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緊固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地下管廊鋼索固定器。
背景技術:
地下管廊用于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設水、電、氣、通訊等市政管線的公共隧道,現有的地下管廊一般都是事先預制一個兩側開口的方形結構,鋪設時到現場用鋼索連接收緊而成,鋼索的長度有限,在預制管廊的角落里會設置錨固槽,用于鋼索銜接以及收緊,收緊的過程一般是在鋼索的尾部(或頭部)裝上外模,外模內設有芯模,所述芯模的內圈套在鋼索上,外模與芯模通過內錐度面收緊,由于外模設置在錨固槽內,錨固槽長度有限,外力敲擊時收緊角度不對,收緊效果不好,鋼索尾部容易滑脫,造成管廊漏水、沉降,增加維修成本與時間,需要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地下管廊鋼索固定器,結構簡單科學,使用方便,收緊效果好,安全可靠。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地下管廊鋼索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塊、壓緊板和擠壓板,所述支撐塊包括接觸板一、支撐管和接觸板二,所述支撐管下方設有沿軸線的開口,接觸板一和接觸板二豎直設置在支撐管的兩側,所述壓緊板設置在接觸板一的一側,壓緊板與接觸板一之間設有擠壓板,所述接觸板一、支撐塊、壓緊板尺寸相同,接觸板一、支撐塊、壓緊板和接觸板二下方設有凹槽。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接觸板一、支撐塊、壓緊板為直徑相同的圓形板。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凹槽為u型槽。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接觸板二的面積大于接觸板一的面積。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地下管廊鋼索固定器,結構簡單科學,改變受力方向,使用方便,收緊效果好,安全可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工作狀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所述的支撐塊示意圖。
附圖標記列表:
1、支撐塊,2、壓緊板,3、擠壓板,4、接觸板一,5、支撐管,6、接觸板二,7、開口,8、凹槽,9、錨固槽,10、外模,11、芯模,12、鋼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明本發明,應理解下述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如圖所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地下管廊鋼索固定器,包括支撐塊1、壓緊板2和擠壓板3,所述支撐塊1包括接觸板一4、支撐管5和接觸板二6,所述支撐管5下方設有沿軸線的開口7,接觸板一4和接觸板二6豎直設置在支撐管的兩側,所述壓緊板設置在接觸板一4的一側,壓緊板與接觸板一之間設有擠壓板3,所述接觸板一4、擠壓板3、壓緊板2尺寸相同,接觸板一4、支撐塊、壓緊板2和接觸板二6下方設有凹槽8。
錨固槽9位于地下管廊內部中間,外模10和芯模11在錨固槽9左側,鋼索12從中間穿過,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地下管廊鋼索固定器,使用時將支撐塊1放入錨固槽9內,接觸板二6緊貼錨固槽9右側,鋼索12設置在支撐塊1下方的圓弧槽內,壓緊板2靠著芯模16,擠壓板3插入壓緊板2與接觸板一4之間(擠壓板3的厚度要大于壓緊板2與接觸板一4之間的距離),用錘敲擊擠壓板3的頂部,將擠壓板3擠入壓緊板2與接觸板一4之間,壓緊板2往左擠壓芯模11,將芯模16壓入外模15內,本發明所述的接觸板一4、支撐塊、壓緊板2和接觸板二6下方設有凹槽8,插入時不會碰到鋼索12,確保整個動作順利進行,本發明結構簡單科學,改變受力方向,使用方便,收緊效果好,安全可靠。
本發明所述接觸板一4、擠壓板3、壓緊板2為直徑相同的圓形板,便于用錘敲擊擠壓。
本發明所述凹槽8為u型槽,能夠使各個受力板轉動自如。
本發明所述接觸板二6的面積大于接觸板一4的面積,接觸板二6與錨固槽9右側接觸面積大,能夠更加穩定的傳力。
本發明方案所公開的技術手段不僅限于上述實施方式所公開的技術手段,還包括由以上技術特征任意組合所組成的技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