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樁基,特別涉及一種穿透孤石與巖層的管樁植樁基礎結構。
背景技術:
1、目前,在建筑施工中,建筑基礎結構在遇到孤石和巖層等復雜地質條件時,傳統的樁基結構往往面臨著諸多挑戰,如難以穿透孤石和巖層、樁身易受損、承載能力不足等。這些地質障礙物的存在,不僅增加了施工難度,也對樁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挑戰。為了克服這些問題,已有技術嘗試通過不同的方法來增強樁基的穩定性,例如通過增加樁的直徑、改變樁的材料或者采用特殊的施工技術。然而,這些方法往往成本較高,施工復雜,且在某些情況下仍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穿透孤石與巖層的管樁植樁基礎結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3、一種穿透孤石和巖層的管樁植樁基礎結構,包括樁端承臺、管樁及樁周混凝土,所述樁端承臺用于承受上部結構的荷載,并將其傳遞到管樁和樁周混凝土上;所述管樁作為樁基的主體部分,使用特定巖層引孔旋挖裝置進行擴孔送樁,確保樁基的穩定性和承載能力。樁身周圍設有10-20公分的空隙,所述空隙填充強度等級為c20的混凝土。所述樁端承臺的承受力f由三部分主要力源共同構成,第一部分承受力f1來源于管樁樁頭對樁端的直接承載力,這是樁身與樁端承臺直接接觸面產生的支撐力;第二部分承受力f2是由所述樁周混凝土與管樁樁身之間的側向摩擦阻力所提供,這一力源于混凝土與樁身間的緊密接觸和相互作用;第三部分承受力f3由與樁基結構緊密結合的孤石產生的反作用力構成,孤石以其自身的穩定性和地質特性,為整個樁基結構提供了額外的支撐力;即樁端承臺的承受力f=f1+f2+f3。
4、具體地,所述樁周混凝土與管樁形成緊密結合的復合樁基結構,提供了樁基的側向摩擦阻力,增強樁基的承載能力和穩定性。
5、進一步地,樁身周圍混凝土層厚度根據不同地質條件和承載需求進行優化設計,確保與管樁的協同工作。
6、具體地,所述特定巖層引孔旋挖裝置能夠快速擴孔送樁、穿透孤石與巖層。
7、進一步地,所述孤石與所述復合樁基結構形成整體,提供了額外的承載力,增大了安全儲備。
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管樁結構通過特定巖層引孔旋挖裝置進行擴孔送樁,有效解決了管樁難以穿透孤石和巖層的問題。同時,樁身周圍的空隙填充c20混凝土,增強了樁周土的密實度和強度,提高了樁基的承載能力和穩定性。此外,孤石與復合樁基結構形成整體,為樁基提供了額外的反作用力,進一步增大了安全儲備。此樁基結構施工方法簡單易行,成本低廉,且對環境影響小。
1.一種穿透孤石與巖層的管樁植樁基礎結構,包括樁端承臺(1)、管樁(2)及樁周混凝土(3),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樁(2)使用特定巖層引孔旋挖裝置進行擴孔送樁,樁身周圍設有10-20公分的空隙,所述空隙填充強度等級為c20的混凝土(3),所述樁端承臺的承受力f由三部分主要力源共同構成,第一部分承受力f1來源于所述管樁樁頭對樁端的直接承載力,第二部分承受力f2由所述樁周混凝土與所述管樁樁身之間的側向摩擦阻力所提供,第三部分承受力f3由與樁基結構緊密結合的所述孤石(5)產生的反作用力構成,即所述樁端承臺(1)的承受力f=f1+f2+f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穿透孤石與巖層的管樁植樁基礎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樁周混凝土(3)與管樁(2)形成緊密結合的復合樁基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穿透孤石與巖層的管樁植樁基礎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巖層引孔旋挖裝置能夠快速擴孔送樁、穿透孤石(5)與巖層(4)。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穿透孤石與巖層的管樁植樁基礎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孤石(5)與所述復合樁基結構形成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