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排廢刀模具裝置,屬于機械排廢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模具,工業生產上用以注塑、吹塑、擠出、壓鑄或鍛壓成型、冶煉、沖壓等方法得到所需產品的各種模子和工具,簡而言之,模具是用來成型物品的工具,這種工具由各種零件構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構成,它主要通過所成型材料物理狀態的改變來實現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業之母"的稱號,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為有特定形狀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廣泛用于沖裁、模鍛、冷鐓、擠壓、粉末冶金件壓制、壓力鑄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膠、陶瓷等制品的壓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輪廓或內腔形狀,應用具有刃口的輪廓形狀可以使坯料按輪廓線形狀發生分離,應用內腔形狀可使坯料獲得相應的立體形狀,模具一般包括動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兩個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開時取出制件,合攏時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狀復雜,承受坯料的脹力,對結構強度、剛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較高要求,模具生產的發展水平是機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近年來,我國模具產銷規模逐年攀升,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模具制造行業產銷需求預測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前瞻》顯示,2008-2012年,我國模具的工業總產值由908.66億元增加至1845.13億元,銷售收入由861.96億元增加至1816.20億元,市場規模的持續擴大,顯示了模具行業廣闊的發展前景,雖然我國模具總產量位居世界第三,但我國生產技術較其他國家落后許多,我國模具行業是大而不強,模具總量中屬大型、精密、復雜、長壽命模具的比例只有30%左右,國外在50%以上,前瞻產業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模具產量達2114.04萬噸,較上年增長102.12%,增速也較上年大幅提高,而2012年,我國模具工業總產值增長率為9.81%,較上年的18.82%有所下降,產量增速的提高與產值增速的下降也反映了我國模具產品的附加值較低,模具行業是一個需長期積累經驗的行業,一個模具師傅起碼要有2到3年的實踐經驗,一個精通模具設計的工程師也要有5到8年的經驗積累,但由于傳統教育對模具人才的培養不足和堅持學習到最后的人較少等原因,我國模具人才的缺口較大,以廣東為例,據業內人士估計,廣東省大大小小的模具企業約有6000多家,以平均每家需要100名技術工人來算,廣東的模具人才需求量達60萬人,而全省的模具從業人員一共約有20多萬,單就廣東一省來看,其人才缺口就達40萬人,現有技術中,模切后的半產品需花費大量的人工成本進行手工清除廢料,自身存在的流動性導致人工清除廢料后,邊緣處留膠,造成尺寸不合格,客戶無法使用,而且人工成本較高,為此,我們提供一種排廢刀模具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克服現有的缺陷,提供一種排廢刀模具裝置,實現了機器模切與排廢同步進行,通過液壓裝置、蝕刻刀模具與上模的滑動裝置,進行機器模切,通過刮板與排廢管結合,能夠對模切產生的廢料進行排出,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了產品質量,結構合理,實用性強,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排廢刀模具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頂部設有下模,且所述下模一側設有液壓裝置,所述下模兩端均固定連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設有滑槽,所述固定板之間設有上模,所述上模兩端均固定連接滑塊,所述上模底部連接若干蝕刻刀模具,且相鄰蝕刻刀模具之間均設有排廢管,所述上模頂部連接支架,所述支架內側兩端均設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設有滑道,所述滑道連接滑輪,所述滑輪之間連接刮板,所述支架頂部連接固定塊,所述固定塊一側通過液壓桿,所述液壓桿底部連接液壓裝置,且所述液壓裝置設于所述底座頂部。
進一步而言,所述蝕刻刀模具個數至少為四個。
進一步而言,所述上模與下模大小一致。
進一步而言,所述滑槽、蝕刻刀模具與排廢管的底部處于同一水平線上。
進一步而言,所述滑道與滑輪的個數均為兩個。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實現了機器模切與排廢同步進行,通過液壓裝置、蝕刻刀模具與上模的滑動裝置,進行機器模切,通過刮板與排廢管結合,能夠對模切產生的廢料進行排出,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了產品質量,結構合理,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排廢刀模具裝置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排廢刀模具裝置上模頂部俯視圖圖。
圖中標號:1、底座;2、下模;3、液壓裝置;4、固定板;5、滑槽;6、上模;7、滑塊;8、蝕刻刀模具;9、排廢管;10、支架;11、隔板;12、滑道;13、滑輪;14、刮板;15、固定塊;16、液壓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圖2所示,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頂部設有下模2,且所述下模2一側設有液壓裝置3,所述下模2兩端均固定連接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設有滑槽5,所述固定板4之間設有上模6,所述上模6兩端均固定連接滑塊7,所述上模6底部連接若干蝕刻刀模具8,且相鄰蝕刻刀模具8之間均設有排廢管9,所述上模6頂部連接支架10,所述支架10內側兩端均設有隔板11,所述隔板11上設有滑道12,所述滑道12連接滑輪13,所述滑輪13之間連接刮板14,所述支架10頂部連接固定塊15,所述固定塊15一側通過液壓桿16,所述液壓桿16底部連接液壓裝置3,且所述液壓裝置3設于所述底座1頂部。
所述蝕刻刀模具8個數至少為四個,能夠同時進行多組模切,所述上模6與下模2大小一致,結構合理,所述滑槽5、蝕刻刀模具8與排廢管9的底部處于同一水平線上,所述滑道12與滑輪13的個數均為兩個,實現了機器模切與排廢同步進行,通過液壓裝置3、蝕刻刀模具8與上模6的滑動裝置,進行機器模切,通過刮板14與排廢管9結合,能夠對模切產生的廢料進行排出,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了產品質量,結構合理,實用性強。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通過下模2進行固定放置材料,通過液壓裝置3驅動液壓桿16,液壓桿16帶動固定塊15,固定塊15帶動支架10驅動上模6兩端的滑塊7在固定板4上的滑槽5上滑動,驅動蝕刻刀模具8進行模切,通過排廢管9將下模2與上模6之間的廢料排到上模6頂部,然后通過刮板14、滑道12與滑輪13結合,排出廢料。
以上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能夠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凡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基礎上所作的任何顯而易見的改進、替換或變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