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水資源與環境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雨水收集利用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生產力的持續發展以及人們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隨之對水資源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大,由于淡水含量在地球整體水體中的含量并不高,因此用水矛盾也逐年激烈,這就要求我們對水資源的利用也要豐富化,我們就要對每年巨大的雨水降水量做出較大的關注,對雨水進行有效的收集并加以合理的利用將會對水資源利用的豐富化做出巨大的作用,但是現行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統不夠合理化,利用電力驅動的裝置過多,過濾裝置過于復雜化,不能很好的對雨水進行收集利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收集效果好、運行成本低、適應性強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雨水收集利用系統,它包括收集裝置,所述的收集裝置的內側環繞粘接有吸附層,所述的收集裝置的下端連接有蓄水裝置,所述的蓄水裝置內部的上側設置有第一過濾層,所述的蓄水裝置內部的下側設置有第二過濾層,所述的蓄水裝置的右部下端連接有導流管,所述的導流管的左部上側設置有加壓裝置,所述的導流管的右端連接有過濾裝置,所述的過濾裝置的中部設置有轉軸,所述的轉軸的外側環繞設置有過濾套筒,所述的過濾裝置的右部下端連接有流水管,所述的流水管的下端連接有中轉裝置,所述的中轉裝置的右側中部連接有排出管A,所述的排出管A的上側設置有閥門A,所述的中轉裝置的下側中部連接有排出管B,所述的排出管的右側設置有閥門B。
所述的收集裝置為漏斗式結構。
所述的收集裝置的下側位于蓄水裝置的內部。
所述的排出管A與排出管B為同一種排出管,所述的閥門A與閥門B為同一種閥門。
所述的蓄水裝置、過濾裝置與中轉裝置的水平高度依次降低。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漏斗式的收集裝置擴大了上部收集水的面積,漏斗內粘接的吸附層、第一過濾層與第二過濾層起到物理過濾的作用,過濾效果好的同時節省了電能,過濾裝置內的轉軸與過濾套筒的過濾組合對雨水進行深度的過濾,中轉裝置上連接的排出系統可以針對不同的利用途徑進行分別排出,同時排出管上的閥門可以調整排出水的速率,總之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使收集效果好、運行成本低、適應性強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雨水收集利用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吸附層 2、收集裝置 3、第一過濾層 4、第二過濾層 5、蓄水裝置 6、加壓裝置 7、導流管 8、轉軸 9、過濾裝置 10、過濾套筒 11、流水管 12、中轉裝置 13、閥門A 14、排出管A 15、排出管B 16、閥門B。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雨水收集利用系統,它包括收集裝置2,所述的收集裝置2的內側環繞粘接有吸附層1,所述的收集裝置2的下端連接有蓄水裝置5,所述的蓄水裝置5內部的上側設置有第一過濾層3,所述的蓄水裝置5內部的下側設置有第二過濾層4,所述的蓄水裝置5的右部下端連接有導流管7,所述的導流管7的左部上側設置有加壓裝置6,所述的導流管7的右端連接有過濾裝置9,所述的過濾裝置9的中部設置有轉軸8,所述的轉軸8的外側環繞設置有過濾套筒10,所述的過濾裝置9的右部下端連接有流水管11,所述的流水管11的下端連接有中轉裝置12,所述的中轉裝置12的右側中部連接有排出管A14,所述的排出管A14的上側設置有閥門A13,所述的中轉裝置12的下側中部連接有排出管B15,所述的排出管15的右側設置有閥門B16。
本實用新型在實施時,通過收集裝置對雨水進行收集,收集裝置內側的吸附層對雨水進行初次吸附式過濾,收集到的雨水流到下端的蓄水裝置內,在通過蓄水裝置內的第一過濾層與第二過濾層進行再次的過濾,然后在加壓裝置的驅動下通過導流管流向過濾裝置,轉軸與過濾套筒的組合對雨水進行深度的過濾,經過處理之后雨水通過流水管流向中轉裝置,然后再通過排出管流出,針對不同的用途,可以通過不同的排出管排出,同時閥門可以調整排出的速率,總之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使收集效果好、運行成本低、適應性強的優點。
實施例2
如圖1所示,一種雨水收集利用系統,它包括收集裝置2,所述的收集裝置2的內側環繞粘接有吸附層1,所述的收集裝置2的下端連接有蓄水裝置5,所述的蓄水裝置5內部的上側設置有第一過濾層3,所述的蓄水裝置5內部的下側設置有第二過濾層4,所述的蓄水裝置5的右部下端連接有導流管7,所述的導流管7的左部上側設置有加壓裝置6,所述的導流管7的右端連接有過濾裝置9,所述的過濾裝置9的中部設置有轉軸8,所述的轉軸8的外側環繞設置有過濾套筒10,所述的過濾裝置9的右部下端連接有流水管11,所述的流水管11的下端連接有中轉裝置12,所述的中轉裝置12的右側中部連接有排出管A14,所述的排出管A14的上側設置有閥門A13,所述的中轉裝置12的下側中部連接有排出管B15,所述的排出管15的右側設置有閥門B16。
所述的收集裝置5為漏斗式結構。
所述的收集裝置2的下側位于蓄水裝置5的內部。
所述的排出管A14與排出管B15為同一種排出管,所述的閥門A13與閥門B16為同一種閥門。
所述的蓄水裝置5、過濾裝置9與中轉裝置12的水平高度依次降低。
本實用新型在實施時,通過收集裝置對雨水進行收集,收集裝置內側的吸附層對雨水進行初次吸附式過濾,收集到的雨水流到下端的蓄水裝置內,在通過蓄水裝置內的第一過濾層與第二過濾層進行再次的過濾,然后在加壓裝置的驅動下通過導流管流向過濾裝置,轉軸與過濾套筒的組合對雨水進行深度的過濾,經過處理之后雨水通過流水管流向中轉裝置,然后再通過排出管流出,針對不同的用途,可以通過不同的排出管排出,同時閥門可以調整排出的速率,蓄水裝置、過濾裝置與中轉裝置的水平高度依次降低,可以利用雨水自身的勢能流向下一個水平高度降低的處理環節,總之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使收集效果好、運行成本低、適應性強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