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擋墻,具體涉及一種擋墻構件及擋墻結構。
背景技術:
1、隨著公路建設的進行,擋墻景觀日益受到重視。擋墻通常采用混凝土澆筑。目前擋墻裝飾施工措施主要有三類,一類是先打磨擋墻表面使其平整,再做分多次清理基層,并涂底漆,最后進行噴繪;二類是在擋墻表面貼文化石、大理石等石材;第三類是在擋墻頂部栽植藤蔓植物讓植物緩慢生長逐漸覆蓋。
2、上述方式中,第一種方式施工工藝繁雜、施工作業內容多、施工難度大,最后效果大打折扣;第二種方式是請專業景觀公司施工,造價高昂;第三種方式,也是最常用的方式,造價低廉,施工簡便,但是植物生長緩慢、擋墻頂部由于設計因素覆土較薄植物經常由于缺水干枯、后期養護困難重重。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擋墻構件及擋墻結構,目的在于能夠既實現擋墻功能,又能夠種植植物,且提高植物存活率。
2、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擋墻構件,包括擋墻構件本體,所述擋墻構件本體內部為種植腔,且所述擋墻構件本體的一側開設有與外界相通的窗口,所述擋墻構件本體的頂端和底端均開設有豎向對齊的透水孔,所述透水孔與所述種植腔相通。
3、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
4、本方案中通過設置擋墻構件本體,本方案中的擋墻構件能夠進行組裝堆砌呈擋墻結構,同時擋墻構件本體上的種植腔用于放入植土并種植植物,使后期組裝后的擋墻結構表面整齊美觀。
5、同時,本方案中窗口的設置便于向種植腔內放入植土,且便于種植,而擋墻構件本體的頂端和底端均開設有豎向對齊的透水孔,這樣便于后期采用多個擋墻構件進行組裝成擋墻結構時,上下相鄰的擋墻構件本體之間通過透水孔實現連通,從而便于對水進行過濾,避免出現積水而影響植物生長,提高植物的存活率,且透水孔的設置還能夠促進植物根系生長,避免限制植物根系生長空間。
6、進一步,所述種植腔內連接有補水管,所述補水管的兩端分別連接在所述種植腔的兩側,且所述補水管內部中空,所述補水管的至少一端開設有注水孔,所述注水孔內塞有瓶塞,所述補水管的底部開設有第一漏水孔。
7、有益效果:本方案中設置有補水管,當項目位于干旱區,澆水間隔時間長時,通過打開瓶塞,能夠向補水管內提前注入水,而注入補水管內的水可以從補水管底部的第一漏水孔緩慢滲入到種植腔的種植土中,使土壤保持濕潤,這樣通過向補水管內注入水,可對擋墻構件的種植腔內的植物進行補給,可以長時間保持土壤濕潤,保證植物存活率。節省水資源、提高澆水利用率、減少養護成本。
8、進一步,所述窗口處轉動配合有前蓋,轉動所述前蓋能夠開啟或關閉所述窗口。
9、有益效果:本方案中設置的前蓋,能夠在打開時用于種植植物,而當種植腔內種植土養分消耗殆盡,更換種植土和植物的成本太大,此時可以閉合前蓋,使整個擋墻構件本體成為一塊石材裝飾,減少養護成本。
10、進一步,所述前蓋的底部連接有連接筒,所述種植腔內設有轉軸,所述轉軸的兩端分別連接在所述種植腔的兩側,所述轉軸同軸穿過所述前蓋底部的連接筒,且所述連接筒與所述轉軸間隙配合,所述前蓋的兩側與所述窗口的兩側之間均連接有透水網。
11、有益效果:本方案中連接筒與種植腔內設置的轉軸同軸設置且間隙配合,這樣能夠使前蓋沿著轉軸產生旋轉,從而實現打開和關閉窗口的目的,而當打開前蓋時,在透水網和窗口底部的限制作用下,能夠限制前蓋打開的幅度,形成一個具有開口的種植腔,便于種植植物。
12、進一步,所述種植腔內壁連接有橫軸擋塊,所述橫軸擋塊內部中空,所述橫軸擋塊的兩端貫通,且所述橫軸擋塊面向前蓋的一側開設有缺口,且所述缺口兩側均為平面,所述轉軸同軸穿過橫軸擋塊和連接筒,當翻轉所述前蓋而關閉所述窗口時,所述橫軸擋塊能夠抵擋所述前蓋。
13、有益效果:本方案中還設置有橫軸擋塊,橫軸擋塊端部的缺口設置,且缺口兩側為平面,這樣在閉合前蓋的時候,前蓋能夠轉動到橫軸擋塊的缺口兩側,與缺口兩側的平面相抵,從而起到對前蓋閉合位置的限制,避免前蓋閉合時轉動幅度過大而影響閉合效果,產生較大縫隙,而相應整個擋墻構件的美觀。
14、進一步,所述轉軸為補水管,所述補水管的補水管內部中空,所述補水管的至少一端開設有注水孔,且所述注水孔位于所述補水管的上部且居中設置,所述注水孔內塞有瓶塞,所述補水管的底部且位于居中位置開設有第一漏水孔;所述橫軸擋塊的底部開設有第二漏水孔,所述第一漏水孔與所述第二漏水孔相互重疊且連通。
15、有益效果:本方案中轉軸采用補水管,且補水管上的第一漏水孔與橫軸擋塊底部的第二漏水孔重合,這樣能夠確保補水管內的水能夠順利的漏出到種植腔內浸入土壤中,避免橫軸擋塊和連接筒阻擋了補水管上的第一漏水孔而影響補水管順利出水。
16、另外,本方案中注水孔位于補水管的上部且居中設置,第一漏水孔位于補水管的底部且居中設置,這樣可以通過插在注水孔上的瓶塞的位置判斷第一漏水孔和第二漏水孔是否對齊,從而保證補水管內的水能夠順利的通過第一漏水孔和第二漏水孔流出到種植腔內。
17、進一步,所述窗口的頂壁連接有限位擋塊,當翻轉所述前蓋而關閉所述窗口時,所述限位擋塊和所述橫軸擋塊能夠抵擋所述前蓋。
18、有益效果:本方案中限位擋塊的設置能夠進一步提高對前蓋進行效果的效果,使前蓋閉合的位置更加的精確,且還能夠對前蓋起到支撐作用,保證整個結構的穩定性。
19、進一步,所述前蓋上開設有手拉孔,所述手拉孔為通孔結構。
20、有益效果:手拉孔的設置,便于手工手部拉動前蓋,而控制前蓋的打開和關閉。
21、進一步,所述擋墻構件本體的頂部和底部均為平面,且所述擋墻構件本體的頂部和底部之間開設有貫通的固定孔。
22、有益效果:本方案中擋墻構件本體的頂部和底部均為平面,這樣便于后期進行組裝時,保持平整,便于組裝,且組裝后的擋墻結構整體更加的平整美觀,另外固定孔的設置便于在堆砌成擋墻結構的時候,通過在固定孔內插入錨桿或鋼管等工具起到固定多個擋墻構件的作用,使多個擋墻構件連為一體,強度更好,更穩定。
23、一種擋墻結構,使用上述的一種擋墻構件構建形成,擋墻結構由多個擋墻構件從下往上堆砌組成。
24、有益效果:本方案中的擋墻結構由上述的多個擋墻構件堆砌形成的整體結構,擋墻構件能夠通過模塊化生產,結構簡單,且在形成擋墻結構使,組裝工藝簡單,安裝時間短,可采用標準化的施工作業保證施工效果,通過標準化、模塊化生產,能夠有效降低成本。
1.一種擋墻構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擋墻構件本體,所述擋墻構件本體內部為種植腔,且所述擋墻構件本體的一側開設有與外界相通的窗口,所述擋墻構件本體的頂端和底端均開設有豎向對齊的透水孔,所述透水孔與所述種植腔相通;所述窗口處轉動配合有前蓋,轉動所述前蓋能夠開啟或關閉所述窗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擋墻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種植腔內連接有補水管,所述補水管的兩端分別連接在所述種植腔的兩側,且所述補水管內部中空,所述補水管的至少一端開設有注水孔,所述注水孔內塞有瓶塞,所述補水管的底部開設有第一漏水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擋墻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蓋的底部連接有連接筒,所述種植腔內設有轉軸,所述轉軸的兩端分別連接在所述種植腔的兩側,所述轉軸同軸穿過所述前蓋底部的連接筒,且所述連接筒與所述轉軸間隙配合,所述前蓋的兩側與所述窗口的兩側之間均連接有透水網。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擋墻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種植腔內壁連接有橫軸擋塊,所述橫軸擋塊內部中空,所述橫軸擋塊的兩端貫通,且所述橫軸擋塊面向前蓋的一側開設有缺口,且所述缺口兩側均為平面,所述轉軸同軸穿過橫軸擋塊和連接筒,當翻轉所述前蓋而關閉所述窗口時,所述橫軸擋塊能夠抵擋所述前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擋墻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為補水管,所述補水管的補水管內部中空,所述補水管的至少一端開設有注水孔,且所述注水孔位于所述補水管的上部且居中設置,所述注水孔內塞有瓶塞,所述補水管的底部且位于居中位置開設有第一漏水孔;所述橫軸擋塊的底部開設有第二漏水孔,所述第一漏水孔與所述第二漏水孔相互重疊且連通。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擋墻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的頂壁連接有限位擋塊,當翻轉所述前蓋而關閉所述窗口時,所述限位擋塊和所述橫軸擋塊能夠抵擋所述前蓋。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一種擋墻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蓋上開設有手拉孔,所述手拉孔為通孔結構。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擋墻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擋墻構件本體的頂部和底部均為平面,且所述擋墻構件本體的頂部和底部之間開設有貫通的固定孔。
9.一種擋墻結構,其特征在于,使用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一種擋墻構件構建形成,擋墻結構由多個擋墻構件從下往上堆砌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