蓋窨井的蓋子,叫窨井蓋。窨井蓋通常用鋼筋水泥、金屬、強化塑料等材料制成,使得井蓋有較高的回收成本,所以有許多不法分子會偷盜井蓋。偷盜井蓋的行為給城市建設帶來不利,同時也危害行人的人生安全。但目前的防盜井蓋存在設計不好、安裝不便、防盜效果不太理想的不足。現有的井蓋隨著智能化程度提高,供電也成了一個問題,大多采用的是定期更換電池的方法,但此在更換電池時需要打開井蓋,操作繁瑣。而且每個井蓋的用電程度不同,導致一些井蓋在更換前已經沒電了,或者更換時還剩余大量電量,導致浪費電池,使得維護成本增加。所以亟需一種具有定位功能的井蓋。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定位功能的井蓋。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定位功能的井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具有定位功能的井蓋,包括井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GPS定位器、微處理器、通信模塊、充電電路模塊、蓄電池、發電裝置、導桿,所述GPS定位器、微處理器、通信模塊、蓄電池均設置在井蓋內,所述發電裝置設置在井蓋下表面,所述發電裝置的動力軸上設置齒輪,所述導桿的一端設置與所述齒輪嚙合的齒條,所述導桿的另一端穿過井蓋上的孔,并延伸至井蓋外,所述導桿位于井蓋上方的端面連接軟質保護罩內壁,所述微處理器分別與GPS定位器、通信模塊、蓄電池、充電電路模塊電連接,所述發電裝置與充電電路模塊電連接,所述導桿位于井蓋上方的部分套設彈簧,所述彈簧一端固定在導桿端部,另一端設置在井蓋上表面。
所述軟質保護罩為球面形狀,便于車輛通過。
所述蓄電池為可充電蓄電池。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能夠自行發電,有效解決電池續航問題、避免了更換電池的麻煩,降低維護成本;
2、具有GPS定位功能,可實時監測井蓋位置,可降低被盜率,當井蓋被偷后,可追蹤井蓋位置,找回井蓋并找到盜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井蓋結構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的一種具有定位功能的井蓋,包括井蓋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GPS定位器2、微處理器3、通信模塊4、充電電路模塊5、蓄電池11、發電裝置6、導桿7,所述GPS定位器2、微處理器3、通信模塊4、蓄電池11均設置在井蓋內,所述發電裝置6設置在井蓋1下表面,所述發電裝置6的動力軸上設置齒輪8,所述導桿7的一端設置與所述齒輪8嚙合的齒條9,所述導桿7的另一端穿過井蓋1上的孔,并延伸至井蓋1外,所述導桿7位于井蓋1上方的端面連接軟質保護罩10內壁,所述微處理器3分別與GPS定位器2、通信模塊4、蓄電池11、充電電路模塊5電連接,所述發電裝置6與充電電路模塊5電連接,所述導桿7位于井蓋上方的部分套設彈簧12,所述彈簧12一端固定在導桿7端部,另一端設置在井蓋1上表面。
進一步地,所述軟質保護罩10為球面形狀,便于車輛通過。
進一步地,所述蓄電池11為可充電蓄電池。
當車輛壓過井蓋時,軟質保護罩被壓扁,同時導桿向下運動,帶動發電裝置的動力軸旋轉,進行發電,并為蓄電池進行充電,使得蓄電池一直處于有電的狀態。蓄電池可為其他電子器件供電。當井蓋被偷后,GPS定位器課定位井蓋位置,并與監控端通過通信模塊進行無線數據傳輸,即可追蹤井蓋位置,找回井蓋并找到盜賊。為了防止通信模塊的信號被井蓋屏蔽,可在井蓋下部的相應位置開設孔或設置天線,便于信號傳輸。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