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軌道交通建造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特別涉及一種適用于高速磁浮交通工程橋體單元的吊裝系統。
背景技術:
在軌道運輸,尤其是高速磁浮軌道交通工程中,高架橋的建設施工最為困難,其主要表現在:橋體單元整體尺寸以及質量都非常大。
在高架橋施工過程中,傳統的橋體單元的組裝方式為:首先設置底部立柱,首先從一側在底部立柱上安裝第一個橋體單元,然后以該橋體單元作為支撐安裝輸送軌道以及吊裝設備,利用輸送軌道以及吊裝設備依次安裝第二個橋體單元,之后再以第二個橋體單元作為支撐進行下一個橋體單元的安裝。
在上述的安裝方式中,吊裝設備依靠自身的支腿進行工作時的穩定支撐,這樣就使其工作能力受到限制,無法施加較大的起吊作用力,由于橋體單元整體質量較大,因此需要多臺吊裝設備同時起吊,該作業方式不僅施工繁瑣,多臺吊裝設備的統一指揮實施難度也較大。
技術實現要素:
(一)技術問題
綜上所述,如何解決傳統技術中吊裝設備的固定問題,以提高其工作時的穩定性以及吊裝能力,成為了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適用于高速磁浮交通工程橋體單元的吊裝系統,包括有輸送軌道,于所述輸送軌道的上側設置有懸架,所述懸架與所述輸送軌道固定連接,于所述懸架上設置有龍門吊車;
還包括有上加固組件以及下加固組件;
所述上加固組件包括有套環,所述套環包括有至少兩個套環單元,所述套環單元為金屬制一體式結構,全部的所述套環依次通過螺栓連接并形成有環形結構,所述套環包括有至少兩組,全部的所述套環于豎直方向上羅列設置,于所述套環上設置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一端與所述套環轉動連接,所述支撐桿的另一端設置有用于與輸送軌道底部相抵的托板;
所述下加固組件包括有三角支撐架,所述三角支撐架的底部設置有金屬卡板,于所述三角支撐架上設置有拉索,所述拉索的一端與所述三角支撐架連接,所述拉索的另一端與所述輸送軌道連接。
優選地,所述三角支撐架為由角鐵焊接而成的金屬三角框架結構體。
優選地,所述支撐桿由多個支撐桿單元組成,所述支撐桿單元的兩端設置有法蘭,所述支撐桿單元之間通過所述法蘭固定連接。
(三)有益效果
在上述結構設計中,本實用新型將具有輸送功能的輸送軌道以及具有吊裝功能的龍門吊車組裝成為一體,并設置有上加固組件以及下加固組件,利用上加固組件以及下加固組件對輸送軌道的上側以及下側同時加固,可以極大程度地提高輸送軌道的運載能力以及抗變形能力。在輸送軌道上固定設置了龍門吊車,這樣,龍門吊車可以通過輸送軌道穩定地在橋體單元上運動。相比于傳統的獨立吊裝設備而言,本實用新型采用將輸送軌道以及龍門吊車集成一體化結構,其穩定性較高,運載能力較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適用于高速磁浮交通工程橋體單元的吊裝系統的結構簡圖;
圖1中部件名稱與附圖標記的對應關系為:
輸送軌道1、套環2、支撐桿3、三角支撐架4、拉索5。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能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術語″上″、″下″、″左″、″右″、″內″、″外″、″前端″、″后端″、″頭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請參考圖1,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適用于高速磁浮交通工程橋體單元的吊裝系統的結構簡圖。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適用于高速磁浮交通工程橋體單元的吊裝系統,該系統設置有一個用于進行橋體單元輸送的輸送軌道1,該輸送軌道1包括有兩條,其具體為鋼軌。兩條輸送軌道在實際使用時分別設置在已經架設好的橋體單元的兩側。
本實用新型在輸送軌道1的上側設置有懸架,懸架與輸送軌道1固定連接。懸架具體結構為:設置有一根龍骨,在龍骨的兩側設置支架,支架的兩端分別與龍骨以及輸送軌道1固定連接。在懸架的龍骨上固定設置龍門吊車,懸架具有支撐龍門吊車的功能。龍門吊車的具體作用為:與需要鋪設的橋體單元連接,用于將該橋體單元向前輸送并將其下吊安裝。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有上加固組件以及下加固組件,其中,上加固組件包括有套環2,套環2包括有至少兩個套環單元,套環單元為金屬制一體式結構,全部的套環2依次通過螺栓連接并形成有環形結構,套環2包括有至少兩組,全部的套環2在豎直方向上羅列設置,于套環2上設置有支撐桿3,支撐桿3的一端與套環2轉動連接,支撐桿3的另一端設置有用于與輸送軌道1底部相抵的托板;下加固組件包括有三角支撐架4,三角支撐架4的底部設置有金屬卡板,于三角支撐架4上設置有拉索5,拉索5的一端與三角支撐架4連接,拉索5的另一端與輸送軌道1連接。
套環2用于安裝到底部立柱上,套環2環抱到底部立柱后,通過其底部立柱之間的摩擦力實現對輸送軌道1的支撐。
在上述結構設計中,本實用新型將具有輸送功能的輸送軌道1以及具有吊裝功能的龍門吊車組裝成為一體,并設置有上加固組件以及下加固組件,利用上加固組件以及下加固組件對輸送軌道1的上側以及下側同時加固,可以極大程度地提高輸送軌道1的運載能力以及抗變形能力。在輸送軌道1上固定設置了龍門吊車,這樣,龍門吊車可以通過輸送軌道1穩定地在橋體單元上運動。相比于傳統的獨立吊裝設備而言,本實用新型采用將輸送軌道1以及龍門吊車集成一體化結構,其穩定性較高,運載能力較強。
在此限定:三角支撐架4為由角鐵焊接而成的金屬三角框架結構體。
當然,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方式中,三角支撐架4也可以由多組桁架構成。
為了便于支撐桿3的長度調整,支撐桿3由多個支撐桿單元組成,支撐桿單元的兩端設置有法蘭,支撐桿單元之間通過法蘭固定連接。上述結構設計,支撐桿3可以根據具體的使用情況進行長度調整,可以滿足各種工況下的使用要求。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是為了示例和描述起見而給出的,而并不是無遺漏的或者將本實用新型限于所公開的形式。很多修改和變化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的。選擇和描述實施例是為了更好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實際應用,并且使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夠理解本實用新型從而設計適于特定用途的帶有各種修改的各種實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