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磁條切割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疊式外切刀機構。
背景技術:
現時的磁條切割裝置切割磁條的方式,一般是將磁條逐漸進給,再通過內切刀一次切割一塊小磁塊,切割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切割效率高的疊式外切刀機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疊式外切刀機構,包括機架以及至少一外切刀模組,所述外切刀模組包括電機、主動輪、至少兩從動輪、至少兩從動軸、至少兩外切刀疊組、過渡輪以及傳送帶,所述機架上設置有左右垂直走向的第一垂直安裝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垂直安裝板后方的第二垂直安裝板,所述電機固定安裝于所述第一垂直安裝板的后側壁的上端,所述第一垂直安裝板的上端設置有電機安裝孔,所述第一垂直安裝板的下端左右間隔排列開設有前從動軸孔,所述電機的輸出軸穿過所述電機安裝孔與所述主動輪相接,所述從動軸的前端旋轉插設穿過對應的所述前從動軸孔與所述從動輪相接,所述第二垂直安裝板上對應所述前從動軸孔開設有后從動軸孔,所述外切刀疊組包括至少兩圓盤狀的外切刀,所述外切刀的中心開設有切刀安裝孔,所述從動軸的后端固插于所述切刀安裝孔中繼而旋轉插設于所述后從動軸孔中,從而使所述外切刀平行間隔的固套于所述從動軸上對應所述第一垂直安裝板及所述第二垂直安裝板之間,相鄰的兩所述外切刀的邊緣之間形成切割距離,所述過渡輪旋轉連接于所述第一垂直安裝板的前壁,且位于相鄰的兩從動輪之間的上方,所述傳送帶纏繞于所述主動輪、從動輪以及過渡輪之外。
所述外切刀模組的所述從動輪以及過渡輪的數量分別為三個及兩個。
所述外切刀模組的數量為兩組,兩所述外切刀模組自左而右并列設置于所述機架上。
所述疊式外切刀機構還包括送料模組,所述送料模組包括輸送帶、移動平臺以及若干固定治具,所述移動平臺設置于所述機架上且位于所述外切刀模組的前方,所述輸送帶自左而右安裝于所述移動平臺之上,所述固定治具安裝于所述移動平臺之上且位于所述輸送帶的兩側。
本實用新型疊式外切刀機構的外切刀疊組一次可以將磁條切割成若干小塊,同時,一電機同時帶動多個外切刀疊組進行切割,大大提高了切割效率。
通過以下的描述并結合附圖,本實用新型將變得更加清晰,這些附圖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疊式外切刀機構第一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疊式外切刀機構第二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疊式外切刀機構第三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疊式外切刀機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考圖1至圖4,本實用新型疊式外切刀機構100包括機架10、至少一外切刀模組20以及送料模組30。本實施例中,所述外切刀模組20的數量為兩組,兩所述外切刀模組20自左而右并列設置于所述機架10上。
所述外切刀模組20包括電機21、主動輪22、至少兩從動輪23、至少兩從動軸24、至少兩外切刀疊組25、過渡輪26以及傳送帶27。本實施例中,所述外切刀模組20的所述從動輪23以及過渡輪26的數量分別為三個及兩個。
所述機架10上設置有左右垂直走向的第一垂直安裝板11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垂直安裝板11后方的第二垂直安裝板12。所述電機21固定安裝于所述第一垂直安裝板11的后側壁的上端,所述第一垂直安裝板11的上端設置有電機安裝孔(圖未示),所述第一垂直安裝板11的下端左右間隔排列開設有前從動軸孔(圖未示),所述電機21的輸出軸穿過所述電機安裝孔與所述主動輪22相接,所述從動軸24的前端旋轉插設穿過對應的所述前從動軸孔與所述從動輪23相接。所述第二垂直安裝板12上對應所述前從動軸孔開設有后從動軸孔121。所述外切刀疊組25包括至少兩圓盤狀的外切刀251。所述外切刀251的中心開設有切刀安裝孔(圖未示),所述從動軸24的后端固插于所述切刀安裝孔中繼而旋轉插設于所述后從動軸孔121中,從而使所述外切刀251平行間隔的固套于所述從動軸24上對應所述第一垂直安裝板11及所述第二垂直安裝板12之間,相鄰的兩所述外切刀251的邊緣之間形成切割距離,所述過渡輪26旋轉連接于所述第一垂直安裝板11的前壁,且位于相鄰的兩從動輪23之間的上方,所述傳送帶27纏繞于所述主動輪22、從動輪23以及過渡輪26之外。
所述送料模組30包括輸送帶31、移動平臺32以及若干固定治具(圖未示)。所述移動平臺32設置于所述機架10上且位于所述外切刀模組20的前方。所述輸送帶31自左而右安裝于所述移動平臺32之上,所述固定治具安裝于所述移動平臺32之上且位于所述輸送帶31的兩側。
本實用新型疊式外切刀機構100工作時,磁條自輸送帶31往外切刀模組20輸送,當磁條輸送到設置好的位置時,輸送帶31停止輸送,固定治具此時將磁條夾持固定住,接著隨移動平臺32移動至切割處,通過外切刀疊組25對其進行切割,外切刀疊組25一次可以將磁條切割成若干小塊,同時,一電機21同時帶動多個外切刀疊組25進行切割,大大提高了切割效率。
以上結合最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實施例,而應當涵蓋各種根據本實施例的本質進行的修改、等效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