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探測攔阻桿機構,特別涉及一種對停車場內行駛的車輛和行人進行探測感知、警示和攔阻的探測攔阻桿機構。
背景技術:
隨著機械立體停車設備的廣泛使用,越來越多的城市繁華區域或住宅小區內安裝有立體停車設備。通常,當車主存取車時,需要將載車板由空中移挪到地面,以方便車主存取車。這樣,當立體停車設備運行時,需要對運行設備周圍的行人和行駛的車輛進行提醒、警示和必要的攔阻,目前,多數停車場在出現上述情況時,由車場管理人員或他人協助提醒或攔阻行人或行駛的車輛以確保行人、行駛的車輛和待運行的停車設備安全。
上述方式存在以下不足:
1)當停車場的人員較少或忙于其它緊張事務時,由人工提醒方式則會受阻,輕者令停車設備暫停運行,影響停車設備運行效率;重者在周圍存在安全隱患的情況下,偶遇急躁取車人員強行操作,會造成安全事故。
2)不利于機械立體停車場實行智能化控制,需配備較多的管理人員,增加人工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智能化、結構簡單、成本低且能確保周邊行人、車輛和停車設備安全的用于停車設備的安全警示和攔阻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本發明的用于停車設備的安全警示和攔阻裝置,是在停車設備的載車板上設有攔阻桿機構,該攔阻桿機構由安裝在所述載車板上的驅動電機、可向該載車板前側或旁側伸出的用于提醒路人或車輛駕駛員避讓或暫停行進的攔阻桿構成,該攔阻桿通過傳動機構與所述驅動電機相接。
所述攔阻桿的前端設有與檢測電路相接的探測傳感器,所述驅動電機和檢測電路均與停車設備的主控中心相接,所述檢測電路將所述探測傳感器采集的路況信息傳給所述主控中心并由該主控中心向相關運行的停車設備發出是否按正常程序運行的指令。
所述傳動機構為齒輪嚙合、蝸輪嚙合、摩擦、繩鏈或螺桿式連接傳動機構。
所述攔阻桿以其前端在前的方式安裝在載車板的側邊或側面,該攔阻桿在驅動電機的驅動下沿載車板長邊方向由內向外直線伸出;或者,所述攔阻桿以與載車板短邊平行的方式橫向安裝在載車板的前側或前側面,該攔阻桿在驅動電機的驅動下沿載車板旁側方向由載車板內向外直線伸出。
所述攔阻桿以其后端在前的方式安裝在載車板的側邊或側面,該攔阻桿在驅動電機的驅動下,其前端沿水平方向由后向載車板的旁側旋轉90度伸出。
所述攔阻桿以其后端在前的方式安裝在載車板的側邊或側面,該攔阻桿在驅動電機的驅動下,其前端由后向上向前旋轉180度伸出。
所述攔阻桿安裝在載車板的前邊或前側面,該攔阻桿在驅動電機的驅動下,其前端向前旋轉90度伸出。
所述探測傳感器的探測區域為所述攔阻桿前端的一側或兩側設定角度內的范圍。
所述驅動電機是常用的交、直流電機、力矩電機或其他電磁、氣液動驅動裝置。
在攔阻桿上安裝有警示牌、警示燈或熒光警示涂層。
本發明在立體停車設備的載車板上安裝攔阻桿機構,使得相關運行的停車設備(以下簡稱運行設備)能夠及時根據其周圍行人或行駛車輛狀況決定是否繼續運行,并且在該運行設備運行時能對周邊的行人和行駛的車輛提供警示和攔阻。安裝在運行設備兩側相鄰的其它停車設備(以下簡稱相鄰設備)載車板上的攔阻桿機構中的攔阻桿,在所述運行設備準備移出前,先行向相鄰設備的載車板的前方或旁側伸出,通過其上的探測傳感器對該載車板周圍的行人和行駛的車輛及路面狀況進行探測感知,并將采集到的相關信息傳給停車設備的主控中心,由該主控中心向該運行設備發出有安全隱患的報警提示信號或者發出安全狀況良好可以繼續運行的安全提示信號。另外,伸出的攔阻桿還可向處于該運行設備安全范圍外的行人或行駛車輛的駕駛員發出暫停行走或行駛的提示信息,等運行設備移動至正常安全位置后再繼續前行。從相鄰設備的載車板伸出的攔阻桿,能為運行設備提供一個相對封閉的安全運行空間。
本發明結構緊湊、易于安裝維護且投資成本較低,有利于立體停車場全面實現智能化控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實施例1的側向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示意圖。
圖3為圖1中的攔阻桿縱向伸出載車板的示意圖。
圖4為圖2中的攔阻桿縱向伸出載車板和探測傳感器探測區域的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實施例2的俯視示意圖。
圖6為圖5中的攔阻桿伸出載車板和探測傳感器探測區域的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的實施例3的俯視示意圖。
圖8為圖7中的攔阻桿伸出載車板和探測傳感器探測區域的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的實施例4的側向示意圖。
圖10為圖9中的攔阻桿伸出載車板和探測傳感器探測區域的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的實施例5的示意圖。
圖12為圖11中的攔阻桿橫向伸出載車板和探測傳感器探測區域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如下:
載車板1、攔阻桿2、傳動機構3、驅動電機4、探測傳感器5。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12所示,本發明的用于停車設備的安全警示和攔阻裝置適用于城市停車場內或住宅小區中安裝的立體停車設備。
其是在立體停車設備的載車板1的邊側或前側設置攔阻桿機構,該攔阻桿機構由驅動電機4、攔阻桿2、檢測電路和探測傳感器5構成。本發明可將攔阻桿機構安裝在載車板1上,也可安裝于立體車庫的結構立柱和墻壁上。
所述驅動電機4安裝在所述的載車板1上,其安裝的具體位置視攔阻桿2的安裝位置而定。
攔阻桿2為桿狀,優選在其前端安裝探測傳感器5,攔阻桿2安裝在載車板1的前側、旁側或以與載車板短邊平行的方式橫向安裝在載車板的前側或前側面,其可通過包含齒輪嚙合、蝸輪嚙合、摩擦、繩鏈或螺桿式的傳動機構3與驅動電機4相連,攔阻桿2在驅動電機4的驅動下向載車板1的前方或旁側伸出。此時,探測傳感器5可將該載車板1近距離范圍內的路況信息(如有無走近的行人、正在駛近的車輛和路面有無障礙物等情況)經檢測電路傳送給立體停車設備的主控中心,并由該主控中心向相關運行的停車設備(也稱運行設備,對于存車而言,是指準備將待存車輛停放其上的設備;對于取車而言,是指存放待取車輛的設備)發出是否按正常程序運行的指令。
所述探測傳感器5的探測區域為攔阻桿2伸出后,攔阻桿2前端的一側或兩側30-150度角內的范圍,即:當攔阻桿2為向載車板1前側伸出時,該探測區域是以該探測傳感器5為中心攔阻桿2左右兩側30-150度角范圍;當攔阻桿2為向載車板1旁側伸出時,該探測區域是以該探測傳感器5為中心攔阻桿2前后(沿載車板1長邊方向區分前后)兩邊30-150度角范圍。
當運行設備開始運行時,其主控中心發出啟動運行設備兩側相鄰的其它停車設備(以下簡稱相鄰設備)的攔阻桿機構工作的指令,此時,驅動電機4通過傳動機構3驅動該攔阻桿機構中的攔阻桿2向停車場或住宅區內車輛行駛通道懸空伸出,安裝在攔阻桿2上的探測傳感器5開始工作,并將在探測區域內探測到的信息傳送給所述的主控中心,當探測傳感器5在探測區域內探測到有行駛的車輛或行人時,主控中心依據探測到的距離信息發出警示或停止運行設備運行的指令。另外,相鄰設備伸出載車板1的攔阻桿2對運行的停車設備的周邊可實施封閉、警示,對可能駛近的車輛和行人提供警示和攔阻的作用,從停車設備運行的智能感知控制和外部物理環境的設置入手,確保停車設備的運行和設備周邊的車輛和人員的安全。
當運行設備運行完畢后,其主控中心啟動攔阻桿機構的驅動電機4使相鄰設備伸出的攔阻桿2反向運動收回到原始位置。
實施例1
如圖1-4所示,所述攔阻桿2以前后設置方式安裝在載車板1的側邊或側面,攔阻桿2的前端在前,其攔阻桿2通過傳動機構3與所述驅動電機4相連,該攔阻桿2在驅動電機4的驅動下可沿載車板1長邊方向前后直線往復移動,即直線伸出和收回。
當攔阻桿2伸出載車板1后,其與載車板1的短邊(即載車板1的前端口邊緣)之間的夾角為90度;當攔阻桿2縮回到原位后即緊貼并收藏于載車板1邊側(包括側邊和側面)。
該實施例可對載車板1前方左右兩個方向進行探測、警示和攔阻。
實施例2
如圖5、6所示,所述攔阻桿2以其后端與傳動機構3聯接的方式安裝在載車板1的側邊或側面,該攔阻桿2在驅動電機4的驅動下,攔阻桿2的前端沿水平方向由后向載車板1的旁側旋轉90度伸出。
當攔阻桿2伸出載車板1后,其與載車板1的長邊(即載車板1的側邊緣)之間的夾角為90度;當攔阻桿2旋轉回到原位后即緊貼并收藏于載車板1的邊側(包括側邊和側面)。
該實施例可對載車板1旁側的前后兩個方向進行探測、警示和攔阻。
實施例3
如圖7、8所示,所述攔阻桿2以其前端在前的方式安裝在載車板1的側邊或側面,該攔阻桿2在驅動電機4的驅動下,其前端由后向上向前旋轉180度伸向載車板1的前方。
當攔阻桿2伸出載車板1后,其與載車板1的短邊(即載車板1的前端口邊緣)之間的夾角為90度;當攔阻桿2旋轉回到原位后即緊貼并收藏于載車板1邊側(包括側邊和側面)。
該實施例可對載車板1前方左右兩個方向進行探測、警示和攔阻。
實施例4
如圖9、10所示,所述攔阻桿2以其后端靠近載車板1的邊側的方式橫向安裝在載車板1的前邊或前側面,該攔阻桿2在驅動電機4的驅動下,其前端向前旋轉90度伸出載車板1。
當攔阻桿2伸出載車板1后,其與載車板1的短邊(即載車板1的前端口邊緣)之間的夾角為90度;當攔阻桿2旋轉回到原位后即緊貼并收藏于載車板1前邊側(包括前邊和前側面)。
該實施例可對載車板1前方的左右兩個方向進行探測、警示和攔阻。
實施例5
如圖11、12所示,
所述攔阻桿2以與載車板1短邊平行的方式橫向安裝在載車板1的前側或前側面,該攔阻桿2在驅動電機4的驅動下橫向由載車板1內向外向該載車板1的旁側直線伸出。
當攔阻桿2伸出載車板1后,其與載車板1的側邊之間的夾角為90度。該實施例可對載車板1旁側的前后兩個方向進行探測、警示和攔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