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邊坡施工,具體涉及一種水利水電工程邊坡施工防護裝置。
背景技術:
1、專利公告號為cn220724990公開了一種水利水電工程邊坡施工防護裝置,其技術方案是:包括第一防護組件和第二防護組件,所述第一防護組件和第二防護組件的一側安裝有緩沖組件,所述緩沖組件中間安裝有防撞組件所述第一防護組件和第二防護組件遠離緩沖組件的一側安裝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另一側活動安裝有支撐組件,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當邊坡上的落石向下滾落時,落石將率先撞擊防護棉和橡膠滾筒進行彈性緩沖,隨后橡膠滾筒將通過連接軸帶動移動框架移動,最后移動框架將向中空腔內部移動并擠壓緩沖彈簧進行消能,避免落石向下滾落后對防護裝置撞擊發生變形或損壞,上述這種方式雖然能夠有效進行防落石、防撞擊,但是在實際施工現場中,落石也基本是小石子,同時施工現場中粉塵飛揚,容易被工作人員進行吸入,降低了防護效果,為此,我們提出了一種水利水電工程邊坡施工防護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利水電工程邊坡施工防護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水利水電工程邊坡施工防護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有防護臺,所述防護臺上開設有左右貫穿的防護通道,所述防護通道的一端內壁固定有防護板,所述防護板上沿矩形陣列方向開設有防護孔,所述防護孔與防護通道內部連通,所述防護通道的另一端固定有過濾板,所述過濾板上沿矩形陣列方向開設有過濾孔,所述過濾孔與防護通道內部連通。
3、方案中需要說明的是,所述防護通道的上表面固定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一側側壁固定有驅動電機,驅動電機的輸出軸穿過支撐板固定有對稱分布的扇葉。
4、進一步值得說明的是,所述防護通道的兩側側壁開設有對稱分布的放置槽,所述過濾板的兩側外壁固定有對稱分布的放置塊,所述放置塊與放置槽卡接配合。
5、更進一步需要說明的是,所述防護臺的外壁滑動連接有對稱分布的移動板,所述移動板上開設有固定通道。
6、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固定通道的內壁滑動連接有固定桿,所述固定桿的一端固定有拉板,所述拉板與移動板之間固定有固定彈簧。
7、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防護臺的外壁開設有對稱分布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桿與固定槽之間卡接配合。
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水利水電工程邊坡施工防護裝置,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9、(1)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的底座、防護臺、防護通道、防護板、防護孔以及過濾板、過濾孔、扇葉、驅動電機等結構配合,能夠快速對施工現場進行防護保護處理,能夠對施工現場產生的粉塵進行吸收處理,減少了施工現場粉塵飛揚情況,提高了實用性;
10、(2)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的移動板、固定桿、拉板以及固定彈簧、固定槽等結構配合,工作人員能夠定期對過濾板進行拆卸更換清理,能夠有效對過濾孔進行清理,能夠持續對施工現場中粉塵進行吸收,提高了便捷性。
1.一種水利水電工程邊坡施工防護裝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有防護臺(2),所述防護臺(2)上開設有左右貫穿的防護通道(3),所述防護通道(3)的一端內壁固定有防護板(4),所述防護板(4)上沿矩形陣列方向開設有防護孔(5),所述防護孔(5)與防護通道(3)內部連通,所述防護通道(3)的另一端固定有過濾板(9),所述過濾板(9)上沿矩形陣列方向開設有過濾孔(10),所述過濾孔(10)與防護通道(3)內部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利水電工程邊坡施工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通道(3)的上表面固定有支撐板(6),所述支撐板(6)的一側側壁固定有驅動電機(7),驅動電機(7)的輸出軸穿過支撐板(6)固定有對稱分布的扇葉(8)。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水利水電工程邊坡施工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通道(3)的兩側側壁開設有對稱分布的放置槽(11),所述過濾板(9)的兩側外壁固定有對稱分布的放置塊(12),所述放置塊(12)與放置槽(11)卡接配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水利水電工程邊坡施工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臺(2)的外壁滑動連接有對稱分布的移動板(13),所述移動板(13)上開設有固定通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水利水電工程邊坡施工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通道的內壁滑動連接有固定桿(14),所述固定桿(14)的一端固定有拉板(15),所述拉板(15)與移動板(13)之間固定有固定彈簧(16)。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水利水電工程邊坡施工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臺(2)的外壁開設有對稱分布的固定槽(17),所述固定桿(14)與固定槽(17)之間卡接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